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99

第99章 颇具风味的祭灶节文化

祭灶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具有浓郁的神学风味和质朴的民间风情,同时还蕴含着许多独特的文学情调,从而形成了颇具风味的祭灶节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看,祭灶节不仅是一种节日,更是一种文化。尤其是人们在祭灶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民俗,如剪贴窗花、祭灶对联就极具文化意义。此外,民间流传的祭灶民谣也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

祭灶窗花

中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具民间风味的文艺形式。它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还有许多文化典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如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等,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

祭灶对联

根据中国民间习俗,腊月二十三祭拜灶君之后,家家户户还要写春联。而且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如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就是一幅内容丰富的门联。

祭灶民谣

由于祭灶节历史悠久,广大劳动人民根据神话传说和民间风俗创作出了很多有关祭灶的民谣,这些民间艺术不仅为祭灶节增添了文化氛围,也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人们为迎接春节而紧张忙碌的情景。再如“腊月二十三 、灶君爷爷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等。

此外,中国民间还流传着很多祭灶童谣,如“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再如“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延伸阅读

喜闻乐见的《灶王诗》

灶王是中国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几乎各民族都有供奉。宋朝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叫《祭灶》的诗,把民间灶神的习俗刻画得入情入理、淋漓尽致,在老百姓眼里,灶王爷并不是纯粹的铁面无私,也不是专打小报告的卑鄙小人,而是一位通情达理、圆滑世故、稍加贿赂就替人消灾免祸的好好先生,很迎合普通群众的世态。全诗如下: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酒烧钱灶君喜。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长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祭灶节饮食文化

灶王爷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和崇拜的灶神和饮食之神,传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是灶王爷上天言事的时间,民间在这一天有祭灶、吃灶糖和灶饼的风俗。

旧时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就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专门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家在腊月二十三这天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会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人们如此尊重这位灶君,是因为,传说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神要回天宫汇报人间的情况,到正月初一才回到人间。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所以要为其送行。

历代祭灶食品的发展

祭灶的风俗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据《礼记 月令》云:“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灶径即灶边承器之物,以土为之者。”那时祭灶礼就被列为五祀之一了。《战国策 赵策》云:“复涤侦谓卫君日:臣尝梦见灶君,”可见两千多年前就已有出现了祭灶习俗。

祭灶的食品历代都有所变化。汉魏时期,祭灶多用黄羊,南北朝时期多用“豚酒”。到了宋代,人们开始使用米饵、鱼、猪头等食品。明清时代祭灶的食品由最初的荤食转变为了素食,民间开始盛行用一种叫做“灶糖”的食品祭灶。“灶糖”其实就是被人们所熟知的麦芽糖。人们之所以使用麦芽糖祭灶,主要是想利用其粘的特性,封住灶王爷的嘴巴,叫他有口难开,不能多嘴报告出家中的坏事,免生是非。

祭灶的饮食选择

祭灶时使用的供品,不需要用鸡鸭鱼肉、干鲜果品之类,更不需用牛羊三牲,只要用一些麦芽糖制成的糖块即可,民间俗称这种食物为“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非常粘,现在统称麻糖。当地民间流传有“二十三,吃饧饭”的谚语。稍微讲究一点的人家,在供上糖瓜之余,还会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莲子八宝饭。除此以外,一些地方还有给灶王爷骑的神马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的食俗。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在祭灶节这天,一些地区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有些地方也有用“灶饼”祭灶的食俗,这种饼是由米发酵之后的精白面加上适量的碱做好的,里面包有柿饼、红糖、枣、大葱、丁香等配料,包好后擀成饼,放入柴灶里烙熟食用。家中的每个人都要吃一个饼,如果家人外出,返回时则一定要补吃,人们认为吃了这个饼会保佑人们来年不挨饿。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这些地区的人们喜欢把炒玉米用麦芽糖粘起来,然后再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延伸阅读

老北京的“糖瓜”

旧时北京流传着一首民谣,用饮食习惯串起了春节前的各项准备活动,歌谣中说:“老婆老婆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可见,腊月二十三这天是要吃糖瓜的。在北京,这一天晚餐之前,家长都要先用糖瓜在灶门前烤化,然后抹在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嘴唇上。即使灶王爷不馋,人们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饴放在他嘴边。这一天,家家院内还要设杆,悬挂上天灯,并且还要燃放鞭炮,全家男子都要叩拜,希望灶王爷说些抑恶扬善的美言,送灶王爷上天,去向玉帝启奏人间一年的善恶之事,而妇女不能参拜,只在室内打扫收拾炉灶,燃灯默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