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09

第9章 围炉守岁迎新年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之俗既有对即将过去的旧岁无限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殷殷期盼之意。此外,“守岁”包含了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的意思。

除夕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特殊时辰,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晚上都要熬夜,叫“守岁”。关于守岁,民间流传着一段神话。

相传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偷偷地爱上了一个给人家烧火做饭的穷小伙子。玉皇知道后十分恼怒,就把小女儿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子受罪。王母娘娘同情女儿,从中讲情,玉皇才勉强给小伙子封了个“灶王”的职位。因此,他成了家家户户的“灶王爷”,玉皇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就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穷百姓们。玉皇本来就嫌弃穷女婿和小女儿,又听说小女儿从天上往回带东西,非常生气,就规定只准他们每年腊月三十日回天官一趟。第二年的腊月三十,灶王奶奶见民间的百姓生活困苦,于是又上天去给穷苦百姓化缘。百姓得知后,家家户户都翘首企盼,直到天黑也没睡觉,一直等到除夕夜的五更天,灶王奶奶才回来了。之后,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每年的腊月三十夜里不睡觉,叫做“守岁”。

守岁的文化渊源

除夕守岁的中国传统民俗,其历史十分久远,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的《风土志》:“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问,谓之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古时守岁之风极为盛行,历史上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守岁诗。如唐代孟浩然的《岁除夜有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宋代朱淑真德《除夜》诗:“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三》:“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乾,无应者”等等。

除夕守岁不仅是一种民俗,还有很深的文化意义。从苏轼的《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中就可以窥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它既是对过去岁月的一次盘点,也是对生命的深刻领悟;既是对如水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又对将来临的新年寄予希望。如古人席振起在《守岁》诗中曰:“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祝福父母长寿。此外,守岁也给人带来感伤,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中云“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借守岁表达了思乡之情。

民间守岁风俗

中国民间的除夕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的,这顿年夜饭颇为讲究,不仅要丰盛排场,还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更是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在中国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叫作“隔年饭”,是取“年年有剩饭,年年吃不完”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也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由此可见,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延伸阅读

闽南地区的“跳火群”仪式

闽南地区除夕晚上,人们吃完年夜饭,要在家门口烧一小堆火,然后家人从火堆上面跳过去,这就是“跳火群”,其仪式过程如下:

其一,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在(神)厅神案上燃好香烛。

其二,庭院里早已准备好草料(通常是稻秸秆和番薯藤)。

其三,用春草迅速点火,待番薯藤烧起大火后,一切准备就绪。

其四,家中男丁在庭院起点处等候,由辈分最高的男丁带头最先跳过火堆,其他人按长幼顺序跳过。

其五,跳过火堆后的人们,要拾阶而上,从正门进入“内”,一直走到神厅内的“天公灯”下,完成一趟。然后沿原路折回庭院里的起点处,接着跳,跳几趟都无所谓。

其六,待到火势渐歇,家中妇女手持火钳和瓦片(现在瓦片少了,可以用其他容器代替),从火堆里夹出一些未燃尽、带火星的番薯藤条,放到瓦片上,放到“房内”“眠床”下面。

其七,由辈分最高的男丁,手持扁担,将火堆往大门方向一打,让火星灰烬散开。

其八,燃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