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12

第12章 张贴门神保平安

门神是人们在除夕之夜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早的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和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如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由此可见,门神的前身也是桃符。但是,史书中记载的最早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成庆的勇士。如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

唐代门神——钟馗

唐代的人们常在除夕之夜将钟馗图像贴在门上用来驱邪避鬼,其形象是豹头虬髯,目如环,鼻如钩,耳如钟,头戴乌纱帽,脚著黑朝鞋,身穿大红袍,右手执剑,左手捉鬼,怒目而视,一副威风凛凛、正气凛然的模样。据说他捉鬼的本领及威望要比神荼、郁垒高得多。至于其来历,据《补笔谈》、《天中记》、《历代神仙通鉴》等书记载,钟馗原来是陕西终南山人,才华出众,却因为相貌丑陋没有中举,于是恼羞成怒撞死在殿阶上,唐玄宗听说后特别赐给红官袍厚葬。后来唐玄宗偶患脾病,请了许多医生都无疗效,宫廷上下都很着急。有一天晚上唐玄宗睡着后,忽然梦见一小鬼偷窃宫中财物,唐玄宗急忙喊叫捉拿,只见一位相貌魁伟的勇士跑上殿来,捉住小鬼。玄宗问他是什么人时,他回答说是“武举不中进士钟馗”。唐玄宗醒来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于是请来画匠吴道子将钟馗的像画了下来,所画之像与玄宗梦中所见一模一样,玄宗大悦,将之挂于宫门之上,作为门神。之后,钟馗在民间亦广为流传。

元代门神——秦琼、尉迟恭

到了元代,人们又祀唐朝大将秦琼、尉迟恭为门神,每到除夕之夜便将二人的图像贴于门上避邪。据《西游记》记载,相传在长安附近有一个泾河龙王,因私改降雨点数而触犯了天条,玉帝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龙王。于是龙王在处斩的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梦斩老龙。因此龙王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于是阴魂不散,天天到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嘉奖二人后,又觉得整夜让二人守于宫门,实在辛苦,于是就叫画家画了两人之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直到今日仍然被人们所祀奉。

由此可见,门神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如河南人所供奉的门神为三国时期蜀国的赵云和马超;河北人供奉的门神是马超、马岱二将,冀西北则供奉唐朝时期的薛仁贵和盖苏;陕西人供奉孙膑和庞涓,黄三太和杨香武;而汉中一带张贴的多是孟良、焦赞这两位莽汉子。除以上几个影响较大的门神外,旧时苏州地区还以温将军、岳飞为门神。

延伸阅读

不同类别的门神

捉鬼门神:此类门神多为神和郁垒,金鸡和老虎等。北京人旧时在腊月二十三日后,便贴门神、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上,门左右置二灯,象征虎眼,以不祥、镇邪驱鬼。

祈福门神:这种门神并非门户的保护者,而是专为祈福之用,中心人物为赐福天官。也有刘海戏金,招财童子小财神。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得到福。

道界门神:这类门神在北京民宅多不张贴,但在京道观中有之,山门两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道君。

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如刀枪剑、斧钩叉、鞭锤爪、棍棒等。北京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隋唐名将秦琼与尉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