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台湾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29501400000066

第66章 多元化战略:“金融百货”

富邦集团的发展和台湾的金融业发展是同步的,蔡万才的经营策略在金融界总是处于领先地位,可谓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20世纪60年代,台湾还是相对封闭的,1961年台湾短暂开放过保险市场。富邦抓住了这个机会进入保险业,在台湾富邦可以说是第一家的民营保险公司。

后来台湾经历了一系列自由化措施以后,逐步走向开放。从1980年开始台湾就开放了美国保险公司的分公司,到1988年整个证券公司开放,到了1992年所谓商业银行,还有基金管理公司也开放了。到1993年整个保险市场都充分开放,到1995年金融业也开放了,1998年期货也开放了,1999年工业银行也开放了。

开放的结果当然是服务质量的提升,因为过去的金融机构都是公营的,官僚化现象严重,服务品质较差,当私营资本进入金融机构以后,服务品质的提升就成为必然。另外产品加速创新,因为竞争,新进入市场的人一定要想办法说我怎么做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其实,所谓吸引国际人才,跟现在大陆很像,不是真正说外国人来加入本地的金融市场,而是把外商中有服务经验的台湾人吸引回本地的行业,因为他们过去在外商那有一些经验,现在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有一个很大的舞台让他发挥。

然而,与之相伴的也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一下子市场开放,因为封闭太久,当时大家认为只要拿到了经营许可就是暴利。所以当然一定造成市场分散,因为过度竞争。所以过度竞争之下报酬肯定偏低,所以一定会泡沫化。在2000年的时候台湾有53家银行,证券公司有142家,而且这是开放初期,从400家一直下降到142家;产物保险29家,人寿保险有31家。

在这个时期,ROE(净资产回报率)是非常低的。花旗银行在不可一世的时候,它的ROE是25%,台湾的银行业在2000年的时候它的ROE不到10%,证券业更可怜,只有1.7%,所以这是非常低的投资报酬率。

在开放期,富邦采取的策略是只要发牌我们都想办法拿牌,所以不管是银行开放也好,保险开放也好,资产管理公司开放也好,富邦都积极的投入其中。所以富邦集团主要事业是从1988年证券市场开放以后陆陆续续成立。后来,富邦金控就成为了台湾可以说产品线最完整的一个金融机构。这事实上就是闻名于金融界的“金融百货”策略。

当时,蔡万才的想法就是所谓的“一次购足”,一个客户到了富邦,他可以一次购足他所有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所以我们当时也从分业经营走向跨业经营。

一直到2001年,台湾有了所谓金融控股公司法,所以蔡万才就把所有的富邦公司全部自己透过内部的整合,把它往上成立一个上一层的控股公司。蔡万才的“金融百货”的策略开始被所有台湾的金融公司模仿。

“创富经”企业要做大,必须懂得多元化战略

企业采用多元化战略,可以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也可以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

产品的多元化,是指企业新生产的产品跨越了并不一定相关的多种行业,且生产多为系列化的产品。

市场的多元化,是指企业的产品在多个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区域市场,甚至是全球市场;所谓投资区域的多元化,是指企业的投资不仅集中在一个区域,而且分散在多个区域甚至世界各国。

资本的多元化,是指企业资本来源及构成的多种形式,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诸如证券、股票、知识产权、商标和企业声誉等。

多元化经营,多是指产品生产的多元化。多元化与产品差异是不同的概念。所谓产品差异是指同一市场的细分化,但在本质上是同一产品。而多元化经营则是同一企业的产品进入了异质市场,是增加新产品的种类和进入新市场两者同时发生的。所以多元化经营是属于经营战略中的产品—市场战略范畴,而产品差异属于同一产品的细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