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喜宴这样的婚礼重要程序当然也要按照一定的礼俗来进行。不仅展现了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更体现了人们对婚姻大事的重视。
从提亲到完婚,提亲、相亲、订婚、下聘、认亲、婚宴、回门等等婚礼程序每项都少不了酒宴相伴随,可以说整个婚姻缔结过程都沉浸在美酒佳肴之中。但是婚宴中的佳肴美酒是最隆重的,在婚宴举行之中也会有许多程序上的风俗与之相伴。
喜宴开场
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婚宴一般与婚礼同时举行。传统婚礼的婚宴举行中,还会有鼓乐队奏乐开宴,新郎先要到首席前面敬酒,对长辈和家人说几句感谢和祝福的话,把喜宴气氛推到高潮,这时厨房开始上菜,喜宴正式开始。菜的数量和菜式都是预先定好的,并且每个酒席的菜都要相同。新郎要守候在筵席边,为来访的女方娘家亲戚提供很周到的服务,要不时的斟酒、倒茶、递烟,以表示感谢和尊敬。
送客习俗
婚宴送客也有一定的规范,喜宴结束以后,宾客们会被邀请到一边休息一下,新郎家会奉上上等的水果和点心,男方的家属也会坐在旁边陪伴着聊天。等外面的残羹剩饭被收拾干净以后,来访宾客就该告辞了。在婚宴结束之前,新郎家要向各位前来贺喜的宾客分送喜糖,有钱人家还会准备红包。这些喜糖和礼物由前来贺喜的宾客们带回家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宾客的家人们共同分享新娘新郎新婚的喜庆和快乐。参加婚宴的宾客,一般是亲缘关系较远的先离席,亲属关系较近的宾客不仅要在较晚的时间离席,而且在离席时还要拜别主家长者。这也是个热闹的场面,一般也都有鼓乐队伴奏表示敬意。新郎和父母一起负责送走宾客,不得怠慢。
至于参加婚礼的新娘家人,则一般都会在最后离开男家。离去前,娘家人不仅要同新娘告别,还要向男家的父母辞别,并要说一些恭维新郎家人、请新郎家多担待自家女儿一类的客套话。
“谢厨”和“谢邻”
婚宴之后,主家要以红包送厨师,此谓“谢厨”。华北地区,送新娘的娘家人会来到厨房之中给厨师一些酬劳,香烟和红包是最经常被人使用的礼物,名其为“赏厨礼”。这礼是非上不可的,因为这关系到大厨是否能迅速的给众宾客上最后一道菜。青海习俗,娘家人要给厨师敬酒,并且赠送新毛巾一条,上面还要放红包,称之为“谢厨长”或“抬上汤”。湖北东南部一些地方喜宴上还有别开生面的“插花”仪式,娘家送亲人坐的酒席上,从第一道菜上桌开始,每一道菜上面都要插上一朵红花,跑堂的伙计还要念上一段段的祝福词。送亲人为了感谢传菜的伙计,会在每一道菜上来之前献上打发钱。
在农村地区,一般家境清贫的人家难以做出山珍海味等名菜来招待来贺喜的宾客,所以,婚礼上会请几个手艺不错的厨子来帮忙。这样,同样是来自农家的宾客们对这些菜肴不仅吃得习惯,喝得痛快,而且还会赞扬主家的热情好客。因此,对于那些在当地稍有点名气的厨师来说,除了要在婚礼之前付给一定的酬金外,主家还要送上个大红包,敬上几杯酒,以表示对厨师帮忙的感谢。
喜宴后,不仅要感谢厨师还要感谢热情帮忙的邻居。旧时一般人家结婚,没有奢华和大量的餐具、厨具用以款待来访宾客,所以只能用从邻居家借来的餐具。对此,民间俗称“借喜”。因此,婚宴结束之后,在归还这些茶厨具和餐具时,主家往往都会带上肉、酒、烟、喜糖等礼物上门以表示感谢,俗谓之“谢邻”。
延伸阅读
朴素的拉祜族喜宴
婚宴虽然是婚礼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也有些少数民族举行婚礼的时候是不办酒席的。朴实无华的拉族婚礼即是如此,他们更注重的是感情的共溶和交流。结婚当天,首先由一位受人尊敬的族内老年长着向新婚夫妇祝福。之后,族内的成员们便陪伴着新郎新娘,围着火堆喜庆热烈的边唱边跳。拉人普遍认为,火塘标志着夫妻双方都拥有炽热的心,人们围着火堆载歌载舞,寓意祈愿新婚夫妇白头到老,相爱一生。结婚这天,尽管拉人也会用一些食品来招待客人,但这些食品却都是自己家生产的烟草、茶叶、干果之类的农作物,不讲究排场,朴素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