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洒脱斋夜话
2949800000049

第49章 渴求冷冻

问我现在最想干什么吗?说出来准吓你一跳:渴求冷冻,用最先进的低温速冻法将我冷冻起来,也就是说,让我现在的生命暂告结束,许多年以后予以解冻,重新复活,睁开眼一个新的世界,重新开始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我这个念头不是现在才有的,可早了,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有一天晚上,我从一个意外的渠道获悉,美国一位名叫贝德福的物理学家因患癌症,已到晚期,提出愿意做第一个低温速冻技术的实验品,希望待到医疗科学发达到能够治好癌症时再将他解冻,让他康复过来重新生活。于是在1967年1月19日,震惊世界的一刻开始了:医生将他全身的液体抽出,用生理盐水和以乙二醇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化学液体来代替血液。这时,贝德福被包裹在一条用硅酮油浸过的床单里,再放在一块厚厚的冰块中,装进一个特制的睡袋,然后人头朝下地将睡袋浸入一个充满液态氮的容器,使躯体立刻速冻至零下196摄氏度,最后将其放入特制的不锈钢筒,上面标明“里面装有冷冻人体”字样,安置于一间零下200摄氏度恒温的贮藏室。瞧,挺简单的。

当时,这事真叫我着迷和向往,贝德福也真叫我羡慕。我虽然并非癌症患者,但那会儿的日子比患了癌症还难熬:“文革”初起,造反派先就掐断了我这个“黑五类”子弟的助学金,当下吃喝无着,堂堂大学生也顾不得体面,把一床被子挟到太原大中市场寄卖店,换了15元活命钱;又说我是学校走资派培养的“资产阶级黑苗子”而在大字报上点名示众;接下来被驱赶到天津渤海边的芦苇荡里种稻子,说那是“学军”;再后来就“学工”了,弄到一家煤矿几百米地下去沐浴阳光雨露……处于这种身体受折磨、人格遭践踏、生命被窒息、事业和理想化为乌有的境地,谁又能不羡慕贝德福呢?谁又能不向往叫你脱离苦海立地成佛的低温速冻技术呢?

当然,也有担心,替贝德福担心,实际上也是替自己担心(好像自己已经跟贝德福一样被装进钢筒似的):这种新兴的低温速冻技术可靠吗?万一失灵怎么办?生命不就玩完了吗?即便解冻以后能复活,对人体就没有任何伤害吗?比如冻坏了脑袋把人变成傻子怎么办?这到底是谁想出的怪点子?有没有科学依据呢?……你别说,从此我还真对这门技术留心起来了,多年来陆续收集到不少资料和信息。比如,早在19世纪,在法国巴黎近郊,就曾从古代地层中挖出4只青蛙,它们在地下已经整整被埋压了100万年之久,挖出后不久就复活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亲眼目睹了复活的全过程,所以可信性应该没有问题。这事并非绝无仅有,后来在墨西哥的石油矿层里也挖出了两只青蛙,其沉睡时间更长,为200万年左右,挖出后皮肤柔软,富有光泽,又活了两天才真正死去。科学家们正是根据这样的事实,坚信生命具有在低温下长期存活的能力,于是经过艰难的实践,目前至少发现了一种贮存生命的有效方法,这就是低温速冻法。这方法的关键在于“速冻”二字,如果冻结过程缓慢,会使生物体内细胞液体结成冰块而导致生命死亡。这项技术的动物试验早就完成了,那是把一条小金鱼快速放入零下210摄氏度的液态氮中,使它眨眼工夫冻得坚硬无比,再予以解冻,让金鱼活过来,其身体机能未发现有任何损害。金鱼的活体试验成功了,那么高级动物的人行不行呢?于是有了一个敢吃螃蟹的贝德福。他能否成功虽然还难以揭晓,但仅仅在美国,已有上百名竞争者在低温速冻保存自己身体的申请书上签了字,可见人们是信赖并看好这门技术的。我也信赖低温速冻技术,我也盼望着能有贝德福那样的荣幸,至少成为我们中国第一个被装进特制不锈钢筒的人。

人们一定要问,你为什么要冷冻自己呢?是呀,我为什么要冷冻自己呢?我也这样问过自己。回答很简单:逃脱现世苦难之外,我想获得一种目光,它能从一个高高的新视点,全方位地回望许多年前的今天,就像我们今天能这么潇洒回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康、雍、乾以至更多,能畅所欲言地臧否人物,评论是非,独抒己见,任由争鸣,正说也好,戏说也好,笑说也好,怒说也好,骂说也好,或者不屑一顾地只字不说也好,这是一份多么崇高的生命价值体现和人生享受啊!可我现在没有这种目光,我现在的目光太短浅,太模糊,太势利,太卑怯,太媚俗,太爱看上而不看下,太爱看亮光而不爱看阴影,太爱看歌舞升平而不爱看危机四伏,太容易拿自己的目光去作各种交易,去换官服顶戴、存折现钞、股票证券、小区住宅……总之这是一种连我自己都十分厌恶的目光。

当然啦,话又说回来,我真能丢掉这种可憎的旧目光而获得一种新目光吗?也就是说我能成功地被冷冻之后再美丽地复活吗?恐怕很难很难,且不说我们贵中国时下还没有此种低温速冻技术,就是有,我能掏起这份钱吗?代价可是相当昂贵的哟。在美国,整个人体冷冻开价12.5万美元,仅冷冻头部也得5万美元,这还不算5000美元的保养费,这还不保证能不能一定冷冻成功,也许活人进去僵尸出来,永远失掉了一切。

不过,尽管风险和代价这么大,尽管这样的机会还很难出现在我的面前,但作为一种向往和企盼,我郑重宣布:不改初衷,渴求冷冻!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