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洒脱斋夜话
2949800000047

第47章 将信将疑

你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吗?从事着一种普普通通的专业工作吗?那好,也许就在明天早晨,你还没有怎么睡醒的时候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口气陌生而又亲切:“某某先生(或者女士)!我十分荣幸地通知您,您将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的一份奖金。”之后用不了几天,一张现金支票就会飘然而至,金额是15万元,或者是37.5万元,或者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数目字。你可看明白了,这不是人民币,而是美元。

此时,你将作何感想?

要是我的话,第一个反应,我首先认定这是在做梦,得抬手在自己哪个最敏感的部位狠狠掐上几把,看疼不疼,当然最好是疼。第二个反应,我觉得这一定是有人搞错了,张冠李戴或者同名同姓。第三个反应,准是有人在搞恶作剧,拿一张假支票开愚人节的玩笑。总之,我不信这会是真的。因为我比谁都清楚,自己既没有申报参加任何奖项的评比,也没有搞出任何足以骄人傲世的伟大成果值得别人推荐,怎么会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呢?再者说了,现如今的评奖风气之烂之坏,绝不亚于丑恶官场。我又不认识任何评委之类的人物,人家自然也不认识我;人家也未见我递上某个大官的手条儿,也没收到我的任何字画古玩、特制烟酒、房产证书、现金支票、进口汽车,以及金佛爷花姑娘之类。你说人家为什么投我一票?所以,什么“麦克阿瑟基金会的一份奖金”,当今世界哪有这般好事!

然而,据白纸黑字介绍说,这事千真万确。

这个奖项名叫“天才资助奖”,由美国性情怪僻的亿万富翁约翰·麦克阿瑟创建。其宗旨之奇特,一如它的主人:它只关注你是不是一个“特别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而绝不管你年龄是大是小,肤色是黑是白,血统是否高贵,门第是否显赫,后台是否通天,腰包是否鼓胀,脸蛋是否漂亮。它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资助这些“特别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得以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工作”,从而“有条件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这就让人不必为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工作环境四处奔波,空耗得一个个英年早逝,死后的追悼声却又惊天动地。它的奇绝处还在于,根本不在乎你目下头脑里是否已经迸溅出灵感的火花,是否已经制定出伟大的创造计划,何时付诸实行,何时能够成功,而且也不过问你将如何支配这笔巨款,买汽车?买房子?娶妻生子?送女朋友?游山玩水?或者全部存入银行生崽儿?一切悉听尊便。因为它自信,凡是由它所赞助的人,绝大多数会成功成才,“最终将对全社会带来益处”。

尽管如此,我还是将信将疑。比如,由谁来发现和推荐入选者呢?据说它拥有125名号称“猎人”的推荐人和15名高级评委组成的评委会,并有一整套规范严密的评选制度和法律保证。但是,这就那么保险可靠吗?本人未曾去过美国,若以时下我们的国情推断,心里不能不犯嘀咕:什么评奖制度、法律条文、职业道德、五讲四美,一旦握住这么一个权柄那可了不得,唯财是举,唯亲是举,大吃回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把你个麦克阿瑟基金搞得一塌胡涂才怪!不是有副对联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我说了算”。你能怎么着?像这种腐败丑陋的风景儿,难道说美国在“天才资助奖”多少年来的评比中就没有出现过吗?假如有那么一天,我能亲自验证这一切确实都是真的,那多么美好!一个能如此为国家社会培育英才的奖项,该是多么的富于远见卓识!一位能创建如此奖项的人物,该是多么的慷慨仁慈、气度非凡、人格伟大!一个能确保此类奖项的宗旨有序、高效、完美地实现的社会,又该是多么的民主和谐、文明昌盛!

假如我不再将信将疑,我就要大声宣布:我爱“天才资助奖”!我爱怪老头约翰·麦克阿瑟!我爱美国!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