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心态培养全集
29495600000004

第4章 懂得欣赏自己

人一生中必须学会一种生存方式,那就是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更多的是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坚定自信,尽力走自己的路,人生就无怨无悔。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总是欣赏别人,挑剔自己,总是在种种诱惑和挫伤之后,把自己修剪成别人喜爱的模样,而从不给自己一点安慰,一点鼓励,没有心思去欣赏自己。

用高估别人的心态看待自己,打击的是我们的自尊;用低估自己的心态对待别人,伤害的是我们的自信。每一个人都是别人无法取代的绝对存在,有自己的特殊价值。不要自怨自艾,把你的缺陷当做你前进的动力。

有一个人前往韩国庆州的石窟寺观佛。他站在佛像前看了许久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既没有感到佛的慈悲之像,也没有庄严肃穆之感。正在他苦想原因之时,寺中的住持走近对他说:“施主,你应当跪在佛像正前方的位置,才能得到他的精神。这不是让你膜拜,因为佛像的雕塑者是站在求神者的位置设想之后才建的。当你跪着看的时候,佛下垂的眼睑会让你觉得是俯视的慈悲。”那个人照此做了,果然如住持所说。

艺术品的欣赏要站在某个特定的角度或距离才可以获得十足的神韵,那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更应如此吗?欣赏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迥然有异,或晴空万里或乌云密布,全在于你个人的选择!只有站好位置,选取最佳的角度,你才会发现美丽所在!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深深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听了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若干年后,当地传诵着一位德艺双馨的盲人推拿师的故事。

当我们还在为先天的生理缺陷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时,想想这个比喻吧,因为上帝太喜欢你了,所以咬得大了些。不能改变的事情就不必自寻烦恼了,坦然地接受上帝的安排,发挥自己的长处,做生活的强者。

8岁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个脆弱胆小的男孩,脸上总显露着一种惊惧的表情。他呼吸就像喘气一样,如果被老师叫起来背诵,他立即会双腿发抖,嘴唇颤动不已,回答得含糊且不连贯,然后颓废地坐下来;如果他有一张好看的面孔也许就会好一点,但他却是暴牙,像他这样的小孩,自我感觉一定很敏锐,他们会回避任何活动,不喜欢交朋友,成为一个只知自怜的人!但罗斯福却不是这样。他虽然有些缺陷,却保持着积极心态,他积极、奋发、乐观、进取,这种积极心态,就激发了他的奋发精神。

罗斯福的缺陷促使他更努力地奋斗,他并不因为同伴对他的嘲笑便降低了勇气,他喘气的习惯变成一种坚定的嘶声。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颤动而克服他的恐惧。

他不把自己当做婴孩看待,而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他看见别的强壮的孩子玩游戏、游泳、骑马、做各种极难的体育活动时,他也强迫自己去参加打猎、骑马、玩耍或进行其他一些激烈的活动,使自己变为最能吃苦耐劳的典范。他看见别的孩子用刚毅的态度对付困难用以克服恐惧的情形时,他也觉得自己勇敢了;当他和别人在一起时,他觉得他喜欢他们,并不愿意回避他们。由于他别对人很感兴趣,从而自卑的感觉便无从发生。

在未进大学之前,他已靠着自己不断的努力有了系统地运动和生活,将健康和精力恢复得很好了。他利用假期在亚利桑那追赶牛群,在落基山猎熊,在非洲打狮子,使自己变得强壮有力。凭着这种奋斗精神,凭着这种自信,罗期福终于成了美国总统。

莎士比亚曾说:假使我们自己将自己比作泥土,那就真要成为别人践踏的东西了。其实,别人认为你是哪一种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世上一切都不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完美动人。你可能貌不惊人,但不必垂头丧气;你可能前途坎坷,也不必耿耿于怀。不必刻意去追求什么完美,不必对自己失掉信心。与其在那里怨天尤人哀伤自怜,不如静下心来欣赏自己。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的,只在于能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这样就会少一些哀怨多几分洒脱,在豁达的心态中坦然地走自己的路;欣赏欣赏自己的长处,就会扬起追求的风帆,驾起希望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

一个平凡的人也有着自己美丽的风景!超越自我,只有靠你自己。 学会欣赏,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学会欣赏自己,就可以欣赏到自信的魅力。欣赏生活,欣赏自己,就会拥有一份自信,拥有足以抵御一切的生命力。欣赏自己,就不会虐待自己平淡而自然的生活,就会珍惜自己那份坦然的情怀和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