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心态培养全集
29495600000121

第121章 快乐是一种习惯

快乐是一种心理性格,是一种心理习惯。如果你想要快乐,你就快乐吧,不快乐的态度只能加剧困境,使不利的情况更加不利。快乐不是争来的东西,也不是应得的报酬,更不能乞求别人给予。快乐源自于心中,除非你自愿,否则没有人能够令你不快乐。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是没有任何快乐和幸福可言的。虽然人类一直在寻找快乐,但总是没有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原来上帝在造人时,和天使们开了一个会议。

“我除了赐予人类智慧之外,还想给予他们快乐。但快乐有时比智慧还重要,因此不能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得到,否则,就没有人会珍惜。可是,我们把人生幸福快乐的秘密藏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

“把它藏在高山上,这样人类肯定很难发现,非得付出很多努力不可。”有一位天使说。

上帝听了摇摇头。

“把它藏在大海深处,人们一定发现不了。”另一位天使说。

上帝听了还是摇摇头。

“把它埋在土地里吧,这是人类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一位负责管理土地的天使说。

上帝听了仍然摇了摇头。

“我看哪,还是把幸福快乐的秘密藏在人类的心中比较好,因为人们总是向外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而从来没有人会想到在自己身上去挖掘这幸福快乐的秘密。”又有一位天使回答说。

上帝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

从此,幸福快乐的秘密就藏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幸福、快乐就源自于我们的内心,只要你善于挖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使自己幸福和快乐的资源,比如积极的生活态度、乐善好施的品德、奉献爱心的精神等。这些特质不难在自己身上找到,只是一些人没有把这些“幸福快乐的资源”加以运用而已。

生活幸福和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事、物的看法如何,因为生活是用思想造成的。换言之,要想培养快乐与平和的心境,我们就必须先拥有快乐的思想和行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谁听说过东海的水波有平静的时候,谁又听说过旷野的墓地给谁留过空位,所以,人们不必为世上那些不圆满的事而悔恨叹息,只管放宽心,舒展眉头快乐地过日子。

人生本来就没有完美可言的,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因而人不能苦闷于那种“完美”的追求之中,这样可能会留给我们更多的遗憾。其实,人生太多的遗憾是由于人们过分的追求造成的。

人在大的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譬如一位千万富翁,很可能因为倒了两百万元的账而郁郁不安,一位经理很可能因为遭受总经理的白眼而心事重重:他们只计较眼前的小不如意,却不想想自己已经是非常得意的人,也就因此,许多得意者反不如一般人来得快乐。甚至千万富翁自杀了,经理辞职了,到头来这些得意人。因为自己的看不开,终于成了真正的失意者,得与失在我们的心中,真是只有一丝之隔,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所以颜渊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得意在其中。秦王嬴政统一七国。并兼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再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诚惶诚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惜,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

孔子论语里记录: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去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他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 自然有人拾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其实快乐之原始终存于内心,而那些使我们生气的事物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产物,只要我们明白,思考就能创造自身情绪时,就不会放弃寻找快乐。

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不要到处去寻找,静下来问一问自己的心:“是谁偷走了快乐。”平静的心自会告诉你:快乐源自于心中。当你静下心来,快乐也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