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心态培养全集
29495600000100

第100章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不知是谁说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仅有的22个字,创造的是一种悠远美妙的意境,道出的却是处世时难得的开阔心境。人生本就有荣辱相随,悲欢离合亦在所难免。倘若处处留心,时时在意,那岂不是与黛玉同命?因此,虽为红尘人,却须让自己有一份超凡心,糊涂心。让一切顺其自然,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所以,当一个人凭自己的努力实干,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荣誉、奖赏、爱戴、夸耀时,仍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自觉豪光万丈,所谓“给点亮光就觉得灿烂”。

宠辱不惊,当如阮籍所云:“布衣可终身,宠禄岂可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终究会成为过去,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有一种人,也肯于辛勤耕耘,但却经不住玫瑰花的诱惑,有了点荣誉、地位就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甚至以此为资本,争这要那,不能自持。更有些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居官自傲,横行乡里,这种人因将宠禄看得太重,所以,必会在受辱时难以重新振作,唯有那些宠辱不惊者才可泰然久处于世。

日本有一位白隐禅师,他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故事讲的是:有一对夫妇,在住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女儿做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让她的父母异常愤怒;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个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对此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虽已名誉扫地,但他却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冷嘲热讽,但他总是能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育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之后,这位未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一个卖鱼的青年。她的父母立即让她到白隐那里道歉,请求原谅,并将孩子带回。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有什么事发生过;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瞬时即逝。

白隐为了给邻居的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虽然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就是这样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对“宠辱不惊”最好的解释,如果白隐当初不能糊涂地对待受辱,事情的结果就可能成为另一种样子。

人生无坦途,在漫长的道路上,谁都难免要遇上厄运和不幸。人类科学史上的巨人爱因斯坦,在报考瑞士联邦工艺学校时,竟因三科不及格而落榜,被人耻笑为“低能儿”。小泽征尔这位被誉为“东方卡拉扬”的日本著名指挥家,在初出茅庐的一次指挥演出中,曾被中途“轰”下场,紧接着又被解聘。为什么厄运没有摧垮他们?因为在他们眼里始终把荣辱看做是人生的轨迹,是人生的一种磨炼,假如他们对当时的厄运和耻笑,不能泰然处之,也许就没有日后绚丽多彩的人生。

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个叫做菲尔德的实业家,他率领工程人员,要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起来。为此,他成为美国当时最受世人尊敬的人,被誉为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在举行盛大的海底电缆接通典礼上,刚被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突然中断,人们的欢呼声立刻变为愤怒的骂声狂涛,都骂他是“骗子”、“白痴”。可是菲尔德对于这些毁誉只是淡淡地一笑,不作解释,只管埋头苦干,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通过海底电缆架起了欧美大陆之桥,在庆典会上,他没有登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菲尔德不仅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而且是一个理性的战胜者,当他遭遇到常人难以忍受的厄运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以糊涂的心态处事、客观理性的分析为基础,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在实际行为上显示出强烈的意志力和自持力,这就是一种糊涂做人的至高境界。

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火红耀眼之时,也有黯淡萧条之日,面对成功或荣誉,要像菲尔德那样,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气凌人,而是要把功名利禄看得轻些,看得淡些;面对挫折或失败,要像爱因斯坦、小泽征尔那样,不要忧悲,也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把厄运羞辱看得远些,看得开些。这样就不会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虽中了举却惹出了祸端。

做人有时就必须糊涂一点,这种糊涂不仅仅是在受辱时要糊涂一点,在受宠时也该糊涂一点。因为,无论宠辱,都有尽时,看得太重反而会成为一种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