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118

第118章 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人对自己的言行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的责任感是从对具体事物产生喜爱开始的,表现为他对所敬爱的人交给的任务有责任感,而对其他人交给的同样任务没有责任感;对他爱做的事有责任感,对他不爱做的事没有责任感。以后发展为对自己说过的话,对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负责,对同伴、对集体负责。到青少年时期能形成更抽象、更概括的责任心,对单位、对国家和人们的负责。

培养责任感应当从幼年时期开始,从孩子懂事起,家长就可以注意着手培养。例如,可以让孩子做自己力能所及的事,做一些简单的家务,首先让自己负责自己;入学以后,可以让他们帮助邻居分发报刊、信件、完成学校老师委托的任务等等。孩子只有在经常受到委托,为他人或集体做些有益的公益性劳动时,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肯定的评价,在产生满足和愉快的内心体验的过程中,才能培养起强烈的责任感。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的教师,曾谈到他的“育儿观”:“我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我只要知道他有兴趣,肯用功就够了。但是,对于他的习惯,为人处事,我是一点也不敢马虎。”他谈到在德育方面的教育以责任感为最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对父母、对朋友、对子女、对社会的责任感都没有,那么,这个人肯定要走向犯罪。

有许多家庭正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方面没有注意,造成了不良后果。例如孩子的任性、自私、冷漠、自暴自弃、意志薄弱等不良习惯,都与缺乏责任感有关;而在孩子身上产生的压抑、自卑、消沉、自我封闭、过度敏感等消极状态,又都可能与父母在孩子身上滥用责任感有关。所以,一个人,当他具有了相应的能力,就要对某些事物负责,孩子成长到一定的时期,就应当具备责任感。责任感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需要父母下大功夫,从小培养。

那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具体要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首先,要尽量让孩子的事情自己做,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要教育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例如穿鞋、穿衣、刷牙、洗手等都要他自已去做,家长不要全部都包办代替,使他们产生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负责的心理。

其次,要让孩子知道,光做好自己的事还不够,还应该协助家里做一些事,在学校帮助老师做一些事,让他们从小懂得,家里的事或集休的事,每人都有一份责任。比如,阴天天气,可以嘱咐孩子在下雨时将晒的衣服收进屋内;晚上临睡前,可以让孩子帮着检查门窗、煤气,看是否关好等等。

做父母的还要适当地让孩子知道一些家庭的困难之处,让他们产生一定的责任心理。

再有就是要树立起他们勇敢承担责任的态度,在孩子闯祸或犯错误时,能有“我要怎么来补偿?”的心理,而不是用推诿的态度来对待,尽找一些客观原因说:“那不是我造成的。”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作敢当,不逃避责任,勇于承担后果,家长不要一味替他承担一切,以免孩子丧失处事为人的责任感。

最后,就是要把树立孩子的责任感同他的某方面兴趣结合起来。孩子往往对有兴趣的事物不会缺乏责任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要与孩子的能力发展相适应,一步一步加强。没有能力而非要去对某些事物负责,这是滥用责任感,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