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113

第113章 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过失的责任

人的一生总会犯大大小小各种错误,犯了错误有了过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面对随着而来的责任。一个人人生成功与否与他对待过失责任的态度密切相关,而一个人对待过失责任的态度与父母早期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密切相关。

一些父母在孩子有了过失以后,常常为了面子而否认说:我的孩子不会这样做。或者是代替孩子出面道歉认错,替孩子承担过失的责任。这样的父母只会培养出来遇事逃避责任的懦夫。要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勇敢的人,父母必须明白:孩子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应有承担责任的思想意识。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的习惯。孩子有责任心,就知道凡事不可妄为,长大成人后,才能勇于承担责任奉公守法。

不少父母面对孩子做错事时,都会替孩子出面向人道歉,一则可能出于爱护孩子,二来说为了避免和别人起冲突,以达成圆满的人际头系,尽快把事平息。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不仅不会为自己做的事负责任,而且很难记住这次教训,不再“惹祸”。

大家一定见过许多常常给家长惹祸的孩子,在传统教育中,这些孩子往往要多挨一些打,多挨一些骂。久而久之,他们或者反叛家长,成为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或者成为处处迎合家长的“乖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混世魔王”们继续崇尚暴力,很容易走上犯罪之路,而“乖孩子”们继续躲避退让,毫无进取之心。二者走向两个极端,都是错误教育的牺牲品。

孩子一旦做下错事,让他悔过自省,向人致歉,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实际上是一次良好的机会。让孩子直接道歉,有助于深化孩子对错误的认识,养成“一人做事一当”的习惯。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牢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人,我们不能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面子”,孩子闯祸我们没脸,孩子很乖我们就得意洋洋。孩子需要通过错误成长,需要我们帮助,而不需要我们包办。

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人皆极力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以期能拥有圆满的人际关系。有时父母代子女向他人道歉,亦有其必要性,然而,这也仅限于不具表达能力的幼儿而已;对于已能分辨是非的孩子,父母就应该尽量从旁辅助,让他们做一个对自己勇于负责的人。

当孩子在社会上惹了祸时,可以当成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佳机会。若是父母只对他说“妈妈代你去道歉……”,反而会剥夺了在孩子心中已经萌芽的责任感,而培育出一个缺乏独立自主以及责任感的孩子。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

当我旅居美国时,某天,一位四岁的女童到我家游玩,不小心将一个装有红茶的杯子打落地上,她的母亲立刻用手巾擦拭洒在地上的红茶,然后对着女儿说“快去向主人借一个盘子,将这些玻璃碎片捡起来,再向主人道歉。”这位母亲没有替她的女儿向我道歉。

如果这个事件转移到中国人母亲身上,又该是个什么情景呢?此时,父母必定会立刻收拾残局,并代替子女向对方道歉,然而这种做法,未必能教导孩子对自己做错的事自行负起责任。

虽然父母是代子女道歉,而事实上向对方道歉的人是父毋,而非子女。如果想让子女拥有独立自主的行为与责任感,首先必须培养子女的责任心。刚才所介绍的美国母亲的做法,的确值得为人父母借鉴,因为她教导了孩子具体做法,并且让孩子亲自实行。

某名作家在少年时代,是一位不良少年。据他本人叙述,他之所以能改过向善,主要是因为他父亲对警察所说的一句话“这是我儿子犯的错,就该让他负起全部责任。”当这位作家听到这句话之后,就决心改头换面,立志重新做人。

大多数的父母被通知前往警察局时,通常会说“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或者“孩子做错事,就由我来负责!”,这种过度溺爱的方式,只会促使孩子愈发堕落。我们应该从小教育孩子,自己做的事,就该由自己负责”这样,才能使孩子树立起责任心,长大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