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改变历史的科学发明·实验·预言
29474200000197

第197章 发明雷达的实验

雷达的出现,不仅成为军事上的“千里眼”,而且还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35年1月,刚刚走马上任的英国皇家无线电研究所所长沃森·瓦特,奉命进行研制提早预防德机空袭的防御武器。这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他不敢怠慢,立即组建了一个特别小组,日夜攻关。可一段时间以来,实验进展不大,沃森·瓦特心急如焚。

一天实验中,他正调试仪器,观测荧光屏上的图像,突然发现图像中出现一连串亮点。“这是什么?”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由于长时间的观测,眼睛发花了,但是揉揉眼睛后仔细看,一串亮点依然存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沃森·瓦特不肯轻易放过这个奇特的现象。他想:是不是显像装置出了故障?通过检查表明,显像装置工作正常。会不会是周围的电器产生干扰作用呢?大家分头检查了附近的电器设备,关闭其电源后,荧光屏上的亮点依然存在。从它的亮度和距离分析,它不可能来自地球大气层。沃森·瓦特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终于发现,这些亮点原来就是被实验室附近的一座高楼反射回来的电波信号。

沃森·瓦特提议换个地方,在离那幢大楼远些的地方试试看。于是大家把有关仪器搬到远离大楼的地方,再进行实验时,荧屏上的亮点果然不见了。沃森·瓦特一阵惊喜,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实验方案是可行的,这台仪器已经接收到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信号了。

接着,沃森·瓦特又和大家一起日夜奋战了一个多月,试制了一台电波发射和接收能力更强的装置。他们顾不上休整,马不停蹄地转入实用性的实验工作。

1935年2月26日,沃森·瓦特将新仪器装在载重汽车上进行实验,他接通电源,使装置进入工作状态。与此同时,命令实验飞机从15千米外向载重汽车所在的位置飞来。结果,当飞机飞到距载重汽车12千米处时,装置捕捉到了飞机的回波信号。实验终于取得成功!

这套神奇的装置,他们用一个简单的词来称呼它——“radar”,原意为“无线电侦察和定位”,音译为“雷达”。

他们并不因此感到满足,继续实验,不断改进,使雷达日臻完善,可发现80千米甚至更远的物体。雷达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显身手,成为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常把偷袭的德国飞机打个措手不及。雷达简直成了英国人的救星。

就这样,雷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青霉素一起共享“三个重大发明”的美誉。

雷达,不仅成为军事上的“千里眼”,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如今,它还在交通运输、探测风云、观测天象和测绘大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