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29473700000019

第19章 在“借口”上做文章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员工由于自恃有一定专长,或短期内很难有人能替代他的工作,或自恃与公司大客户关系良好,往往难以管束,视公司规章如无物。对于这种人,一定要实施严格的管理,甚至可以找一个“借口”来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以让他知趣改过。

对于企业的重点人物,即使仅仅发现一些类似的苗头,也要及早采取行动,在“借口”上做一做文章。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老祖宗那里学习一二。

西汉时开国功臣萧何一生始终谦恭谨慎,不矜功,不伐能,不图名,不争利;善于体察君王心意,委曲求全;甚至不惜以自污的方式化解主疑;他总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忠主敬业。但即使如此,他在晚年还是蒙受了一次无端的冤屈。有一次,萧何向汉高祖上了一道奏章,说由于长安都城人口增多,田地不够耕种,请求把上林苑的荒废空地拨给百姓开垦,既可以收获些粮食补充民用,豆麦秆叶还可做苑中禽兽饲料。哪知汉高祖看了奏章以后,却怀疑他是有意讨好百姓,收买人心,便怒气冲冲地把奏章往地上一掷,骂道:“相国一定是受了商人的财货,居然敢来请我的上林苑地。这还得了!”立即传令把萧何抓起来,关进大牢内。可怜萧何二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办事,小心谨慎地做人,多次化解了汉高祖的猜疑之心,不料到了鬓发斑白的时候居然祸从天降,心中感到无比的冤闷!但萧何深知汉高祖的为人,因此,他越是处在这样的时候,越是冷静,虚中自守,不上诉,不辩解。他知道,要不了几天,汉高祖就会放他出去的。

几天以后,一位姓王的卫尉当值。他见汉高祖背垫着枕头半躺着,心情比往日好些,便上前跪问:“陛下,相国犯了什么大罪,被关进监狱?”汉高祖说:“朕听说李斯做秦始皇的丞相,凡有善行就归功皇上,有恶行就自己承担。可是萧何竟然私受商人的钱,为他们请我的上林苑去讨好百姓,收买人心,所以应该治他的罪。”王卫尉说:“陛下,臣以为萧相国无罪。宰相的职责是为民兴利,萧相国请开垦上林苑荒地正是他应尽之责。陛下怎么怀疑他是收受贿赂讨好百姓呢?况且当初陛下与项羽相争数年,随后又出讨陈豨、英布的叛乱,每次陛下出征在外,都是相国留镇关中。如果相国有二心的话,只要他当时稍一动作,整个函谷关以西早就不是陛下的了。但相国却从来不贪图私利,始终忠于陛下,难道今天反而贪求商贾的那点钱财么?至于秦始皇,他正是因为不听臣下批评,一意孤行才亡了天下。李斯就是能为他承担过失,又哪里值得效法呢!陛下未免把相国看成浅薄小人了。”其实汉高祖当然知道萧何素来谦恭,只不过借口挫辱他一下,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力,敲山震虎,树立自己威严,并非真想治萧何的罪。但此心思怎好让人知道呢?汉高祖听完王卫尉一席话,嘴上自然不便说什么,沉默了一会儿,便派使者持节将萧何赦免出狱。

萧何出狱后来不及回家换洗,便衣衫邋遢,光着脚丫子跌跌撞撞地进宫谢恩。汉高祖说道:“相国大可不必多礼了。相国为民请求垦种苑中荒地,我不允许,我不过是夏桀、殷纣那样的君主罢了,相国才是贤相。我关押相国,就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失啊!”萧何赶紧磕头称谢退去。从此,萧何行事更加恭谨了。

在这里,萧何事实上有无收买人心的企图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捉一放,萧何以后是绝对不敢有这样那样的企图了,这也正是管人高手刘邦的真正目的所在。从这一事例我们也看出,现代企业管理过分讲究科学的一面,而对这种结合个人心理尤其是中国人心理的管理方式往往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