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29473700000110

第110章 保住员工的“四利器”

通过长期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企业要加强硬环境如企业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与软环境如薪资待遇、工作氛围环境、企业增长势头、个人成长空间等方面的建设,能够提供给员工更多他们在其他企业所无法获得的价值与认同,增加员工离职的“心理成本”,自然能够减少或是尽量规避员工特别是骨干员工的离职。

(1)加强管理,实现规范化运营。员工“跳槽”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带走企业的技术和客户资源。如果企业规范了岗位职责、作业流程、工作汇报等相关制度,加强技术资料和客户资料的管理和备份,可以将人员“跳槽”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另外,很多人员“跳槽”,正是因为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认为企业没有前途,自己干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都是较有能力的人。从长远看,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激励机制等建设,是解决人员流失的根本出路。

(2)建立科学、合理、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体系。追求高薪是引起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员工都会认为企业给自己的报酬低于自己的实际付出——尽管实际并非一定如此。特别是员工在进入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渐会对现有薪酬水平不满,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了追求理想的薪酬,许多员工在原有的企业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的情况下,就会转向企业的外部寻找机会。一旦时机成熟,员工此时的“跳槽”就成为必然的事情了。何况现在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企业为找到急需的人才,会开出高价聘请人才。此外,外部企业以高薪为诱惑,委托猎头公司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定向挖墙脚,也会使企业的员工产生“跳槽”的想法和行动。

所以员工的待遇问题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当另一家同等规模、同等岗位的待遇高于本企业待遇的20%,则有可能会因为待遇问题引起低待遇企业员工向高待遇企业流动。所以,在制定企业的薪酬制度时,一定要参考本地区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酬待遇,使本企业的薪酬等于或略高于同行业的平均待遇,会稳定企业的人员。

由此可见,管理者想阻止重要员工“跳槽”,关键的一步是企业的薪酬体系要科学、合理并且对外部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

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是指企业要根据职位的不同、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对其进行相应的职位价值评估,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职位价值序列,并根据职位价值序列进行职位的基础薪酬设计。此外,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将员工的变动薪酬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使员工的收入和贡献相联系,实现企业的内部公平性。这样就会避免员工因为内部分配不公而产生的不平衡感而离去。此外,企业的薪酬体系也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自己或委托专业机构对市场上的薪酬水平进行调查后,确定本企业的薪酬水平定位,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薪酬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外部竞争力,而不会使员工轻易被外部企业的薪酬所吸引而去。

同时,企业应为员工及时办理各项社会保障福利,如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失业保险及社会养老保险等,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赖。这里的福利不仅包括“三险一金”的法定福利,还包括如房贴、交通补贴、通信费、商业保险、各种津贴、带薪休假、旅游等非法定福利。

(3)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职业发展机会。许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实际上,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留住员工、防止员工“跳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企业和员工一起就员工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作出计划安排并帮助员工逐步实现这一计划安排的过程。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企业,其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比未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企业员工忠诚度提高了2.2倍。员工会因为企业为其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而对企业产生认同感,认为企业非常关心自己的发展,并且如果自己留在企业工作,自己会沿着一条目标明确、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而不断去努力,企业会提供相应的职业机会,从而在企业的帮助下,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员工“跳槽”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麦当劳对见习经理有一套4~6个月的基本应用技能培训,主要采用开放式、参与式讨论,培训不同的行动能力;升到二副时有一套5~6天的基本管理课程培训;升到一副时有一套中级管理课程培训;当了3年餐厅经理后,就有机会送往美国接受高级的应用课程培训;继续升迁,就担任营业督导,同时管理几家店;再上升是营业经理,管一个地区,等等。培训和晋升总是联系在一起,既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又体现企业的总体规划,同时具有挑战性,使受训人才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4)强化沟通,贯彻企业的战略目标,促使员工认同企业发展目标。管理者在企业内部贯彻企业的战略目标,使员工能够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实施策略都有清晰的了解,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的认同,使全体员工形成共识,团结协作,共同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这样会避免一些员工因为看不清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不理解企业的政策和策略,对企业产生不认同而“跳槽”。当然企业也应避免制定战略目标的短期化、功利化和市场定位的错误而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而离开。

而企业战略目标的认同和策略实施的每一个步骤的清晰,都少不了企业内部的沟通。沟通不畅几乎是每个企业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企业家族化管理的倾向还有走极端的趋势,员工没有知情权,对企业的日常事务了解都不多,更别提整个企业的走向了。企业的壮大必然要求分工的更加细化,而且家族化的管理这个问题在民营企业里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摆脱目前这样的状况,也很难断言家族化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孰优孰劣。员工在工作中,由于这些企业的现状等各种原因产生怨气,如果这时管理者能够体察出这种怨气,及时地与员工沟通,将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对企业或对个人都有好处。

平等沟通还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但平等沟通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一条行政命令可以解决的。管理者必须是平等沟通的积极倡导者,必须首先主动地去找员工进行沟通,久而久之才能形成平等沟通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