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29473700000103

第103章 领导工作不能忽略下属的个性

有的管理者崇尚制度,把制度建设深入到管理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但随之一个不良的管理倾向出现了:认为制度可以包办一切。而事实并非如此,管理工作如果忽略员工个性,只是简单地把员工看做流水线上的一环,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管人要以踏踏实实的心态,从细处入手,关注下属的个性。

比如,我们的内心常会随着工作和身体状况而改变,如果能够敏锐地掌握下属内心的微妙变化,就可以适时说出合适的话或者是采取合适的行动。

管理人的工作也许是最难办好的事情了,这大概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苦衷。哲学家说:“在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人的个性就是那千差万别的树叶。所以,一位资深的领导就有了这样的感言:“人能聚到一起是个开始,能在一起相处是个进步,能在一起工作就是成功了!”

个性相近者一般来讲便于搞好关系,例如两个热情、易冲动的人在一块儿做事,会彼此对对方办事感到满意;如果是两个同样抑郁寡欢的人在一起会感到加倍的烦闷。个性相反者大多不易搞好关系,出现类似“水火难容”的个性冲突。但也有许多性格不同的人能够取长补短,很好地相互配合。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个性相同与否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个性是否能够相容。

现代化的管理艺术要求每一个管理者对自己下属的个性都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这种了解得出结论:某人与某人,或某几个人与另外几个人性格可以相容,这时就可以考虑应该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工作。

在国外,许多人事经理给每一个下属建立“个性卡片”,有个别公司还有独具特色的“个性申报制度”,即由员工自己申明自己的个性,这种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人事档案在我国恐怕是最为复杂繁多的材料了,然而并没有哪一个人事部门的档案里有关于个性方面的调查,也从来没有哪个用人部门在交给新录取者填写的厚厚的、一式三份的表格里有“性格”一栏,如果有,那也只占用有限的篇幅。

事实上,这是非常重要的,让被管理者“坦白”自己的个性,是对该人人际知觉的最好的调查,这种调查是任何客观观察所不可能取代的,因为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两个问题:“我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别人怎样与我共事”。

现在有的管理者不做这样的卡片或表格,并不是他们对每个下属的个性了如指掌,而是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懒于做这项细致的工作。

管人最忌心态浮躁,对于制度的过分依赖显然助长了这一浮躁心态。但请千万记住,只要是关于人的工作,细致入微地关注人的方方面面永远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