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性健康全书
29473300000099

第99章 大吃大喝也会贫血

在这个不愁吃喝甚至大吃大喝的年代,贫血似乎应该离我们远去,但实际上由于贫血发生的原因有多种,早期症象往往不为人注意,使之依然广泛存在,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有10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男性贫血发病率达到10%。

“贫血”是西医的名称,并非代表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不同疾病都可能发生的一个常见现象。

现代医学认为,贫血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人的最低值。一般来说,在平原地区,成人血液内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及红细胞压积的正常范围依次如下:

男性120~1604.0~5.50.4~0.5女性110~1503.5~5.00.37~0.45当以上3个指标中的任何一个低于正常范围时,就表示我们人体出现了贫血,但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我国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为: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即为贫血。血红蛋白浓度越低,贫血也越严重。

贫血初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所以不易引起人们的警觉,但随着病情发展,身体各个器官系统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受到牵连。

长期慢性贫血较严重者的指甲可见反甲,甚至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另外,肠胃溃疡、肾功能衰退等慢性疾病患者也会出现贫血,如果不注意,可能延误病情。所以男士应该经常关心自己的身体,有危险信号及时做血液检查,这实在马虎不得。

“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未病先防”是中国十分重要的传统养生观念。贫血的预防途径很多,最关键的原则是需从日常生活做起,以下是日常生活中预防贫血的几种方法:

(1)首先要均衡膳食。这可以提供包括铁、维生素、叶酸、蛋白质等造血原料在内的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2)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小米、面筋、海带、苋菜、紫菜、发菜、木耳、香菇、豆制品、肉类、禽类、蛋、动物肝和肾、鸡血、鸭血、猪血、铁强化食物等。

★补血食谱

(1)龙眼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热温服。

(2)新鲜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调味料温服,10~15天为1个疗程。

(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

(4)猪肝150克,菠菜适量。猪肝洗净切片与淀粉、盐、酱油、味精适量调匀,放入油锅内与焯过的菠菜炒熟,或用猪肝50克洗净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时,放入菠菜,开锅加入调味料,吃肝吃菜喝汤。使用铁制炊具。使用传统的中国铁锅煎炒食物,锅与铲之间的摩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过程中,少量的铁可溶于食物之中,故铁锅是一种很好的补血器皿。

(4)增加膳食中维生素C的摄入,如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维生素C能促进蔬菜中非血红蛋白铁吸收。若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柠檬汁、橘汁和富含铁的蔬菜,就能使人体对蔬菜中的铁吸收率增加2~3倍。若服铁剂,也应与维生素C同服。

(5)贫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咖啡中的咖啡因也能减少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故在进餐时,应避免饮用。其次,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6)缺铁比较严重时,应该采用口服铁剂治疗。

(7)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长期素食、偏食及挑食等。现代研究发现:造血的主要原料为蛋白质、铁、叶酸。缺乏其中一种,都会使红细胞生成障碍,产生贫血。如不吃荤菜的人,蛋白质往往供应不足,铁的吸收不好,易产生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专家建议每天要适当吃一些肉食,如蛋黄、牛肉、肝、肾、禽肉等,以便补充铁质和蛋白质。

中医认为,对贫血的防治最为根本的是气血同补,双管齐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平时可以配合食疗炖汤饮用,如红枣、当归、党参、黄芪、海参等有补血补气作用,可适当搭配,煮、炖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