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性健康全书
29473300000043

第43章 家居环境与健康养生

根据研究,人能够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起居有常”。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起居习惯就能够好好地保养自己,而入夜不睡、天明不起等破坏生物钟的不良习惯则会对人体有害,一些长寿老人也完全验证了这一经验。拥有一套符合生理要求的作息制度,养成按时作息、保健的良好习惯,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居室环境与每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健康长寿的关系,已经并正在成为现代人的共识。中医“安于居处”的居室养生观念,对于当代人类的健康和长寿也不无启迪和借鉴意义。

居室养生法是指通过合理选择和布置居住房宅,保持居室清洁卫生等方法来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自我保健养生法。早在《黄帝内经》的时代,古人已认识到居住环境与健康寿夭的关系,如《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中黄帝有“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之问,岐伯答道:“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可见中医早在2000年前就认识到了居处环境与寿命的关系,因此《黄帝内经》强调养生应“和于阴阳,安于居处”。唐代孙思邈非常重视养生,并列居处法、择地、缔创等专篇阐述,中医历来重视居室卫生,由此可见一斑。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经常受到各种自然因子与环境的限制和影响。中医关于风、寒、暑、湿、燥、火,以及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致病学说,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健康的密切关系,“顺应自然”是防病延年、保健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居室养生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包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居室的布置及环境卫生等方法与内容。

(1)居住环境

①空气的质量直接影响健康与长寿。现代研究发现,富含负离子的空气能调节人的大脑皮层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在森林、海滨、乡村等处,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高,在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工业化城市中含量很低,而且还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选择居住环境应尽可能远离空气污染源或地区。

②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吕氏春秋》认为“轻水所,多秃与瘿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显然古人已经认识到饮用水源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择居安家,首先要考虑选择洁净水源而居。

③地形一般应选择地势高爽干燥,没有噪音污染,清洁卫生的环境构筑居室,同时应尽可能避免在有放射性物质或对人体有害的矿区生活。

④阳光与绿化应该选择阳光充足,绿地覆盖率较高的地域居住。绿地能调节气温、湿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能起到防风、降尘、杀菌、降低噪音及缓解神经紧张、消除视觉疲劳等方面的作用。因此,阳光、绿地对身心健康有极大益处。

由于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往往难以自由选择,如城里工作的人,一般无法选择山区、海滨作居处,可以通过营造适宜的居处小环境来改善其生活的大环境。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绿化,如种植花卉草木、养金鱼水草,不仅可以怡情养性,丰富业余生活,而且还可以改善环境,保护健康。

(2)居室结构

①住宅朝向。就我国的地理位置而言,房屋的朝向一般以坐北朝南为佳,有“冬暖夏凉”的优点,有利于室内采光、通风及温度、湿度的调节。

②面积。房间居室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太大不利于保暖,太小妨碍空气的流通,也不利于湿度、温度的调节。一般来说,城市以人均9平方米,农村以人均12平方米为佳。

③层高。居室高度应适中,以满足采光要求和空气的自然流通。室高以3米左右为宜。

④进深。居室的进深直接影响采光、通风和日照。通常一侧有窗户的房间,进深不宜超过从地面到窗上缘高度的2~2.5倍;两侧有窗的房间,进深度可增至此高度的4~5倍。

⑤装饰。居室装饰应方便生活,素雅清洁,不宜奢华。色彩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如黄色可增加房间的宽阔度,给人以典雅高贵的感觉;嫩绿、浅蓝显得温柔、恬静,使人产生安闲、幽雅感;粉红色会给人以慰藉和温馨的感觉。老年人居室中,床宜低矮稳固,被褥要柔软,挂上幔帐以挡风避寒,门槛应取消,地板须防滑。

★家有异味怎么办?

如果家中厨具出现了异味,可放些木炭末儿在柜子的角落,不仅能去除异味,而且还能吸收潮气。在厨房里放一碟切成片状的黄瓜或柑橘,可以使厨房清香飘逸,杂味尽除。

卫生间有异味怎么办?可以在抽水马桶里面放一些晒干了的橘子皮,还可以燃烧晒干的茶叶。不一会儿,难闻的味道都会消失啦。⑥室内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材料、煤气、现代家用电器(如彩电、冰箱、空调的电磁辐射)等。故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新装修的房子不要急于入住,要经常开窗通风,使有害物质散逸。电器设备应合理安装,安全使用。

(3)环境卫生

污水滞留易孳生蚊、蝇等,故要定期大扫除,经常疏通下水道,厕所要随时冲洗。每日打扫房间,经常开窗,可使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每日起床后,不要急于叠被,让水分、气体充分散发和逸出,并定期拆洗和晾晒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