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性健康全书
29473300000106

第106章 饮酒莫轻视,喝出健康才是福

偶尔饮酒有不少好处。芬兰科学家称,中青年时“偶尔饮酒”会延缓老年时智力衰退的发生概率。他们调查发现,中青年时滴酒不沾的人和经常饮酒的人,老年时发生智力衰退的概率一样,都是中青年时期偶尔饮酒的人概率的两倍。因此偶尔饮酒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是有益的。

饮酒恰到好处,有益于人的健康,但过度过量,则损伤人的身体。一般来说,好饮酒的人大多患有肺病,要不然就会感到腰膝深重或膀胱冷疼,这些都是嗜酒者常见的症状。

大凡饮酒后不要大吐,大吐会引起肝翻胆渴。肝是胆汁的聚汇处。一旦肝枯竭,胆就会萎缩,丧失机能,胆萎缩就会引起心怯,心怯则往往惊悸,晚上睡觉恍惚不定,特别是容易健忘,于是,心神自然渐渐散失。如果感觉到心神亏损,就应该服用补心丸。

饮酒不要喝得太快,一快就会冲破肺。肺是五脏的守护者,因此不能受损伤,肺一受损就会多鼻涕,同时还会患肺气、肺痨、咳嗽等疾病。对于患有痨气、风疳、五痔咽病症的人来说,应该引起警惕。

有人可能会认为以上说的可能是白酒,其实无论什么酒,只要喝多了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的,只是损伤的程度和部位不同罢了。

啤酒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称为“液体面包”,适量饮用,对散热解暑、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消除疲劳均有一定效果。但是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如果人们长期、大量地饮用啤酒,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首先是容易患上“啤酒心”——在酒类饮料中,啤酒的酒精含量最少,一升啤酒的酒精含量相当于一两多白酒的酒精含量,所以许多人把啤酒当作消暑饮料。但如果无节制地滥饮,体内累积的酒精就会损坏肝功能,增加肾脏的负担,心肌组织也会出现脂肪细胞浸润,使心肌功能减弱,引起心动过速;加上过量液体使血循环量增多而增加心脏负担,致使心肌肥厚、心室体积扩大,形成“啤酒心”。长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乱等。

其二就是容易患上“啤酒肚”,虽然会被人们认为是富贵的象征,然而它却是体内脂肪堆积产生的一种病患。而此类人常伴有血脂、血压升高等症状。

其三就是容易患上“结石和痛风”、胃肠炎甚至癌症等疾病。还容易引发铅中毒——啤酒酿造原料中含有铅,大量饮用后,血铅含量升高,使人智力下降,反应迟钝,严重者损害生殖系统;老年易致老年性痴呆症。

★常用解酒法

酒量过度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饮用温开水来稀释乙醇,使体内乙醇通过排尿排出体外,或者饮用果汁类饮料如西瓜汁,藕汁等;民间用糖盐水、米醋解酒,效果不错;某些药物如维生素B1、B6等对解酒多有一定益处,有些中药如:泽兰根、山茶花等可以拦截酒精,在酒精吸收血液前,将之导入消化系统;其他如枳具子、葛花、赤豆花、绿豆花、咸卤等都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那么既然饮用啤酒容易引起如此众多的病患,是不是就要忌饮呢?其实不是,饮用啤酒只要做到适温适量,就没有害处了。

适量:成人每次饮用量不宜超过300毫升(不足一易拉罐量),一天不超过500毫升(一啤酒瓶量),每次饮用100~200毫升更为适宜。

适温:饮用啤酒最适宜的温度在12℃~15℃,此时酒香和泡沫都处于最佳状态,饮用时爽口感最为明显。再者不宜与腌熏食品共餐。宜食水果及清淡菜肴,花生米是最好的啤酒下酒食物。

当然,一些饮酒小毛病、小习惯,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那么饮酒应该摒弃哪些不良的习惯呢?

不应该在风里坐着卧着喝酒,不应该袒胸露臂扇着扇子喝酒,因为此时人的毛孔都已打开,切不可让风进入毛孔里。风进入毛孔就会引起四肢不遂,手足瘫痪等病症。大凡吃喝,如果乘着凉快,喝冷酒吃冷菜,虽然可以一时间感到畅快,但久而久之,必然有后患。

不过总的来说,酒这东西还是可少不可多,当少喝时绝不能迫于情面等原因而不顾惜健康任意而饮,这才是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