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29469000000093

第93章 塑圣杨惠之

杨惠之,唐代著名雕塑家,江苏吴县香山人,生卒无考,生活在开元、天宝年间。据宋人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杨惠之不知何处人,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迹,号为画友,巧艺并著。”由此可知他应为吴道子的同时代人,而且画艺颇精。但“道子声光独显,惠之遂都焚笔砚毅然发奋,专肆塑作”。

尽管杨惠之弃画专塑了,但他的绘画功底也为从事雕塑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时人称“道子画,惠之塑,得僧繇神笔路”。认为杨塑“艰夺僧繇画相,乃与道子争衡”。他成功地把张僧繇的绘画风格运用到雕塑方面,“为天下第一”,当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杨惠之被誉为“塑圣”,与“画圣”吴道子并驾齐驱,饮誉天下。

《五代名画补遗》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惠之曾于京兆府塑倡优人留杯亭像,像成之,惠之亲手装染,遂于市会中面墙而置,京兆人视其背,皆曰此留杯亭也。”连塑像的背面都如此传神,可见杨惠之的技艺有多高超。

杨惠之是位多产的雕塑巨匠,他创作的雕像在数量、质量及种类等方面都是惊人的。仅从画史记载来看,其作品就有长安长乐乡北太华观玉皇尊像,临潼骊山福严寺山水壁塑,凤翔天柱寺维摩像,汴州安业寺(后改大相国寺)净土院大殿佛像及枝条千佛像,东经藏院殿后三门二神像及当殿维摩像,洛阳广爱寺三门上五百罗汉像及山亭院楞伽山,洛阳北邙山老君像以及昆山慧聚寺毗沙门天王和侍女像等多种。

他还创制了“塑壁”的新形式,即在墙壁上塑出云水、岩岛、树石,吴县甪直保圣寺的罗汉塑像相传为杨惠之的杰作。杨惠之的雕塑也融合了这一特色,“惠之之塑抑合相术,故为古今绝技”。

所谓九尊罗汉,实际上是以“壁塑”形式结合成一个整体,其背景是突兀的山岩、卷舒的云气、翻滚的浪花,有些类似于古希腊时期的圆浮雕。而一个个罗汉则居于洞中。山石的造型有些夸张变异,上大下小,甚至有些像云彩。而人物的塑造,大致以写实为原则。种种凡俗人物一经他的塑刻点化,立时化身为姿态各异的低眉菩萨与怒目金刚。人物神情、姿态、肌理、衣饰等作品细节也十分精到。杨惠之所发扬的“壁塑”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一部分。他也无愧于“塑圣”的美誉。

惠之佛像逸事

唐末黄巢起义,他们愤恨统治者用佛教的积德轮回之说来麻痹老百姓,洛阳长安一带很多寺庙被烧,佛像被毁,唯独见了“塑圣”杨惠之雕塑的那些神佛菩萨,竟不忍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