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29469000000103

第103章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系舟岛,是梵文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拉萨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罗山。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布达拉宫是一项建筑创作的天才杰作,整体为石木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岩垒砌,最厚处达5米,墙基深入岩层,外部墙体内还灌注了铁汁,以增强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同时配以金顶、金幢等装饰,巧妙地解决了古代高层建筑防雷电的问题。数百年来,布达拉宫经历了雷电轰击和地震的考验,仍巍然屹立。布达拉宫主要由东部的白宫,中部的红宫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组成。红宫前面有一白色高耸的墙面为晒佛台,在佛教的节日用来悬挂大幅佛像挂毯。众多的建筑虽属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很高的水平。

红宫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布达拉宫以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的灵塔殿最为考究。灵塔高近15米,方基圆顶,分塔座、塔瓶、塔顶三部分,五世达赖的尸骸用香料、红花等保存在塔瓶内。塔身用金箔包裹,共用黄金3724公斤,并镶嵌着15000多颗各种珍贵的金刚钻石、红绿宝石、翠玉、珍珠、玛瑙等,塔座陈设各式法器、祭器。西大殿为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是红宫中最大的宫殿,由48根大木柱组成,高6米多。建筑中采用汉族建筑中常用的斗拱结构,还有大量的木雕佛像、狮、象等各种动物。布达拉宫在17世纪的修建和以后的扩建中,由西藏地区的优秀画师创作了数以万计的精美壁画,大小殿堂、门厅、走道、回廊等处都绘有壁画,这些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表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有表现佛经故事的,也有表现建筑、民俗、体育、娱乐等生活内容的。它们是布达拉宫中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蒙古包的建筑特点

蒙古包是用羊毛毡制成的一种圆形尖顶房屋,分成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牧区的蒙古包多为移动式。蒙古包构造既简单又科学,可以说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它的优越性为:①它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②适应游牧生涯。③修造方便。④永恒的日晷。⑤有内知外。⑥美丽亮堂的殿堂。这种建筑特点既适合游牧需要,又是装饰华美的居室。蒙古人民称自己的“家园”为“家车”。古时候称做“穹庐”、“毡帐”、“帐幕”。蒙古包由三部分组成,有套瑙、乌尼、哈那。套瑙为架木的首瑙。乌尼译为椽子。哈那承套瑙、乌尼,定毡包大小,最少四个,数量多少由套瑙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