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29456900000138

第138章 贸易补贴

贸易补贴,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公共机构,采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向本国出口企业提供现金补贴,或者提供财政上的优惠。贸易补贴政策在世界各地都十分常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贸易补贴。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其产业结构和核心竞争力都处于优势地位。美国的农业非常发达,其农业劳动力在美国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不到3%。但是,就是这些农民,不仅可以养活美国3亿人,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美国的小麦、大豆和玉米占有率分别高达45%、34%和21%以上。而这种强劲的出口势头除了与美国的农业体制、科技进步有关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

对于美国的农民而言,无论你在地里种什么,玉米、小麦、棉花、大豆……几乎都不用担心将来卖不出去,也不用担心风涝灾害会造成减产绝收,因为在他们背后,有美国的农业补贴。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政府长期对农业提供着补贴这把牢固可靠的保护伞。据统计,美国每年的农业补贴约为400亿美元。这个数字细化一下,就是平均每100美元的农业产值中,农业补贴就有20到30美元。而且,形式繁多,种类各异,每年平均每个农户能从政府那里得到1万多美元补贴。美国农业补贴条款的适用范围也很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大宗农产品。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表明,2001年,美国的农业直接补贴已占到农场农业总收入的11%,占农场农业净收入的42%。

可以想象,美国农民吃了这颗“定心丸”,必然会大大提高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美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但是一旦将这种补贴放到国际贸易体系中来,就可以看到它给其他国家带来的不公平。

高额的农业补贴使得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价格优势。举例说明,2008年,中国政府提供的粮食直接补贴为151亿元人民币,农资综合直补为638亿元人民币,总计789亿元人民币;而美国的农业补贴达到400亿美元,约2800亿元人民币,其间的差额为2000多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农民可以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自己的农产品,而且一切因降价带来的损失,也由美国政府承担,美国农民自己不用担心,这就是中国农产品难以与美国农产品竞争的根源。这对于那些国力较弱,无力提供补贴的发展中国家则极为不公,因为他们的农民无法与美国进行价格战,从而导致农产品卖不出去,他们的利益因此会受到严重损害。毫无疑问,贸易补贴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贸易补贴又会使外国同类企业受到不利影响,容易导致不公平贸易竞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国际贸易中,关于贸易补贴的争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实际上,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里,其他国家针对美国的国内农业补贴做法所提起的诉讼可谓此起彼伏,基本上都在要求美国大幅降低补贴,以保证正常的世界农业秩序。但是,美国为了确保本国农业出口的利益,总是以各种理由延缓、甚至拒绝降低补贴。以棉花为例,农业补贴使美国农场主得益,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穷人却遭受损失。

目前,反补贴同反倾销一样,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突出问题。为了规范反倾销与反补贴的行为,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反倾销协议》与《反补贴协议》。而世界各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纷纷根据规定,制订了各自的反倾销、反补贴立法,并在必要时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也遭遇了国外的反补贴调查。2004年4月13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产自中国的烧烤架发起反补贴立案调查,这是中国遭受的第一起反补贴调查案件。在这之后不久,加拿大又对来自中国的碳钢和不锈钢紧固件、复合地板同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到2004年11月19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作出终裁,决定终止烧烤架反补贴调查,并将退还已征收的临时反补贴关税。由此,中国在首起针对自己的反补贴调查案中取得了胜利。但是,来自中国的紧固件却被认为100%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补贴,从而受到了增加关税的打击。上述案件拉开了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反补贴税的序幕,对中国企业来说有着长远的警示意义。就目前的国际贸易形势看,补贴与反补贴的斗争将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中国也在大力加强反倾销与反补贴的立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