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2945300000024

第24章 玉川学园——日本

名校概况

玉川学园位于东京都町田市,由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于1929年4月创建。经过其多年的努力,玉川学园开办之初,学生总数仅为111名,教职工不足20人,到1947年拥有师生8000余人,是由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组成的学科齐全的真正综合性日本名校,小原国芳也为此盛誉教坛,蜚声世界。

小原国芳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创建的玉川学园,他在玉川学园的全人教育实践,不但使玉川学园在日本负有盛名,而且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较大的影响。

玉川学园之名在于其全人教育的特色,其中一大特色是:玉川学园有师生达八千多人,可是说来奇怪,在这么一个偌大的学校里,除了教师,竟然连一个工友都没雇用过。甚至许多的建筑、校园、池塘等,除需要高度的技术临时雇用技术工人协助外,几乎全部是由师生共同合作所完成。学园附设的庞大出版社也不例外,只用了少数技术人员,其他诸如印刷、校对、发行、包装等都是由工读生自己轮流担任。另外开辟马路、整理花园、饲养动物也皆由师生共同承担,里里外外的打扫那就更不在话下了。这所学园经常有国内外的许多人士前往参观,环境幽美,处处整洁,有口皆碑。

那么,玉川学园还有哪些全人教育的特色呢?

名校特色

学问教育必须求真

小原国芳特别重视对学生学问的传授,他认为求学问要真,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求学问之真,小原国芳强调应首先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不能粗制滥造。对教材要慎重选择,此为求真的基础;其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籍,因为“书本乃知识的宝库”,只有让学生走进知识的宝库,学生方能广泛获取知识。

然而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也并非平均发展的教育,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因为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格,是培养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完美之人,而非是单纯的智能施教,更不是为了升学考试竞争。他觉得孩子的个性是其独有的,任何人也代替不了,连宇宙都代替不了的独立世界,孩子才属于真、善、美的真正创造者。教育若是无视孩子的个性,甚至加以压制并扼杀,将会永远给人类、世界、宇宙留下一个无法弥补的天大缺憾。

为此玉川学园在教育实践中,一直特别注重儿童的个性,反对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的做法。认为求学问要从惊奇、疑问开始,“学”这个字在古希腊即是惊奇的意思。正是由于对宇宙的神秘性产生疑问,伽俐略、牛顿等人才以强烈的求知欲与探求心发明了新定律。玉川学园积极鼓励学生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探求问题,只有这样学习知识才属于自己掌握的,而不是靠老师填鸭式教出来的,这样学到的知识才真正是自己的知识。

道德教育必须向善

小原国芳认为道德的理想在于善。什么是善?小原国芳将其分成他律道德与自律道德两种。他律道德又名权力说,它将善恶标准置于人性之外,置于人的本性以外的权力之上。而自律道德则相反,在人的本性中寻求道德标准。后者又分成3种学说:合理说、快乐说、活动说。

合理说又称知识说。此学说将知识与善统一起来,认为知识即至善,知识即美德。和权力说相比,它在善的标准中体现出对人性的追求,这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快乐说是用人的感情准则去衡量道德,愉快则善,不愉快则不善。此种学说强调了人的内心需要,但也有其不足之处。

活动说即自我实现说。小原国芳认为,每个人都能真正实现自我发展就是至善。也即是说,只有实现自我发展方为育人的最高境界。

玉川学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人格感化与师徒同行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至善”。小原国芳是一位教师决定论者,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全人”感化、陶冶“全人”的工作。理想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全人”,即德才兼备、知识渊博的人,否则教育不可能成功。因此,玉川学园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加强自己的全面修养,日臻于“全人”。

小原国芳也是这样如此自己的,他说:“有人常问我,你是教育家,又是宗教家、事业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那么,你到底是什么家呢?我回答说:‘我什么都是,因此才能实现全人教育。’而且我的人生是加法与乘法,不是减法与除法。”显然,这不仅是小原国芳教育成功之所在,也是一个教师、一个教育家教育成功的必由之路。他说:“玉川塾的教育,其实是教师的心灵的教育,是从教师的人格到学生的人格教育。”

玉川学园的道德教育有10条秘诀,它们是:不应仅仅局限在对儿童表面行为的认识上,须了解和掌握儿童的内心世界,知道其喜、怒、哀、乐之所以然;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让儿童在不违逆其“自然”的环境中,流露出真正的相互理解;用满腔热忱的爱,来沟通学生的思想,做到真正的互相理解;人的道德教育要有慈悲与权威两方面内容,即所谓“严父慈母”式的教育;保守秘密,对高中与初中学生的隐私必须保密;相互信赖;奖励;尊重他人,看到其长处,尊重儿童乃教育的秘诀;教师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同生活;互帮互助。

艺术教育在于美

美是艺术的追求,也是艺术教育的理想。小原国芳认为,艺术教育同德育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他针对日本当时的教育“既无诗、也无礼、又无乐”的现象曾高声疾呼:我今天仍然衷心地呼吁,日本的一切大学与高级中学都要施行情操教育。不!是净化灵魂的教育。

为此玉川学园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们认为艺术教育在对学生人格塑造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艺术,没有美,使人如置沙漠之中,如此是难以将学生培养成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至于艺术教育的形式,则可以采取多样:吟咏名作名篇,鉴赏品味高的绘画,欣赏优美的音乐等,都可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玉川学园还尤其提倡演学校剧,觉得学校剧是将国语、文学、历史、歌咏、体操、图画、劳作等学科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一门培养真善美与创造力的重要学科。英国威尔斯王子访日期间带着强烈愿望与极大兴趣索要了一些日本儿童学校剧的剧照,并予以高度评价,令学校剧身价倍增。此后,学校剧成为一门学科普及到全国各个学校。1968年,日本的学校剧还应邀到欧美5国巡回演出,并受到罗马教皇的接见,使日本的学校剧名声远播海外。

宗教的教育在于圣

小原国芳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这和他的出生地九州有关。九州曾是日本天主教的圣地,势力之大堪称日本之最。西方的宗教文化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启迪,小原国芳取西方宗教文化之精华,为自己所用,将宗教的“传道精神”、“殉教态度”、“拯救众生的思想”移植到教育中来,认为教育的极致乃“宗教境界”,将宗教价值“圣”看作人的最高价值,将宗教生活置于全人价值体系的最顶端,并为此著书立说,于1918年写成《教育的根本问题——宗教》。

体育的目的在于健

玉川学园针对大多数日本人成年后不再运动的情况,提出了体育的国民化,普及化。体育的理想应是全民的健康,因此该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有两个方面:锻炼体力、协调身体、培训灵巧的动作,使生命得以延长;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养成勇敢、协作、节制、礼貌、克己、忍耐等方面的道德品质。该校反对将学校体育活动单纯搞成争奖杯、夺锦标、创纪录,强调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游戏活动,并且还要求教师在体育课上要对学生传授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进行体育运动是人自身的需要。

此外玉川学园还有自己创造的体操。这是因为小厚国芳十分重视体操,尤其是丹麦体操。1930年秋,他还特聘丹麦人到玉川学园表演并传授丹麦体操。以后,小原国芳又进而吸收柏林的“表现体操”、日内瓦的“节奏体操”、维也纳的“自然体操”以及芬兰、瑞典体操之精华,创造出如今的玉川体操。

生活的教育在于富

小原国芳认为,生活教育的理想在于富。然而,这种富的理念不能理解为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而富,更不能“为富不仁”。他指出:“全人教育中的生活教育乃是实现真、善、美、圣四个绝对价值的手段,而不是教给学生如何去挣钱,如何去发财。”

小原国芳特别赞赏一些实业家为了支持教育与学术的振兴,不惜斥巨资兴办文化教育事业,觉得这些实业家才是真正目光远大的人,才是真正明白财富价值的人。他甚至提出“只有教育投资才是最好最伟大的投资”,要鼓励更多的有钱人来进行教育的投资,兴办教育,支持与促进教育的发展。

为了实现生活教育的理想及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玉川学园极为重视劳作教育。“百闻莫如一见,百见莫如一劳。”通过劳动,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忍耐、节制等良好的美德。玉川学园校园整洁,环境优美,学园的许多劳务都是由师生们共同动手完成的。玉川学园有一条箴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小原国芳认为劳动的目的只是为了育人,而并非是为了经济价值。只有这样的教育,方是真正的教育,方能培养造就出真正的人。

特色探究

“全人教育”系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部分,此思想充分体现在玉川学园的特色当中。懂得了他的全人教育思想,就能够像一把钥匙那样,打开他的思想书库。何为全人教育?概括地说,即是“完美的人”的教育,是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是作者根据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的“和谐便是善”,以及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等思想创造出来的。他觉得在现实教育中,那种一味强调智育、德育或宗教教育,同一味强调体育、劳动教育或艺术教育一样都是片面的,都难以培养出完美的人格,都不属于“全人”的教育,而是肢解人的教育。故尔,他对日本社会的偏重智育、考试竞争和拼命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持反对态度,觉得这是“败坏日本教育之症”,可以说,这是很有见地的。

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汲取了近代欧美教育思想中“用全面发展来对抗近代社会的人格之片面模糊”的思想精华。他不但在教育目标上提出了“全人”与“全人格”的理想,并且在实现全人格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有所考虑。小原国芳认为人的教育应当由6个方面组成,就是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与生活。学问之理想在于真,道德之理想在于善,艺术之理想在于美,宗教之理想在于“圣”,身体之理想在于健,生活之理想在于富。从6者的价值来看,他认为真善美圣4者具有绝对价值,而健与富则具有手段价值。这6个方面犹如秋天庭院里开放的大波斯菊(cosmos)一样,每个花瓣标志着一个方面,和谐发展缺一不可。关于cosmos,中国古代学者曾译为宇宙的和谐,希腊人则释为完美、和谐和秩序。小原国芳采用大波斯菊作为“全人”教育的象征,其意图在于求得人的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使宇宙完美、和谐和有秩序。小原国芳认为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是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