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概况
在德意志南部风光旖旎的巴登湖畔,坐落着一所著名的国际寄宿学校——萨勒姆王宫中学,她是德国最闻名与最严格的寄宿学校。她曾经培养出了西班牙索菲亚王后、英国菲利普亲王等欧洲皇家与德国贵族子弟,还有德意志银行总裁、宝马公司总裁等很多商界成功人士。
萨勒姆王宫中学建校于1920年,创建者是德意志帝国最后一位总理马克斯·冯·巴登、政治家与教育家库特·汉和普鲁士文化部的内阁大臣卡尔·莱因哈德。一战结束后,库特·汉觉得要避免战争必须先从教育开始。几十年来,除二战期间被迫停办外,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规模日益扩大。
现在的萨勒姆王宫中学,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划分为3个校区:霍恩费尔茨堡为五年级到七年级的低年级部;萨勒姆王宫是八年级到十一年级的中年级部;萨勒姆国际高中是十二年级至十三年级的高年级部。学校因材施教,不同年级部的设施与设备不同,作息、管理模式与教学也各不相同。
萨勒姆王宫中学除了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外,还强调大量的社会实践,包括到养老院去劳动,还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每年,这所学校的学生都要被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不断地录取,还有1/3该校的学生获得高额奖学金。
在萨勒姆王宫中学,学生不仅仅要学到书本上必须要学的知识,更为主要的是通过这所中学走向世界,丰富人生,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名校特色
公园式的校园
萨勒姆王宫中学的校园宛若美丽而静谧的公园,让人流连忘返。2000年峻工的高年级校区曾荣获国际建筑设计奖,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都是环保设计。在宽敞明亮的食堂,透过大落地窗,绿草如茵的山坡与碧波荡漾的巴登湖面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校区有可以容纳700人的多功能厅,藏书3万多册的图书馆,3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配有钢琴的乐器练习房,还有足球、网球与篮球场等体育场地。各种设施均属一流。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失为学校办学成功的一大法宝。学生上午坐在教室学习知识,下午走出课堂参加活动。学生们成立了不同的兴趣小组,有话剧、音乐剧组、爵士乐队、登山、图书馆服务、摄影、消防、艾滋病义工、港口服务以及接待小组等等,其中消防队已有长达60年的历史。
学校创始人库特·汉早在建校之初,就强调要动手实践。学校强调要大量进行社会实践,包括到养老院去劳动。不管参加何种服务,都必须经过专业训练。例如,消防队员需要经过4年专门训练,掌握相关急救知识,取得资格证书后方能加入消防队。她说:“因为我是孩子们的母亲,所以不能让他们出任何的危险。”
哈伯菲尔纳认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不但对锻炼身体有助益,还能促进独立思考与团结合作的能力。实践可以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责任感与乐观向上的人格,为学生跨入高校之门,继而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因材施教”的团队教学
萨勒姆王宫中学以对学生的高度要求而知名,学生分别来自世界上的20多个国家,成绩参差不齐,学校实施“团队教学”法,就是不同的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专门辅导,因材施教。
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并对其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进行科学分析。19世纪的俄国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倘若教育学要在一切的关系上培养一个人,那么,它就应该首先了解人的一切关系。”可见了解学生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团队教学”的基础,要做到真正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应当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深刻地分析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引导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症下药”,将“因材施教”切实地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在教学中,既要着眼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又要兼顾到个别需要。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必定有其特殊的一面,要“把好脉搏,对症下药”,要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对后进生更应给以关怀和激励,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践证明:经过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成长为有用之材,从不同的方面贡献于我们的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其得到充分发展。无论优等生抑或后进生,那全是人为划分的,应该充分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长处,教师要扬所有学生的优,长所有学生的善。可以组织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踊跃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竞赛,并在学校开设选修课,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修,同时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双管齐下,共同发挥学生的特长。
经过个别辅导、督促学习等手段依旧不能够达到要求的学生,学校只能将其淘汰,但淘汰率是很低的。
严格公正的纪律教育
严格公正的纪律是学校的另一个办学理念。当今的教育者虽然希望给孩子自由,但却没能深入理解到:真正的自由,应当是从自我规范而来。没有规范的依靠与引导,孩子只会因无章可循而迷失,最后只好被迫在社会的残酷现实中辛苦求生。父母师长不愿或不敢管教孩子,给孩子立下可依循的规矩,只能会把成长的重担全推给孩子自己去承担。
大人的权威可以给孩子以安定感。他们需要从大人那里获得方向感与立足点,作为他们的模范,应当为他们立下目标、划定纪律的界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规范,如处罚、仪式化的习惯、生活常规等,其实减轻了孩子的负担。当孩子进入发觉自我的青春期以后,权威会与他们产生磨擦、冲突,但也有鼓励他们超越界限的作用,让孩子从中成长。
学生作息、卫生、生活及行为举止学校都有明确规定,校区每周有学生大会,校长、教师与其他管理人员在会上发布各种信息;有违纪的学生被发现后也会上台向大家做检讨。一次,中年级学生会主席熄灯后违纪外出被老师发觉,结果他在全校大会上做了检查,同时被停止3周学生会主席的职务。
德国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从1918年一战结束,直到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德国从战争的废墟中重建强大的国家,并差点儿吞并了整个欧洲,这中间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1945年德国在二战中失败,从废墟中再建家园,到重新跻身于世界经济五强,也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德国两次趴下,两次崛起,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靠的是什么呢?人们总喜欢谈论“德国的经济奇迹”。实际上,经济奇迹的出现,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德国的成功,在于这个民族的韧劲与教育的成功。德国教育制度的思想观念和我们的迥然不同,但他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思维训练,强调人全面加特长的发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特色探究
萨勒姆王宫中学地处德国的最南部,是德国最著名、规模最大、要求最严格、特别是中学教育居第一名的私立中学。学校所倡导的教育改革,就是教书育人。这里曾培育过西班牙索菲亚王后、英国菲利普亲王等欧洲皇家与贵族子弟,还有德意志银行总裁、宝马公司总裁等政、经界人物。该校宗旨是推广真正对孩子有益的“爱里有纪律”教育。
一、严格公正的纪律是学校的执教理念
学校对学生作息、卫生、生活及行为举止皆有明确规定,校区每周都有学生大会,校长、教师与其他管理人员在会上发布各种信息,学生违纪被察觉后也会上台做检讨。
放任的教育,只能让孩子在将来承受更多的苦果,源于爱的纪律,方能赋予孩子真正的自由,从小学会服从、让步、负责任的孩子,才能把握住自己的未来。
严师定会出高徒。严格要求无疑是教育者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体现,严中含爱,严即是爱。当然,对学生严格要求,也并非是越严越好,教育者应该把握一定的分寸,严得恰到好处,并且还要严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一分严格要掺进九分感情之蜜,这样的甘露方能滋润幼苗的健康成长。
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教育者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一是严而有“格”,在教学与德育工作中,都应当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与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来约束自己的学生;二是严而有“度”,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三是严而有“恒”,就是要求教育者工作应当持之以恒,这充分体现出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与持久性;四是严而有“方”,就是要求教育学生时要注重方法,刚柔并济,寓刚于柔。只有这样的严格要求,教育者的权威才能给孩子以安定感。
“练习,练习,练习!”重复乃一切事物之母。教养应当成为第二天性,像呼吸或消化那样,不必通过理解,就能发挥作用。要把孩子培养成规范的主人,而不是成为规范的奴隶。萨勒姆王宫中学毕博校长呼吁大家“忍心”要求孩子遵守纪律,为孩子建立秩序,让孩子有更多宽裕的空间发展自己,掌握未来的幸福。
二、注重对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萨勒姆王宫中学的学生分别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个国家,学生的成绩与素质无疑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实行了“团队教学”法,主要内容就是因材施教。通过这样的训练,虽有学生不免被淘汰,但淘汰率很低。
该校坚持对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和“一锅煮”。可能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其实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首创的教育方法。其现实含义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差异的前提下,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取得可能的、长足的发展,以实现培养目标。尽管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目标与要求、内容与形式、考核与评价、技术手段与方法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教育的指导意义却益显得重要。现代教育中,它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因成效显著而获得一致公认。对现代教育而言,因材施教原则的意义不但体现在教学方法上,而且在教材编写与课程设置、教育质量评价、教育教学研究、家庭教育、教育技术手段的选择和使用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对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有更广泛、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会不如学会——萨勒姆王宫中学重视社会实践
让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是学校办学成功的一大法宝。学校的教育者们一致认为: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团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跨入高校之门,继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教育思想里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且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们也正在实践着。问题是:繁、难、偏、旧的教材;高考的沉重压力,使得学校没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自己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教师,主要演员也仍是教师,教学还是“一言堂”。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还停留在少数人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与追求;而在德国萨勒姆中学的课堂中,老师讲课连10分钟都不到,其余的时间全是学生动手做作业或实验;老师只是启发、指导或动手与学生一块做,学生与学生协作。因而,在萨勒姆王宫中学,学生一直在自己找“食”、自己开“锁”的一种情形与氛围当中。这种教学实践促进了学生发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今新课程改革倡导“过程的体验”应该是非常科学的理念,应当坚持下去。据教育进展评估组织对世界上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然而孩子们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小学生觉得自己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只有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只占14.9%,排倒数第五位,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应当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并叫它回到起点上。
德国同行对我们说:要使学生提高自学的能力和兴趣,不只要从课本上学,还必须要从社会中去学,从家庭中去学;如此才能获取一种学习的能力。
四、尊崇人文
尊崇人文即注重提高人的地位、尊重人的价值、崇尚人的自由。集中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必须使人在多方面获得和谐发展。而德国历来就有注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文化传统。在德国,大部分人都认为教育就是应该遵循自然本性发展个人的所有天赋与能力。早在18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曾被誉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赫尔巴特说过“不要进行过度的教育,要力戒一切不必要的强制,这种强制可能使儿童无所适从,可能压抑他们的情绪,摧毁他们的乐趣;同时还可能摧毁他们将来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故尔,德国萨勒姆王宫中学始终不渝地坚持按人的本性来培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