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29451100000060

第60章 请先读一下“报刊文摘”

新爱的读者,在进入正文之前,请您先花费一两分钟,阅读一下我从许多报刊上摘引的材料——

京剧演员新艳秋说:

今天能和首都观众见面,我要感谢一位老师,那就是原上海声乐研究所所长林俊卿教授。我早在1956年就坏了嗓子,不能再演唱了,1960年领导送我去上海,经林教授用咽音练声法治疗,仅用了10个月,就使我的嗓音恢复了,如今我也在用林大夫的方法教学生。是林教授恢复了我的艺术青春。

(1983年4月1日,《北京晚报》)

《畲族歌唱家——钟振发》一文:

1961年底,由党组织选送考入了上海声乐研究所深造。在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林俊卿博士的直接指导下,经过近3年严格的训练,他的艺术水平大大提高。他演唱的中国民歌、闽台民歌很受群众欢迎。

(198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歌坛上的铺路人——记著名高音歌唱家罗荣钜》一文:

1957年,他到上海声乐研究所向医学博士林俊卿大夫学习咽音学派的声乐艺术。

通过刻苦钻研,扩大了音域,从此由男中音转变为戏剧性男高音,使其声乐艺术又攀登到一个新的高度。

(1982年4月18日《羊城晚报》)

《声乐科学家林俊卿》一文:

中国第一个演“白毛女”的歌唱家王昆,1953年遇上“洋土嗓子”之争,硬要她到中央音乐学院跟苏联专家学“科学的洋唱法”。过了一段时间,她多年建树的民族风格唱法被毁掉了,声音空虚而暗淡,连“白毛女”也唱不了。1956年到上海跟林大夫学咽音练声。经过半年努力,恢复了嗓音,还能升高一个调。

如果不是因为限于篇幅的话,我还可以摘录许许多多得益于林氏咽音练声法的资料,其中有:歌唱家马玉涛、郭颂、张映哲,北京河北梆子团长李桂云,藏族歌手桑姆,京剧演员童芷苓,电影演员向梅,越剧演员金彩凤,粤剧演员谭玉真,维吾尔族歌手克里木……

如果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那么,以上这些挽回演员艺术青春的报道,则是林俊卿的丰功。

细心的读者,一定早就注意到,报道中关于林俊卿的身份,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提法:

“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

“医学博士”、“大夫”。

前者是艺术桂冠,后者是科学头衔,集两者于一身的人,寥若晨星。然而,林俊卿却一身二任,既有艺术细胞,也有科学细胞。他巧妙地把两者化合在一起,熔铸成为一个特殊行业的特殊专家——咽音专家。

笔走龙蛇,在勾画作为咽音专家的他之前,不能不先描摹一下多才多艺的作为歌唱家的他和作为医学博士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