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做人经商取舍之道
29446300000008

第8章 经商必须有智、有识

放弃机遇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放弃的是机遇,而求索机遇的人恰恰知道机遇或许就要降临。

——李嘉诚

看准商机,提前布局

现代商业竞争残酷无比,看准商机,就要先人一步踏出去,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更容易在市场站稳脚跟。李嘉诚认为,投资家摸行情的眼光应当是敏锐的,要能看到潜藏的各种商机,从而做到先人一步,提前布局。

李嘉诚年少时在茶楼做堂倌,在茶楼熬过了最艰辛的一年后,老板给他加了工钱,他也能够像其他堂倌一样,轮流午休或早归。李嘉诚感谢茶楼老板,老板成全了他养家糊口的基本愿望,给予了他极好的人生锻炼。但是,李嘉诚心里也清楚,茶楼工作出息不大,不可久留,于是他决定进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工作。李嘉诚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舅父庄静庵,庄静庵很快就答应了。

李嘉诚进了舅父的公司,但舅父从不因为李嘉诚是外甥而予以特别照顾。李嘉诚从小学徒干起,初时还不能接触钟表活儿,只能做扫地、煲茶、倒水、跑腿等杂事。李嘉诚在茶楼受过极严格的训练,轻车熟路,做得又快又好。

李嘉诚进中南钟表公司的目的,是学会装配修理钟表。他利用打杂的空隙,跟师傅学艺。他心灵手巧,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各种型号的钟表装配及修理。庄静庵由此对少年李嘉诚刮目相看,将李嘉诚调往公司下属的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

李嘉诚在茶楼,已经学会了与人打交道;在牛南钟表公司,经过装配修理的学艺,对各类钟表也了如指掌。同时,他很快就掌握了钟表的销售技巧,做得十分出色。后来,与李嘉诚同在高升钟表店共事的老店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嘉诚来高升店,是年纪最小的店员。开始谁都不把他当一回事,但不久便都对他刮目相看。他对钟表很熟悉,知识很全面,像吃钟表饭多年的人,谁都不敢相信,他学徒才几个月。当时,我们都认为他会成为一个能工巧匠,也能做个出色的钟表商,还没想到他今后会那么显赫。”

李嘉诚这个高升店年纪最小的店员,时刻关注钟表业的市场信息,经过半年的观察和分析,他对钟表业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成熟的看法。

1946年初,17岁的李嘉诚突然辞别舅父庄静庵。临行前,他就香港钟表业的前途,对庄静庵做了一番今天看来依然堪称大商家眼光的分析。

李嘉诚认为,瑞士机械表的生产技术炉火纯青,举世所无敌。其时,日本人避其锋芒,瞄准空档,抢先开发了电子石英表的新领域。于是,世界钟表市场便形成这样的态势:高档表市场为瑞士人独霸,中档表市场为日本人垄断。这样,中低档表市场就是可开拓的空档。因此,李嘉诚建议舅父迅速抢占这一滩头。

历史已经证实,后来的香港钟表市场正如李嘉诚所预言,以物美价廉的中低档表迎合中下层顾客的需要,成为世界继瑞士、日本外的又一大钟表基地,中低档表生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

后来,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成为香港钟表业界的巨擘,这其中是否与少年李嘉诚的建议有关联,就无从考证了。但不管怎样,李嘉诚当时的商业眼光已经具备了大家风范,为他日后在商场上叱咤风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商机无处不在

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李嘉诚在做推销员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这种特质。

美国“成功学教父’’戴尔·卡耐基说过:“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备经商素质,你最好去当一名推销员。”确实,推销极富挑战性,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杰出的商人企业家,十有八九从事过推销工作,并且绝大多数取得过骄人的成绩,李嘉诚自然也在此列。

李嘉诚喜欢挑战,因此他离开了舅舅的钟表公司,选择到五金厂当推销员,主要负责镀锌铁桶的推销。当时,铁桶推销的主要对象都集中在卖日杂货的店铺上。年仅17岁的李嘉诚一人行,就感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激烈竞争。于是,他避实就虚,采取了直销的方法。

李嘉诚首先分析出,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于是他就集中精力对这些堡垒攻坚。因为在当时,推销员到酒楼旅店直接推销的不多,所以竞争不是很激烈。对于酒楼旅店来说,一方面直销价格比到市场去买要便宜,另一方面送货上门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李嘉诚这一招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他曾经打人一家旅店,一次就销出100多只铁桶,成绩十分喜人。

除了攻酒楼,李嘉诚对家庭散户也作了研究,他发现,高级住宅区的家庭多使用铝桶。于是,他就把目标瞄准一般住户。要开辟散户市场并不容易,那是要下一番大功夫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眼睛一亮——机会来了!原来,李嘉诚在散户中转悠时,发现几个老太太坐在楼下择菜、聊天。他便走上前去,专找老太太卖桶。他想,只要卖动一只,就等于卖掉了一批。老太太们有串门的习惯,买下他的桶,自然就成了他的义务宣传员。

李嘉诚这一招果然又大获成功。

开了酒楼旅店的直销路线后,其他推销员眼红了,纷纷学李嘉诚的样,竞争又显得激烈起来。李嘉诚没有因循守旧,他另辟蹊径,又想出旁人想不到的一招。而这一招,则显示出他确实有棋高一着的经商头脑。

有一家旅馆刚刚落成,正准备择日开张。这可是推销铁桶的好时机呀。李嘉诚的几个同行们都很想做成这单生意,他们抢先找到该旅馆的老板,谁知一个也没有将生意做成,灰溜溜地碰鼻而归。原来,那旅馆老板已经有意与另一家五金厂做交易了。

这么大的一条鱼放掉岂不可惜?同事们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踌躇满志了。

首先,他并不急于见老板,而是同旅馆的一个职员交上了朋友。在与那个职员的交谈中,了解老板的性格和喜好,再选择突破口。有一次,那个职员谈到老板有个宝贝儿子,最近总是缠着老板要去看赛马。老板虽然心疼儿子,但旅馆开张在即根本抽不开身,弄得那宝贝儿子整天气鼓鼓的,老板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顿时便心中有数了,觉得手里捏着一把打开老板拒客心理的钥匙。

于是,李嘉诚请这位职员搭桥,认识了旅馆老板,并表示愿意自掏腰包带他的儿子去看赛马,老板的儿子听说能去看赛马,高兴得跳了起来。看到宝贝儿子如此开心,老板也乐了,同时,李嘉诚的举动使老板十分感动,于是很爽快地从李嘉诚手中买下了380只铁桶。李嘉诚再一次成为五金厂的一等“英雄”。

李嘉诚凭着自己独特的商业眼光和聪明头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但他心里也明白,这种聪明还只是小聪明,这种胜利也只是小胜利。一个成大事的人,必须要把眼光放远放高,而绝不能得到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后来,一次推销的落败,使李嘉诚看到了镀锌铁桶的穷途末路、塑胶制品的蒸蒸日上,他毅然决定跳槽。

有一天,推销铁桶的李嘉诚与推销塑胶桶的塑胶公司老板在酒店不期而遇。李嘉诚使出浑身解数投入竞争,但塑胶桶轻而易举就获胜了。李嘉诚过去从不轻易言败,但这一次他感到的是彻底的失败,而且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所谓“不打不相识。”塑胶公司的老板慧眼识英才,十分赏识李嘉诚的推销才能,他真诚地对少年李嘉诚说:“这场遭遇战,你输给了我。但事实上,是塑胶桶赢了白铁桶。”后来,老板又诚心诚意邀请“手下败将”李嘉诚去喝晚茶,与他交朋友,并表示希望他加入自己的公司。

李嘉诚从塑胶公司老板那里了解到,塑胶工业在40年代中叶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就全球而言,属于新兴的产业。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是木质和金属制品良好的替代物,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塑胶老板还对李嘉诚表示,年轻人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你所从事的行业是个没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即使你再有才能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

塑胶老板的话让李嘉诚辗转难眠,他在着手调查价格行情时又发现,塑胶制品以其昂贵的价格作为富人阶层的奢侈晶只是极短的时间,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在大幅度下跌。一来价廉,二来物美。有这两条,塑胶制品大行其市是势在必然。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李嘉诚毅然决定加入塑胶公司,迈入一派生机的塑胶行业。

从李嘉诚后来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知道,进入塑胶行业这一高瞻远瞩的选择,奠定了他成为世界“塑胶花大王”的基石。假如没有这一超前的眼光,李嘉诚的商业历史也许就会重写。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超人”李嘉诚在关键时刻把握机遇的能力和气魄。

准确的判断是投资成功的前提

在李嘉诚看来,准确的判断力是商人成功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因为商人必须要敢打敢拼,但敢打敢拼绝不代表胡乱出击,而是必须眼光敏锐、判断准确,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商业大家,从而在商场中打开局面。

1960年前后,李嘉诚以天才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察觉出塑胶花也并非久留之地。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爱喜新厌旧,凡是装饰品,日子久了就会使人厌倦。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人们越来越喜欢摩登,鲜花代替塑胶花的日子不会太远。李嘉诚必须为自己手中一亿元的庞大资金寻找出路。

一天,李嘉诚独自驱车在外面兜风,无意中看到原野上的农民正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于盖房子。李嘉诚顿时豁然开朗,是啊,为什么没有想到房地产呢?

香港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四五百万人挤在区区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香港的人口现在仍以平均每年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使这个素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成了名副其实的“珍珠”。

李嘉诚从人口的激增,生存空间的有限,经济发展神速,土地的适用日趋重要,预见到地价来日必然暴涨,香港地产业极具发展前途。他赞成有人曾指出的“从古至今,以房地产最能保存币值和牟取暴利,尤其在‘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香港”观念。

李嘉诚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投资地产业。1958年,他开始涉足地产界,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高的工厂大厦。1960年,他又在柴湾购地兴建另一座工厂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总共达到了12万平方英尺。这就是说,当香港、九龙和新九龙中心地区地价猛增,私人土地开发者于20世纪60年代在荃湾、元朗和大埔开始投资房地产的时候,李嘉诚就已经捷足先登了。

香港寸土寸金,炒楼成风,是冒险家的乐园。有的人用冒险的办法,采取“开发式”投资。所谓“开发式”,就是买空卖空,侥幸取胜。也就是说,你手上只有10万元,却要做100万元的生意,那不足的90万元就用地皮或楼宇向银行抵押,交纳利息。这是一种投机的做法,好处是可以用小本赚大钱,物业市场猛涨就发大财,你想赚更多的钱就向银行多借贷。但是,做生意决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商品决不会只涨不跌。物业市场一旦跌落、狂泻,或者银行资金紧缩,“开发客”就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乖乖投降,宣布破产。

李嘉诚决定坚决不做“开发客”,冒险、投机非他所长,稳健发展方是英雄本色。他从用现金购买旧楼改造着手,地价低时大量买进土地,一步步发展起来。他看准了地价一定会上涨,因此并不急于把买到的土地和房产脱手。特别是大陆发生“文化大革命”时,香港进入了黑暗时期,谣言四起,人心浮动,百业萧条,地产价格奇低。许多目光短浅的人受到当时一些谣传的影响,纷纷逃往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把工厂、商店、酒楼、住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李嘉诚却独具慧眼,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大陆动荡的局面一定会好转,香港的困境一定会改变。

李嘉诚正是透过眼前的迷雾,看到香港灿烂的未来,毫不动摇,稳坐钓鱼台。他一面小心翼翼地严格控制财务开支,不致为银行所乘;一面又趁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充分利用经营塑胶工业时每年不下千万元利润的盈余,购买低价的地皮和旧楼。于是,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地产、物业的时候,他却胸有成竹地购买了一幢幢设备齐全的旧大楼,盖起了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新大厦。

组织列为十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一。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香港就成了亚太地区棉纺织品、服装、电子及塑胶玩具等几种轻纺工业的中心。70年代则进入了“工业成熟期”,成为地区性的国际贸易中心、海空交通枢纽、金融旅游和通讯中心。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愈来愈大,而香港却是个海港,陆地山峦起伏,可供商业用地的面积仅占全港面积的1/8.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大陆许多人避难来到香港,人口激增,社会对工、商、学、住等各类楼房的需求急剧增加,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面对这种情况,香港当局实行了高地价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填海造地高价销售,另一方面垄断经营,实施了“价高者得土地”的方针,这就更加助长了地产业的狂热发展,一时间“炒”楼之风盛行,但也因此造成地产业随着市场的波动起伏不定。一些人高瞻远瞩,广置地产,把握时机,大发横财;一些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下错了赌注,倾家荡产。

李嘉诚真不愧是一位“投资奇才”,他熟谙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善于掌握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时而迂回前进,时而单刀直入,因势利导,为长江公司未来的大发展打开道路。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顺利地闯过各种险滩急流,在地产业几次大起大落中仍能稳步向前。

1972年,李嘉诚就已拥有楼宇面积35万平方英尺,1975年增加到510万平方英尺,1976年发展到635万平方英尺。这一年中国大陆打倒“四人帮”,政治开始稳定,昔日离开香港的大亨纷纷重返家园。

再后来,中国政府又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香港作为西方进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门户和中国通往世界市场的桥梁,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香港。他们大开办事处,建立商场、宾馆,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就更加大了对地皮的需求量,使得香港土地、楼宇供不应求,刺激房地产价格的狂升猛涨。李嘉诚洞察时机,看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渠道聚敛资金,大力发展地产业。到1977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扩大到了1020万平方英尺,1979年增到1450万平方英尺。

20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地产业虽有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是平稳上升的。1970年,每平方米工业用地为1107元,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为38074元,住宅每平方米为951元,分别是1959年的105倍、2倍和58倍。进入70年代以后,香港地产业经过5年连续发展,1979—1980年达到了顶峰。1979年房地产疾速发展,地价狂升猛涨得十分惊人。这一年,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大约为13876元,约为10年前的125倍,20年前的1335倍。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为70976元,比10年前约增长一倍,为20年前的425倍。住宅用地地价一直高于工业用地,为10年前的15倍或20年前的87倍。随着地价几十倍、上百倍的猛涨,地产巨子李嘉诚的财富也就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了。

大商人有大智慧,准确判断时势,顺应时代发展,成为财富精英自然是水到渠成。

知己知彼,纵观全局

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百战必败。”,一言道出千古战争成败之关键,商场即战场,同样遵循这一铁的法则,李嘉诚一举击败置地夺得中环竞标之战,正是这句千古名言的又一例证,而置地则为自己的轻视敌人,妄自尊大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自从李嘉诚1958年涉足地产业以来,长江公司的发展可以说一直是顺风顺水。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一年以后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且成功上市。1976年,长江实业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达到53亿元,在商界已经非常引人注目。

可以说,这时李嘉诚的房地产经营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业界和传媒眼中,并没有人将李嘉诚看作是房地产大亨。也就是说,对于真正的地产大亨来说,李嘉诚此时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小打小闹,跟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然而,从1977年以后,李嘉诚的名字却变得家喻户晓,只要有他出现的拍卖场,就一定有大批的记者对他穷追不舍。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李嘉诚取得了地铁中环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地铁顶上的施工)的竞标。在这次竞争激烈的角逐中,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一举击败了当时的香港地产巨人置地公司,从此开始了华资向英资进军的历史性转变。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关键就在于李嘉诚能够从全局着眼,精确分析各方经济实力,从而做到了“知己知彼”。

中环站和金钟站的地铁工程预计耗资205亿港币,在8年内完成,是香港开埠以来最大的工程。中环站是地铁的首段终点,位于香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是穿过海底隧道的第一站,又是香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香港政府公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红十字会、文物馆等著名建筑齐集此地,且毗邻中环银行区。中环站和金钟站的位置如此优越,如能为其上盖,就能完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业务。这样巨大的商机,令全港的地产商无不垂涎三尺,李嘉诚当然也不例外。

此地铁工程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由香港政府担保获的银行长期贷款;二是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出售股权集资;三是地铁公司与房地产公司联合发展上盖业务,将利润充当股权。早在1976年下半年,新闻界就盛传香港地铁公司公开招标地铁上盖工程,1977年初,这个消息终于得到了官方证实。一得到确切消息,李嘉诚便开始摩拳擦掌,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做好充分的准备。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没有一点实力,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肥肉被别人叼走。

据跟随李嘉诚多年的下属回忆说,李嘉诚平时极少将工作带回家,他总是尽量放松自己第二天好以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可是这次对地铁投标,李嘉诚却常常把文件和资料带回家去,足见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何等重大。这次夺标呼声最高的置地公司隶属于英资企业怡和,是香港房地产界的“大佬”。在香港有种说法,叫“撼山易,撼置地难”,可见置地的实力和影口向力有多么大。和这样的对手交手,没有全方位的准备,没有十二分的信心和胜算,最好不要轻易尝试。李嘉诚对于夺标的准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置地公司;二是研究地铁公司。

香港岛中区可以说是置地公司的“老巢”,在这里,置地公司拥有数十座摩天大厦,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也称怡和广场)就在将来中环地铁站的两侧。虽然当时置地并没有公开声明是否参与地铁上盖权的竞标,但是从形势来看,对于置地公司来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这样的“囊中之物”是绝对不会让其他人轻易染指的。

李嘉诚深知,论实力长江实业根本不是置地公司的对手,但是,从长时间的仔细分析中,他还是找到了置地公司的弱点和缺陷。置地公司隶属于怡和有限公司,怡和第一大股东凯瑟克家族一向对内地政府持有防备的态度,始终力主将发展重点放在海外。同时,置地公司现任大班纽必坚又身兼置地、怡和两家的负责人,虽坐镇香港,但由于受到股东老板的制约,用于地铁上盖权争夺的精力必然会分散。何况,置地公司一向财大气粗、目中无人,是绝对不会对“势在必得”的事情进行认真分析和考虑的。多数人都被置地公司强大的外表所吓退,而李嘉诚却通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对手的致命弱点。

接下来,李嘉诚又对地铁公司进行研究。他非常清楚,只有投其所好,才能在竞争中抢得先机。李嘉诚用了很多精力,从不同的渠道搜集信息,知道了香港政府对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估价约2443亿港币,再加上九龙湾车厂的地皮估价,合计大概在6亿港币左右。香港政府将以公告地价把地皮费拨给地铁公司发展房地产,以弥补兴建地铁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是,地铁公司却与政府多次商谈,想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来支付地价,均遭到了拒绝。

在此情况下,李嘉诚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转机。地铁公司之所以提出以部分股票来支付地价,一定是资金匮乏的缘故。地铁公司招标的真正用意,也许就是因为以高息贷款购买地皮而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从而确保其利润。

当三方的情况都了然于胸之后,李嘉诚经过深思熟虑,制定出了最完美的投标方案。此方案的提出,将中环和金钟两地盘设计为一流的商业综合大厦,光从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李嘉诚的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建筑费由长江实业以现金方式支付;二是商厦建成全部出售后,利益由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分享,并且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的分配比率为51%和49%。

只确定方案是不够的,李嘉诚马上又开始实施具体操作。实行这个方案需要巨大的资金,这对于目前的长江实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于是,1976年的冬天,长江实业发行了新股,从中获得112亿港币的现金储备,再加上大通银行许诺的2亿港币的贷款和一年度盈利储备,李嘉诚手上能调动的现金大约有4亿港币。

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当时参加此次竞投的财团、公司达30多家,这其中包括了置地公司、长江实业、太古地产、金门建筑、日财团、辉百美公司、嘉年集团、霍英东集团和恒隆地产等实力雄厚的公司。但是,舆论界一致看好的,还是表面看起来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置地公司。

所以,当得知最终由长江实业中标以后,简直让所有人跌破眼镜。1977年4月4日,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与长江实业首长李嘉诚,签订中环站上盖发展事业协定,而金钟站上盖则由日后商议签订。第二天,香港所有报纸杂志都围绕“长实”击败“置地”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大做文章,称这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只有李嘉诚心里最清楚,他的胜利是一种必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1978年5月,中环车站上盖建筑环球大厦分层发售,在广告见报后的8小时内全部销售一空,交易总额达592亿港币,创香港楼价最高纪录。8月,金钟车站上盖建筑海富中心开盘,物产总值9.8亿港币,创开盘售楼一天成交额最好业绩。

环球大厦和海富中心两座大楼,让长江实业获得毛利7亿多,纯利近07亿港币,这与李嘉诚后来的投资成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么,但重要的是,李嘉诚从中获得了长江实业的信誉和知名度,这是比金钱更大的“利润”。从此,李嘉诚以及他的长江实业便树立起一流房地产商的形象,取得了银行和股市的信任,为长江实业的继续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这一切都与李嘉诚的事前细心调研分不开。如果,当初李嘉诚不全盘运筹而被置地这个“纸老虎”吓跑,今天也就不会有华商第一富豪的成就。

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在现代社会和商业竞争中,科技已经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对于这一点,李嘉诚显然早有充分的认识,所以他的投资取向也紧跟时代潮流,牢牢把握科技这一法宝,而被他相中的第一个科技产业便是电信。李嘉诚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电信业肯定是一只绩优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保持高增长的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始,李嘉诚便开始了对电信业的投资,1989年,李嘉诚将和黄集团带人电信市场,收购了一家英国的电讯公司。但是,这次尝试性的投资出现了问题,和黄集团在英国所推出的一种CT2业务,叫做RABBIT,因为只能打出不能打进,跟其他的电讯服务技术相比逊色了很多,所以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将产品进行了降价调整后,市场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和黄集团因这项业务共负债1462亿港币。可以说,李嘉诚在电讯领域的投资是出师不利的。

但是,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李嘉诚对电信业发展方面的估计具有足够的信心。1994年,他又卷土重来,投资84亿港币成立ORANGE,推出当时还比较新奇的个人通讯网络。这项业务在起初也并不被人看好,大家都生怕这又是一项翻版的CT2,但是这一次,ORANGE给李嘉诚争了口气,逐渐地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同。

到1996年为止,已成为上市公司的ORANGE股价由成立时的200多亿港币增加到当时的2000多亿;1997年,ORANGE在英国的客户已经突破100万,成为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商;1999年,和黄集团出售了448%的ORANGE股份,获得1130亿港币的巨额收入,同时也成为德国最大移动电话商Mannesman的唯一股东。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额的单一交易,并为李嘉诚带来1130港元收益。而且双方从正式接触到达成交易仅用7天的时间。

“超人”李嘉诚虽然过去处理过多起重大收购,但这次难以掩饰得意神情,在宣布交易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对通宵达旦等消息的大批记者说:多年来做生意以这次最为骄傲。交易成功的前一天夜里,李嘉诚睡觉时,特意将手机放在枕边,并把铃声调到最大,恐怕在睡梦中错失交易落实的大喜讯。记者会后看到,李嘉诚拿起一块饼干以充腹机,庆祝度过艰难一日,并奖励自己完成一宗过千亿元的交易。该项和黄公司的“世纪交易”,使李嘉诚控制的资产市值暴涨至14800亿港元,李嘉诚在全球富豪排名也由第12位跃升至第10位。

卖“橙”成功后,有人以“七天赚了一千多亿”为题发表感叹,却没有分析李氏在这之前所做的铺垫——10年时间的努力与坚持。在这10年中,李嘉诚坚信自己的判断理念,不去理会外界的嘲讽,不停追加投资,这是种“橙”的辛劳。巨大的收益表明,李嘉诚对电讯事业的信心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前瞻性的眼光,李嘉诚就没有今天在电讯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没有源源不断的高额收入。

目前,电信市场纷纷扰扰,通讯产品的生产制造商和经销商不断增加,通讯产品的技术和种类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这个领域里,有人迅速致富,也有人因为无法应对激烈的竞争而黯然退出。一时间,电讯业的前途变得复杂起来,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是由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服务来主导。但是,只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就不会在复杂的形势下迷失方向。

李嘉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除了勤奋之外,眼光长远也非常重要。有些时候,只要你看准了某件事物有发展前途,那就不要犹豫,放手去做。要知道,成功总是来自于先知先觉。

抓住市场空缺点进行投资

精明的投资家能见势取巧,抓住市场的空缺点进行投资。广州是内地的窗口,既占地利之便——与香港一江之隔;又占天时、人和——国家重点支持,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广阔。在这里投资,李嘉诚当然是当仁不让。

2004年9月,李嘉诚注资9亿元人民币欲打造成世界玩具交易中心的广州国际玩具城,正式对外展示其样板街。这个被命名为广州国际玩具城的项目位于广州黄埔区南岗镇,靠近广园东快速干线,占地约33公顷,由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和广州市国际玩具中心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该项目共分三期,总投资为15亿元人民币,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各注资45亿元人民币,各占有30%的股份。

这是李嘉诚旗下公司首次杀进广东玩具业,为了打理该项目,长江实业派出了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业发展部经理陈伯荣,出任广州国际玩具城有限公司总经理,而拥有欧洲第二大零售网络的和记黄埔,将通过国际化管理和零售网络吸引国际玩具巨头和国内玩具厂商进驻。此项目的另一名投资商吴楷明表示,该项目不是简单的玩具批发市场,而是整合了商贸、展示、物流、科研等厂商之间多个环节的产销研交易平台,预计每年将拉动玩具以及相关交易达500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该项目得益于广东省玩具协会的推动。广东省一直是全国的玩具生产大省,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澄海都是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其玩具生产量占全世界的50%以上,占全国的70%以上,全国8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中,仅广东一省就超过了4500家。

据有关单位透露的数据,2003年广东玩具产值达到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达到84亿美元。但是,广东这个玩具生产大省,一直存在着家门口没有扩展市场的营销平台的问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制约了广东玩具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李嘉诚投资扩展玩具市场是大好局势。

早在2001年,广东省玩具协会就提出,要建设一个集贸易、展示、物流、科研、电子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玩具交易中心,而最合适的地点就是广州。广州是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并且每年两次的广交会也让外商云集广州,玩具交易中心可以提供一个常设的展销平台,这对于广东省玩具业的发展将大有帮助。在玩具协会的推动下,2002年年初项目开始初步定下来,2003年2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开始介入合资洽谈,4月双方签约,7月正式破土动工。

在广州,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已经有多处投资,早在2001年3月,和记黄埔就与广州美晨成立“和黄健宝”,总投资额24亿元人民币,和黄占80%股权;2004年5月,和记黄埔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成立“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各控股50%;据不完全统记,李嘉诚已经有9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广州的几大项目,不仅对广州经济的增长有很大带动,同时也让李嘉诚收获颇丰。

轰动效应,获得丰厚的利润。李嘉诚作为一个在商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无疑具有发现潜在市场的战略眼光。他看准的不仅仅是广东玩具业的发展急切需要一个营销平台,更是看中了祖国大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构成了无数个经济增长点,而每一个经济增长点都包含巨大的商机,李嘉诚相信,只要长着一双发现这些商机的眼睛,必定能将自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