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式营销
29440600000053

第53章 苹果业务系统为什么能在市场中胜出

近年来,网络上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乔布斯的笑话:iPhone 5智能手机进入到中国市场后,用户要求苹果公司为产品提供四个喇叭,乔布斯满足了用户的要求之后;用户要求还要有镜子,而乔布斯则继续为用户提供;接下来,用户要求还要有收音机,乔布斯同样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用户提出要有手写板的要求,乔布斯继续满足用户的要求;用户又要求提供双卡双待功能,乔布斯又满足用户的需求之后,用户甚至要求预装动感地带,而此时的乔布斯口吐鲜血地说:去买山寨机吧,它可以实现你们的全部愿望!

从这则笑话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种事情根本不会发生在苹果公司身上,大多会发生在其他公司身上。一般情况下,一些人认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会不遗余力地让研发出来的产品尽可能多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功能越强的产品在设计方面肯定会越负责。设计者如果只是一味地将各种功能整合在一起,不仅达不到满足用户心理的要求,反而会弄巧成拙,让用户操作不便。很多时候,为了满足一小部分用户的需求,设计者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得以实现。相反,设计者如果能够去除掉冗余的小功能,不仅能有效节省大量的时间以及资源,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体验的完整性。因为很多时候,用户期望产品具有自己想要的功能,可是用户的期望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用户实际的需求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有弹性很多。苹果早期的计算机Lisa失败的案例就说明产品叠加太多功能并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因此,在苹果公司的产品研发过程中,乔布斯始终强调并贯彻的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苹果无论在硬件研发还是在软件开发上,都会充分思考如何通过功能的精简化去实现产品的简单化,因为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最简单、最便捷的操作体验。乔布斯认为,从用户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更愿意对操作简单且能快速上手的产品情有独钟。正因为乔布斯坚决遵循做“减法”的原则,所以才出现了iPod、iPhone、iPad等让用户眼前一亮的产品。

可以说,苹果推出的iPod、iPhone、iPad以及iMac等产品以及相关的服务共同组成了一个配套系统,而且这套系统的网络效应让苹果有效抵御了来自众多竞争对手的攻击。业内人士认为,苹果公司推出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套以用户为中心的机制体系,它将应用开发商、忠实的苹果用户、市场资源以及产业链等方面都有效聚集在苹果公司周围,形成了一个具有众多参与者参与的虚拟强大组织,而这个组织足以和任何公司抗衡。可以说,这就是为什么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很难和苹果的iPod、iPhone、iPad形成有效竞争的原因。

以手机产品举例,从产品自身来讲,虽然诺基亚公司的手机在用户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其软件方面的表现却让用户提不起兴趣。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始从单一的产品层面转变为系统层面,在这种情况下,手机的本质早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而苹果的iPhone手机不仅为软件开发者们提供了一个成熟、便捷的开发环境以及直面市场的路径,还让用户有了更多的体验。苹果公司的App Store将大量程序开发者笼络在一起,对于那些渴望靠写程序代码赚钱或者实现人生理想的人而言,App Store的诞生将他们实现梦想的门槛大大地降低了,帮助他们提供了一条方便且高效的软件开发之路。加之苹果公司拥有的数量惊人的忠实用户群,这为开发者们的研发提供了强劲的心理动力。显而易见,苹果公司将网络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电视节目发行商、电影公司以及音乐公司等众多媒介有效整合在App Store上,让App Store与苹果的产品之间的结合度进一步增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软件的需求就会得到彻底的实现,从而使用户更加钟情于苹果产品。

而其他公司要和苹果的这些产品进行竞争,首先应该建立起一个和苹果一样的集网络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电视节目发行商、电影公司以及音乐公司等众多媒介于一体的系统。如果没有这个系统做依托,仅仅靠几款产品就想和苹果的一套完整体系相竞争简直是天方夜谭。其实,苹果公司并没有指望要在App Store上赚多少钱,其最大的心愿是借此积攒越来越多的人气,同时希望有更多的软件开发者为苹果服务,为苹果产品提供更多令用户眼前一亮的应用程序,将用户的心牢牢掌控住,从而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后面。

此外,苹果在资金流结算方面会和多家信用卡公司展开密切合作,而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信用卡进行网上交易。可以说,这让用户在感觉到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苹果的业绩增长。比如,苹果公司和亚马逊网上商城、美国运通银行、维萨信用卡以及一些服务商进行密切合作,将用户的信箱以及信用卡信息等清楚地记录在服务器中,实现让用户非常便利地在线购买应用程序等。

苹果通过开发出的App Store史无前例地将用户和开发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开发者研发出来的应用程序不再像传统方式那样需要经过运营商等中间环节才能传递给用户,而是直接和用户形成关联。可以说,这确实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而由于苹果公司可以让用户在iPhone手机中付费下载软件变得便捷,让一些中小研发团队创业的机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所以这种模式让任何开发商都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研发更多的应用程序,这无形中也让苹果公司受益匪浅。

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讲,苹果公司的App Store将在同一个组织中的协同软件开发者、iPhone用户以及产业链条上的其他参与者都实现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就说明了围绕苹果产品,一方面会产生数量巨大的软件开发者,另一方面还会产生数量巨大的用户。换个角度来看,购买苹果产品的用户越多,软件开发商和媒体公司就会表现得越积极,即他们会竭尽全力地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应用程序。这样一来,软件开发者就心甘情愿、夜以继日地为苹果编写应用程序,而苹果用户也愿意从口袋里掏钱去购买应用程序。对此,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迈克尔·库马诺表示:“乔布斯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将产品转变成了一个能释放强大力量的平台。”在他看来,苹果的这个平台的运作就是:向用户卖出更多的苹果产品,就会有更多的程序开发者主动找到苹果,并为其提供令用户怦然心动的软件、游戏以及各种具有吸引力的应用程序等。

当苹果取得成功后,很多手机厂商、互联网企业、芯片厂商等企业都会纷纷效仿苹果的App Store,其中不乏一些像谷歌、微软、英特尔等在内的巨头,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些企业虽然做出了效仿行为,但却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像乔布斯那样带领苹果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可以说,虽然效仿者不计其数,但真正能够领悟到苹果精髓的企业却是寥寥无几。

比如,虽然诺基亚公司模仿出一个被称为Ovi的系统,但据用户反馈,诺基亚的Ovi系统里面的应用程序不仅少,而且用户在使用中也没有产生便捷的感觉。而苹果的劲敌三星公司也开发出被称为Bada的系统,同时还具有自主研发以及生产电子芯片的能力。三星除了给自己供应之外,还是苹果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三星公司的实力。虽然三星公司和其他公司相比多了一份和苹果相抗衡的产品,但欠缺的是一个类似于苹果App Store一样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市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苹果公司的产品技术本身并不复杂,很多公司也可以做出和它一样的产品,但苹果的这套业务系统却非常复杂,效仿者很难在短期内模仿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企业想要超越苹果就成为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和苹果的App Store相比,谷歌研发的Android Market应用商店相对来说算是比较优秀的。据不完全统计,谷歌的Android Market应用商店里面的程序多达40多万个,而程序开发人员的数量高达10万人。但从应用软件的质量、种类等方面来看,它还是无法和苹果相提并论。由于Android Market应用商店在审核方面比苹果宽松很多,这就出现了软件质量低劣的情况。加之有相当一部分软件是免费的,这让很多开发者赚不到钱,因此很难吸引到更多想要赚钱而又有超强研发能力的人员加入。

显而易见的是,要想搭建类似苹果公司App Store的系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乔布斯看来,要想成功地搭建此系统,就要吸引到足够多的手机用户,以及尽可能多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商——这两样好比是启动市场的钥匙,缺少它们的话,市场大门将很难被打开。此前,微软公司在操作系统市场方面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但随着苹果的崛起,它也无法信誓旦旦地保证能够推出令用户满意的应用软件了。因为微软对Windows系统平台上的应用程序控制力已经非常有限,而苹果却拥有对平台的完全控制。人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微软公司的垄断行为根本不具备优势,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苹果公司可以有效禁止某一应用程序登录其平台乃至限制编程使用的工具。由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苹果公司构筑的App Store是一个坚不可摧的系统平台,它也是乔布斯的高明所在,更是苹果在市场竞争中稳步胜出的“魔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