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式营销
29440600000020

第20章 乔布斯为什么能将“羊群效应”运用到娴熟的程度

羊群效应是心理学领域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而在现实的消费中人们则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用户购买物品过程中存在的从众、跟风心理。心理学家经过分析认为,羊群属于散乱无章的组织,平常在行走中大多会盲目地左冲右撞,一旦有一只头羊奔跑起来或者到其他地方找草,其他羊也会一窝蜂地效仿它,根本不会顾及它们的前面到底是草地还是狼群。

现实中,羊群效应是一种用户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而盲目地做出和别人相同的行为的表现。比如,有些人看到别人都去排队购买苹果产品时,认为别人做出的行为一定具有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便趋向于模仿别人的行为,即他们也会选择去排队购买苹果手机。

纽约的一条繁华商业街上有两家相距不远的手机店,在决定购买手机前,由于人们不会对这两家手机店的手机做过多了解,因此很难做出购买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其中一家手机店的门口排了很长的队伍,这时,其他人看到这一情况后很有可能会纷纷加入到队伍中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家排队购买的手机一定是最好的手机。在这种情况下,这家手机店的销量一定会非常可观。同理,另外一家手机店由于没有人排队,则会被人误以为是“手机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其销量自然也就会不尽如人意。

可以说,苹果公司就具有让用户蜂拥排队购买手机的魔力,也正因为如此,苹果的销量异常火爆。很多时候,购买行为中的羊群效应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它集中地体现了用户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受到别人影响的一种行为。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盲目模仿别人的行为、过度依赖舆论的声音,而不考虑自身的真实需求。由于羊群效应对于用户以及市场的稳定性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其实,苹果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早已洞察到了用户的心理——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在购买行为上具有羊群效应的特征,即喜欢跟随别人而做出购买行为。比如,在苹果第三代手机发售时,由于用户得知苹果手机具有的新功能以及创新性设计,于是争相去选购手机,从而出现了排长队的情况。当排队购买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时,不禁让想购买手机的用户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不仅如此,排起的长队还给别人传递出了这样一种信号:该款手机一定是性能卓越的,从众多人排队的情况便可窥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内心也会蠢蠢欲动,最终加入到排队购买手机的行列中。当存有这样心理的人以及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时,销量一定是惊人的。

乔布斯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将心理学和苹果公司的发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乔布斯一直强调,当用户看到很多人在排队购买苹果产品时,内心自然而然地会认为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正确的”,从而产生购买欲望。结合自身的经验,乔布斯认为,用户产生羊群效应时会经历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为:

第一,认知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接受到外界传递的信息后,就会对信息进行过滤,然后进行自我认知。以苹果产品为例,当用户产生购买手机的想法,而不知道该选择什么品牌时,如果他们看到某个手机店门前排了很长的队伍,就会对该信息进行过滤,过滤的同时就会产生自我认知,最终会输出这样的结果,即人们都去购买的物品肯定是好的,肯定也是适合自己的。在这种自我认知的影响下,这个人也会遵从大多数人的行为。

第二,行动阶段。当一个人的认知和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致时,内心就会感觉到安全可靠,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更加坚定自己做出的决定。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就会果断地做出购买行为。

可以说,以上这些就是用户在现实购买活动中内心经历的变化情况,而乔布斯就巧妙地抓住了用户具备的这些心理特征,然后对其展开猛烈的攻势,最终不仅读懂了用户的心理特征,还为苹果挣回了令人羡慕的订单和财富。因此可以说,乔布斯不仅是一位商业奇才,还是一位心理学专家。也正因为如此,乔布斯才能在苹果的发展中将羊群效应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