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果实的采后保鲜
29435400000020

第20章 果实的保鲜技术(3)

李子的晚熟品种如辽宁盖县牛心李、锦西秋李、河北冰糖李及黑龙江牛心李、日本红心李等,品质好又耐贮藏。此外近年引进发展的黑布郎也表现出较好的耐储性。宁夏地方中熟品种玉皇李则表现为耐藏性较差。

我国主要有4种樱桃类群,分别为中国樱桃、欧洲甜樱桃、欧洲酸樱桃和毛樱桃。主要的櫻桃优良品种里,耐贮运品种为滨库、鸡心、那翁、香蕉等晚熟品种,早红、日之出(又称早紫、小红袍)次之,黄玉、大紫、毛把酸(新疆)、大鹰紫甘桃(安徽)、短柄樱桃(浙江)等不耐贮运。樱桃采后易软化。高温和低湿会加剧褐变。一般早熟、中熟品种不耐贮运,晚熟品种耐贮,甜樱桃比酸樱桃耐贮运,酸樱桃O℃时仅能保鲜几天。乌克兰大樱桃是当前国内最热销品种之一。樱桃的滨库、鸡心、那翁、香蕉等是耐贮运的晚熟品种,使用较多。

我国枣年产量5.5亿kg,目前储藏使用的品种效果较好的枣品种有:冬枣、梨枣、园玲枣等。襄汾园枣、赞黄大枣,采用冷藏方式可达20~60d.延长供应(李建华,2000a.)。

1.2采前农业技术措施:

应考虑施与果树的肥,水是否合理恰当,枣子采前在花期和花后间隔8~10d.一次的0.3~0.5%的KH2PO4,0.5%CaCl2十分必要。栽培期适时灌水,供储果采前15d.内禁止灌水。桃、李、杏在贮藏过程中易感染微生物而发生大量腐烂,也是桃、李、杏难以长期贮藏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果实腐烂的主要有三种病害即:褐腐病、软腐病、根腐病等。其中的软腐病和根腐病是在田间已侵染果实。病原菌可通过虫伤、皮孔等侵入果实,在贮运条件适宜时即大量生长繁殖,并感染附近的果实,造成更大量的腐烂。因此采前的果实生长期间,加强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贮藏中腐烂的发生。具体作法是在发芽前喷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9月间,每隔半月喷一次65%的代森锌可湿粉500倍或波美0.3度石硫合剂,均可防止这两种病的发生.施肥要注意N、P、K合理应用,多施有机肥。采收前7~10天要停止灌水,用于贮藏果实采前不能喷催熟物质。必须强调的是,在使用叶面肥时一定要分清组分,任何促进枣果加速成熟的物质对储藏期的品质保持均不利,果农有用400ml/L浓度乙烯利催落枣果的省工采收方法,但千万不可用于储藏用果实的采收上。对防治枣缩果病而使用的农用链霉素对储藏的影响应进行观察.

应遵循国家A级绿色食品的禁止使用和限制性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的规程以及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四螨嗪。一些真菌,诸如青霉属、交链孢霉属、短梗霉属是枣果的致腐真菌,还可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应留意果园除草剂的限制级别,应符合GB8321,GB4285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的“生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防止根系吸收上传造成的果实内限制元素的超标。

贮藏用果必需选择那些发育良好没有损伤的、具有规定采收成熟程度的果实.采收应在干燥气候条件下进行。保持果实上的蜡质层非常重要的条件。不需采后浸药的果实包装最好在在果园内进行,所有工序严防损伤果实。对于核果类的不同果实必须严格制定相应用途的采收成熟度。

(1)桃子不同发育成熟度有其不同的特点

(1)七成熟的桃子、果实已充分发育,底色为绿色,但茸毛多、厚;贮藏用的桃,可稍早些采摘,一般在七八成熟采收。

(2)八成熟的桃子底色变淡、发白、果实丰满、毛茸稍稀、果实仍稍硬,但已有些弹性;

(3)九成熟的桃子果皮乳白色、浅黄色,毛茸稀,弹性大,有芳香味;用于鲜食用的桃应在八、九成熟时采收。

(4)十成熟桃子果皮已完全显示其特有的皮色,毛茸稀而易脱落。果肉因桃的类型品种而有各种表现,肉溶质品种肉柔软多汁,果皮易剥离,不耐贮藏;硬肉桃能变绵.肉不溶质桃仍富有弹性。十成熟的桃不能用作贮藏,必须就近销售。桃的包装为:10——15kg/箱。

所以供贮藏用的桃应该在其充分达到本品种固有的大小和着色,但果肉尚未完全软化之前进行采收。采收时间也应在早晚冷凉时,无露,采后不能淋雨,以免引起腐烂。

(2)保鲜用李果

保鲜用李中以中国李品种为多,中国李果柄粗短,成熟时一般产生离层,要带果柄采收。李果果粉多,采收时应尽量避免多次操作,减少果粉的损失,以利于贮藏保鲜。贮藏用李必须适时早采,七~八成熟为宜。

(3)保鲜用杏、樱桃

保鲜用杏、樱桃应适当早采,杏、樱桃都必须带果柄采收。为了防止贮运时果柄脱落,可在采收前喷钙,也可在采收后浸钙,降低贮运时果实的腐烂、掉梗率、褐变指数。常用的钙盐是氯化钙,浓度为l%一8%,浸果时间5—60分钟,浓度和时间必须配合好。

杏、樱桃、李的外包装应控制在2—2.5公斤以内,并留有通气孔.

(4)保鲜用枣果采收时期

由于枣果在成熟的20d.内是糖份积累最快的时期,从白熟,脆熟期到全红约5~7d.天内,几乎是每天增加1%的含糖量,并体现品种的风味.用于适期保鲜储藏时,应采收脆熟期(或称半红期)的枣果;红熟期的果实适于短期供应市场,在常温下7d.左右的失重达到4.3%左右,烂果率将达到10%以上。所以应根据该品种的花期不一致的特点,合理安排采收期。灵武长枣的采收期从9月15日开始至10月10前结束。采收时须避开露水、雾天、雨天和高温正午以及霜冻后采收。保鲜储藏用枣果要人工带线手套采收并带果柄,脱离果柄的和受伤的枣果不能用于储藏。

灵武长枣的成熟状态可以划分为白熟,脆熟期(半红期)、全红初期、紫红完熟期。果实风味逐步完美,其耐藏性依次下降。采收脆熟期(半红期)、全红初期的枣果耐藏性较好。采收时一定要戴手套并避免伤残果的混入。

采收脆熟期(半红期)、全红初期的枣果,最好细分为脆熟期(半红期)状态和全红初期状态装MA袋,不要混储。两种果实的呼吸、衰老速率有区别,通常发育程度高的呼吸强度更大。同时把果实按尺寸大小或单果重分级,可分为:A级果:(长×宽径)4.0cm×2.5cm(14.0g);AA(一级):>4.0cm×3.0cm(16.0g);3A(优级):>4.0cm×3.2cm(18.0g);4A(特优级):>5.0cm×3.2cm(20.0g)。分级挑选后的果实装入衬有MA袋的包装箱内。装量:1.5~2.5Kg/箱,不要超过5Kg/箱,并留有通气孔.

2桃、杏、李、樱桃、枣果实的生理特点

2.1桃、杏、李果实的生理特点

由于桃、杏、李果实的生理特点相似,以桃为主说明。桃果实表面布满绒毛,绒毛大部分与表皮气孔或皮孔相通,这使桃的蒸发表面增加了十几倍至上百倍。因而桃采后在裸露条件下失水十分迅速。一般在相对湿度为70%,20℃条件下,裸放7~10d.失水量超过50%,失水后的果实皱缩、软化,重者失去商品价值。

桃果采收后果实组织中果胶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很强,这是桃采后在常温下很易变软、最终败坏的主要原因。水蜜桃采后呼吸强度迅速提高,比苹果高出1~2倍.高的水解酶活性和呼吸速率导致果实在常温条件下1~2d.就会变软。适当低温及低氧或高二氧化碳可抑制这些酶的活性。因此,采后的果实应立即予冷降温及进入冷藏、气调状态,以保持其硬度和品质。

桃、杏、李(含黄金杏梅)对温度的反应比其它果实都敏感,采后桃、杏、李在低温条件下呼吸强度能被强烈地抑制,但是容易发生冷害。

桃的冰点温度为—1.5℃,长期0℃下易发生冷害。冷害发生早晚与程度与温度有关。据张华云研究总结表明,桃在7℃下有时会发生冷害,3~4℃冷害发生是高峰,近0℃反而小。冷害的桃果实细胞皆加厚果实糠化、风味淡、果肉硬化,果肉或维管束褐变,桃核开裂,有的品种冷害发苦或异味产生,但不同的品种其冷害症状不同。

而桃贮藏保鲜中最大难题是由冷害引起的风味问题,几乎所有的桃品种贮藏期内都有一个风味突然丧失期,酸、甜、香味荡然无存。大久保桃一般冷藏为40d,冷藏+气调为50d。

桃果实对CO2很敏感,当CO2浓度高于5%时就会发生CO2伤害,CO2伤害的症状为果皮褐斑、溃烂、果肉及维管束褐变,果实汁液少、果实生硬,风味异常.因此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气体指标。采后及时预冷、入贮是保持果肉硬度,延长贮藏寿命的基础.

某些李品种(特別是匈牙利类群的李)是各种核果中最耐贮的水果。在—1℃到0℃温度条件下,某些品种的李可能贮藏3~4周,有时还要更长一些时间。

2.2樱桃果实的生理特点

酸、甜樱桃贮藏的可能性很有限,并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但是樱桃储运中较耐高的CO2处理,这是区别于其它核果的地方。

2.3枣果实的生理特点

(1)枣子的呼吸类型有一定的差别,多数枣呼吸类型属于非跃变型

枣子果实的生理特点不完全一致,是由于枣子的呼吸类型有一定的差别所致,王春生(1981a.)对11个枣子品种的观察发现均为非跃变型,没有发现其呼吸高峰的出现,平均为71.35mg/kg.h.(20℃),而且乙烯的生成量仅为0.45ml/kg.h。然而采后第6d.果实的ABA含量变化是采后第2d.的2倍,是采前的6~9倍。认为是ABA导致的果实衰老。张培正,任小林认为山东的园玲枣、大荔园枣、狗头枣可能是属于跃变的类型。原产于山东和河北的冬枣,有人研究其枣果的呼吸为非跃变型,也有少数人的结论为跃变型。张光弟、俞晓艳等对宁夏灵武长枣的呼吸类型研究未发现有呼吸跃变迹象。

(2)鲜枣呼吸强度较大

已有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中国枣属于高呼吸强度的果实。在0C左右的低温条件下,枣果实的呼吸强度大于10mg/kg.h,是苹果、梨的2~3倍,这是鲜枣不耐贮藏的一个重要原因。

(3)枣果成熟和衰老与内源脱落酸有较大关系

李红卫,冯双庆(2003a研究了冬枣的呼吸类型,认为是跃变型,然而在采后成熟与衰老过程中,冬枣的内源乙烯含量低于lul/kg.h.用1000mg/kg外源乙烯利处理青绿冬枣,提高了贮藏前期枣果内源ABA含量,促进了内源IAA和GA含量下降。但不论是呼吸跃变型的枣品种还是呼吸非跃变型的枣品种,其果实在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软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内源ABA。研究结果证明了冬枣在自然成熟过程中,当果皮颜色由青绿到全红时,内源ABA含量从319.3ng/g上升到633.0ng/g,而内源GA从1010.9ng/g下降到777.4ng/g,内源IAA也从620.1ng/g下降到404.4ng/g。

张有林等(2000a)对木枣的研究表明,低温贮藏可以延迟内源ABA高峰出现的时间并降低其峰值。内源ABA含量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同时伴随着木枣好果率迅速下降。三碘苯甲酸处理的木枣,由于抑制了贮藏期内源ABA含量的明显增加,因此也极显著地提高了好果率。

梁小娥(1998a.)认为,在枣果实软化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上升,而PG(聚半乳糖醛酸酶)与果实的软化相关性不大。吴正军(1997a.)对赞黄大枣的研究也发现果实的软化与PG酶线性关系不显著,说明有必要探究枣果软化的关键酶。

王春生(2000a.)也观察到梨枣在—2.0~0℃下长期储藏的凹陷型冷害斑点。

(4)鲜枣采后易失水软化

陈祖钺等(1983a)的研究证实,枣果采后极易失水。在库温6℃~10℃、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贮藏了14天的郎枣,其失水率是红星苹果的18.5倍。魏天军(2005a)把灵武长枣在0℃~10℃、相对湿度80%下,裸放了45d.后,平均失重率可达8.35%,长枣果面出现皱缩,果肉失去硬脆状态。

(5)鲜枣采后二氧化碳和乙醇积累快,导致枣果软化褐变

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枣对二氧化碳很敏感。山西圆枣在10%CO2条件下,果肉很快发生褐变。曲泽洲等(1987a)的研究证实枣是一种高呼吸强度的果实,在密闭的缺氧条件下,会迅速转入无氧呼吸,影响果实的正常生理代谢,产生大量乙醇并促进果实变质陈祖钺研究发现,枣果的变软与果实的乙醇含量关系密切,正常的枣果乙醇含量只有0.09%,而变软果实的乙醇含量可达到0.28~0.29%。婆枣和西峰山小枣均发现果实储期变软过程中的乙醇含量上升和VC的下降。储期应用这2个指标也可以判断果实储藏的状况。

张培正等采用人工气调技术,研究了圆铃枣贮藏保鲜的最佳气体组成为3%~5%02、CO2小于2%。O2浓度小于3%易引起果实无氧呼吸,导致发酵;氧气浓度高于10%,果实衰老快。

王春生等的气调试验证明了多种鲜枣品种在没有C02的条件下,能承受1.5%02,解剖观察和品尝相应的脆好果,并没有发现果肉有褐变和异味现象。此外,他们也证明了02浓度高于21%对于鲜枣贮藏保鲜不利。因此,尽管在鲜枣贮藏过程中,乙醇含量不断积累并在软化时达到高峰,但枣果果肉组织细胞内积累CO2,造成果肉细胞中毒、衰老和死亡,可能进一步加剧了果肉组织细胞内乙醇的积累,而并非缺氧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导致果肉软化褐变。

2.4核果类储藏的条件

2.5核果类储藏的工艺流程及解释

2.5.1桃的储藏技术工艺

果实无伤适时早采→树下分级→装入内衬专用保鲜袋的箱中→下层放人保鲜剂(乙烯吸收剂+C02吸收剂)→扎紧袋口→运输,当日入库→敞开袋口→于—1~O℃条件下预冷20~24h.→中层放入仲丁胺1#防腐剂(0.2g/kg)→扎紧袋口→品字型码垛→O~1℃下贮藏。

桃保鲜剂常用生石灰、高锰酸钾、仲丁胺等,使用时注意药包与果实之间用纸或塑料膜隔开,以免产生药害。

桃长时间在—1~0℃下贮藏,则极易产生冷害,症状为果肉发红并呈海绵状(软絮化),或货架期不软化。为防止桃发生冷害或延长贮藏期,国外研究者首先提出变温贮藏方法。具体做法:

(1)桃于O℃,1%02+5%C02贮藏21d.→升温至18~20℃维持24~48h.→再降温至0℃,1%02+5%C02贮21d.→再升温、再降温,直至贮藏60d.→于18~20℃软化出售。此法虽好但生产中无法规模应用。

(2)两段温度贮藏:O℃贮14d.→升温至4.5~8℃或7~18℃条件下贮藏至结束。

2.5.2杏、李的储藏技术工艺

8成熟果实无伤采收→除伤、病、烂果→下分级→装入内衬0.03mm~0.05mm厚PVC袋的小箱中(销售包装箱,0.5~2.5kg/箱)→→再装入外包装箱中(放4~12个小箱)→→12小时内运输入库→→小包装箱敞口,摆开于—1.0~O℃下预冷15~20h.→→加入50%仲丁胺液体防腐保鲜剂(用量0.1mg/kg)→→扎紧袋口→→再集中装入大箱中→→码垛于—1.0~0℃或0~1℃下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