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套养黄河鲶技术简单,投入少,效益高,是目前养殖者最容易接受,养殖面积最大的生产方式。套养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混养了黄河鲶的鱼池不宜再套养其它家鱼鱼种,而且要特别注意水质的调控。在水质过肥、排灌不便、家鱼经常浮头而又没有增氧机的池塘不宜混养黄河鲶;二是小而浅,水质过肥,或者套养鲤、鲫鱼鱼种或家鱼夏花的成鱼池中不宜套养黄河鲶;三是不能将黄河鲶与鳜鱼、乌鳢等肉食性鱼类同池混养;四是以套养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为宜,一般饲养130~150天,其成活率可达90%,而3~5厘米规格的鱼种成活率仅30%~50%,直接投放水花则极少成活。
四、黄河鲶配合饲料
1、黄河鲶的摄食习性与配合饲料
在自然条件下,全长11~17毫米的仔鱼以小型底栖动物为食,17毫米开始猎食鱼苗,20毫米以上主要摄食小鱼,也兼食虾及水生昆虫。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仔鱼阶段一般投喂水蚯蚓或鱼苗,但全长4~5厘米的个体不经驯化可摄食以动物性原料为主的糊状或软颗粒饲料,其长势与投喂水蚯蚓的接近,且生长比较整齐,但成活率偏低。全长10厘米以上的个体,从投喂水蚯蚓和鱼苗改喂饲料,需要驯化转食,转食期一般为1周左右。经驯化的鱼种,如果不出现较长时间的饥饿,将不再摄食小型鱼类。
黄河鲶喜食弹性高的软颗粒,经驯化后的个体,投喂硬颗粒时也会摄食,但很快吐出。对静止的食物主要靠细长的上颌须感知寻找。经训练对投饲的声音虽有反应,但抢食不如鲤鱼等激烈。摄食时,颌齿主要用来把握食物而不对食物咀嚼,无论是小鱼或是与鱼体大小相适应的饲料团块,都是整体吞入。吞食过大的小鱼或鱼块,一般不能完全消化,经24小时左右残体将从口中吐出,不再利用。过大的饲料团块,由于撕咬出现的过小碎片,一般也不会被取食。如果饲料粘性过差,在吞食过程中由于口咽腔的挤压,则有大量食物碎屑经鳃腔从鳃孔挤出。
2、饲料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1)用粉料加工成软颗粒或团块,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加水后应充分搓揉,使粘合剂充分发挥作用,以增加粘弹性和在水中的稳定性,减少饲料的散失;二是颗粒或团块的大小一定要与鱼体的大小相适应,尽量做到表面光滑。根据有关试验,颗粒直径为头宽的1/4~1/3较为合适。有的养殖者常把饲料捏成一大块,让鱼啃食,鱼在取食过程中碎片的散失,使饲料出现很大的浪费。
(2)关于黄河鲶的投饲率,迄今还缺乏系统的试验数据。黄河鲶是有胃鱼,胃具有贮存食物的功能,饱食后可连续1~2天不摄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养殖密度不大的情况下,应密切注意摄食动态,及时对投饲量进行调整,在保证鱼体充分摄食的前提下,达到节约饲料的目的。
根据实验和生产上的投喂量和增重量,曾计算了黄河鲶的日均增重率和日均投饲率,并用相应的饲料系数进行对照(表2-4)。用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两个指标来判断,将黄河鲶的日均投饲率控制在1.5~2.5之间较为合理。
(3)为有利于对摄食情况进行检查,避免饲料浪费,网箱和池塘养鲶时应设置食台。池塘食台上方可进行遮荫,以得于黄河鲶背强光趋弱光的习性,诱使鱼群集中摄食。
(4)从投喂水蚯蚓、碎鱼到投喂饲料的转食过程是用配合饲料饲养黄河鲶的关键问题之一。一般来说,个体越小转食越容易,但转食过早常导致存活率降低,这主要是在密养条件下缺乏适口的食物相互残暴食造成的。根据我们的试验和群众的生产经验,转食的最适规格为全长10厘米,体重8克左右。此时转食率可达100%,存活率可达95%以上。个体越大,转食率越低。曾用平均体重738克/尾的鱼186尾做转食试验,转食率只有58%,经过一个月,未转食个体出现明显消瘦,只得重新用碎鱼饲喂。
鱼种转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饥饿法,即先停喂2天,然后少量投饲,再随摄食量增加增大投饲量,直至正常;二是先用瘦猪肉投喂(从摄食水蚯蚓到食瘦猪肉没有转食过程),然后用肉糜与饲料拌合,并逐渐减少肉糜的用量,直到鱼种对饲料完全适应。第二种方法较好,既不浪费饲料,也不会因鱼种对饲料不适应影响其生长。由于高频率投饲对绝大多数肉食性鱼类特别是凶猛鱼类是不恰当的,因此,转食后的黄河鲶,每天投喂的次数以1~2次为宜。
五、鱼病防治
黄河鲶抗病能力较强,一般成鱼养殖中较少患病,但在苗种培育阶段较易患病,且往往造成大量死亡严重制约着养殖规律、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鱼病仍应以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原则进行。平时坚持定期向鱼池泼洒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保持鱼池及饲料的清洁卫生等以预防鱼病发生。
常见病防治方法:
1、出血病
此病一般发生在3~5厘米的鱼种阶段,流行于5~6月份,发病水温24~28℃,发病后1~2天即开始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漂白粉1~1.2毫克/升或强氯精0.3毫克/升全池泼洒,并在泼洒药物的当天开始药物拌饲投喂。
2、烂鳃病
危害成鱼,可引起死亡,流行于4~6月份。防治方法:1毫克/升漂白粉或15~2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或全箱泼洒,同时药物拌饲投喂。
3、肠炎病
危害成鱼,发病时间4~6月份,可与烂鳃病形成并发症。防治方法: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同时药物拌饲投喂。
4、车轮虫病
主要危害5厘米以下的苗种,可造成死亡,流行于4~5月份。防治方法:0.4~0.5毫克/升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或全箱泼洒。
5、斜管虫病
主要危害苗种。可致鱼死亡,流行于4月份。防治方法同车轮虫病。
6、小瓜虫病
危害苗种较危害成鱼重,流行于5~6月份。防治方法:20~40毫克/升福尔马林浸洗病鱼20~30分钟,有较好疗效。
7、营养性病
主要由于饵料营养成分不全引起。危害成鱼。防治方法:可用交替投喂不同的饲料来预防,发病时可通过添加必要的营养素来治疗。
除上述常见的防治方法外,应积极选用对症的渔用新药,效果可能性会更好。
应注意的是,黄河鲶是一种无鳞鱼,对各种药物较之有鳞鱼都更为敏感,因此用药时应特别谨慎,使用量一般不应超过常规用量。有些刺激性或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强氯精、硫酸铜等,其用量较常规量窒小些。全池泼洒药物时,应将药物分成几份,每份施用时,间隔一定时间,一般5~10分钟,药物施完后4小时,应向鱼池大量冲新水,以防造成鲶鱼慢性中毒死亡。
(第六节)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俗名沟鲶、美洲鲶,隶属于鲶形目、鲶科,广泛分布于北美洲中部和东部的淡水和咸淡水水域中。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美国于60年代初期开始商业性养殖,进入7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养殖。近年来斑点叉尾鮰的产量已跃居美国淡水养殖鱼类之首,占全美淡水养殖总产的一半以上。
由于斑点叉尾鮰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易捕捞和肉质鲜美等特点,而成为瞩目和养殖和游钓对象,已先后被许多国家引进养殖。我国于1984年首次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斑点叉尾鮰体形较长,前部较宽肥,后部稍细长。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头部较小,头长为全长的19.6%~24.6%,吻稍尖,口亚下位,口横裂较小。上下颌分布有小而密的小齿,呈铺石状。眼中等大,触须四对,长短各异,口角须宽扁嘏长。幼鱼体型似蝌蚪型。背部淡灰或灰白色,幼鱼和产卵亲鱼呈深灰色,鳍、须深灰色。身体两侧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黑白或深褐色斑蹼,体重超过2.5公斤后斑点逐渐消失。
2、栖息习性
斑点叉尾鮰在天然水体主要栖息于湖泊和河流深水有砂砾、块石底质的底下层水中。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栖息于水体底层。性温顺,有群集的习性,较易捕捞,池塘中的一网起捕率一般在50%左右。
其生存水温为0.5~38℃,生长摄食温度为5~35℃,适宜生长温度为15~32℃。正常生长要求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当溶氧低于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适宜pH6~8.9,最适pH为6.8~7.5,适应盐度范围为0.01%~0.8%。
3、食性与生长
斑点叉尾鮰属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水生生物,如轮虫、枝角类、水生昆虫等;成鱼则以各种水生昆虫、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种子和小杂鱼等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饲料。斑点叉尾鮰日夜均摄食,且具有集群摄食的习性。虽然以底层摄食为主,但有时也游到水面上摄食,特别是幼鱼阶段最为普遍。
斑点叉尾鮰属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以上,但一般成鱼规格为0.5~1.0公斤。同其它鱼类一样,它的生长速度是受水体环境、水温、营养条件、放养密度、鱼的年龄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斑点叉尾鮰当年孵化的鱼苗,一般年底可长至12~25厘米,第二年长至20~35厘米,第三年可长至30~40厘米,第四年可长至40~50厘米。市场上的常见个体体重在1.5公斤左右。
4、繁殖习性
斑点叉尾鮰雌雄性比约为1:1,其标准性成熟年龄为三龄,性成熟个体体重为1~4.5公斤,从生产角度来考虑,亲鱼以4~5龄、体重2.5~3.5公斤为优。产卵数量根据鱼体大小而有差异,体重1.8公斤左右的雌鱼可产卵约4000粒,体重4.5公斤的可产卵30000粒左右,相对怀卵量为2000~7000粒/公斤体重。亲鱼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均能自然产卵和受精,并喜欢在僻静阴暗的鱼巢中产卵,但在透明度较大的池塘,一般需要放置一些产卵装置,如人工鱼巢,才能产卵。雌鱼一般每年仅产一次卵,雄鱼可以多次排精。雌鱼产的卵粒附着于巢上并粘结在一起呈半球状。在自然条件下,雌鱼产卵后,雄鱼守护在卵块旁边,不断煽动鳍,以增加卵块周围水体的溶氧,并清除附着于卵上的污物。产卵季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5~7月初,产卵水温为20~30℃,在水温23~25℃时,孵化时间约为6~7天。孵化的仔鱼具有很大的卵黄囊,休长10毫米左右,仔鱼停留在水底2~3天,此后便开始缓慢地游到水的表层,并开始摄食。
二、苗种培育
根据斑点叉尾鮰苗种的特点和生长规律,将其苗种培育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鱼苗开口摄食,经过30~40天的培育至体长10厘米左右。这一阶段苗种体小嫩弱,摄食能力低,处于食性转换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及敌害的侵袭抵御能力差,所以必须在良好的环境中精心培育。第二阶段从10厘米左右开始,经过3~4个月的饲养,养成30~50克以上的幼鱼。
1、苗种阶段的食性转换特点
刚开口摄食时,摄食方式主要是依靠视觉主动摄食为主,4.5厘米以前主要食物是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吞食的大小依鱼苗的口径而定,过大的食物吞不下,过小的食物吃不到。
体长4.5厘米以上苗种,食性开始转化,此时除摄食大型枝角类等浮游生物外,还能吞食部分底栖生物和人工配合饲料。
全长10厘米左右的鱼种,食性基本接近成鱼,主要以配合饲料为主,并摄食底栖动物,其食性与鲤、鲫鱼基本相似。而且斑点叉尾鮰从鱼苗到成鱼都是集群性鱼类,这就要求在饲养管理时采取相应的投喂方法,使苗种在整个培育过程中都能均匀而充分地摄食。
斑点叉尾鮰的苗种培育与家鱼苗种的培育管理基本相同,放养前要彻底清塘,培育好水质,做到浮游动高峰期下塘。由于斑点叉尾鮰喜欢集群摄食,因此不宜稀放速成。
2、鱼苗培育
为了提高成活率,斑点叉尾鮰鱼苗下塘前可在水泥池、网箱等中间先暂养3~5天,这段时间可投喂轮虫、鱼粉或蛋黄等。鱼苗的放养密度可在每亩8~10万尾,经15天左右的培育体长可达到3厘米左右,成活率一般可达80%。此时应分疏进行鱼种培育。
另外,也可在流水水泥池或在鱼池中用网箱培育,经10~15天培育到2厘米以上再转入池塘培育鱼种。水泥池深120厘米,容积1立方米,水流量25升/分钟,可放养幼苗2万尾左右,投喂人工配合粉状饲料(含粗蛋白35%~40%)及部分天然饵料。投喂时将粉状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入池中。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0%左右。若水泥池每平方米放800~1000尾刚孵出的仔鱼,经20~25天培育即可达3~4厘米规格。若要继续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时,此时就要分疏,每平方米放200~250尾为宜。
一般情况下,池塘培育是鱼苗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培育方法。池塘培育的技术措施与家鱼的相似,做到浮游动物高峰期下塘。放养密度以每亩25000~30000尾为宜,不宜搭配其它鱼类,以单养为好。密度过大,鱼苗摄食不均匀,天然饵料供应不足,生长缓慢;密度过小,会因集群性差,寻找配合饲料困难,对生长不利,而且产量较低。在这一点上与家鱼完全不同。所以在苗种培育时,不宜采用家鱼的“稀养速成法”。
放养斑点叉尾鮰鱼苗时应注意的事项:(1)放养的鱼苗,必须是能够正常水平游动和主动摄取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即鱼苗在进入培育池之前,要进行暂养。也就是在卵黄囊消失之后,鱼苗开食,自由游动后言可进入培育池,下塘规格为7~8日龄,即出膜后7~8天后可下塘培育鱼苗,此时体长为12.1~13.6毫米。过早下塘,鱼苗活动能力弱,摄食能力差,会沉入水底而死亡;下塘过晚,卵黄囊已吸收完,身体因缺乏营养而使体质下降,成活率降低。(2)下塘鱼苗最好是同一批孵出的,否则会使鱼苗生长不一,造成不良后果。(3)池塘水温与鱼苗原生活水温相差不能过大,一般不超过2℃。(4)鱼苗下塘前要“试水”,药性完全消失后才可下塘。
3、鱼种培育
每亩放养规格为体长3厘米的斑点叉尾鮰3万尾左右,投喂配合饲料(粗蛋白在30%~32%),投饲量为5%~8%。待鱼种长至10厘米规格时再分池。分池时的放养量为5000~8000尾/亩。一般饲养100天左右体重可达到50克以上,然后进入商品鱼饲养阶段。鱼种培育池中要搭配一定量的花白鲢来调节水质。
4、投喂方法
(1)饲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