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盼望孩子早点自立,但是,许多家长却又不敢放手让孩子自立,结果是:一面盼望孩子早点长大成人,一面又处处为孩子包办。实际上,孩子是希望自立的,也有自立的能力和潜质,只是父母过度的庇护,使这种潜质被埋没或被耽误了。聪明的家长,应该信任孩子,积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并放手让孩子早日自立。
一天,小立被小刀划伤了手腕,血越流越多,他便急急忙忙来找妈妈处理。可是,妈妈是一位老师,正在上课,不能陪他去医院。妈妈安慰小立说:“一定很痛吧?”然后,她将诊费递到了小立手上,解释说:“妈妈现在因为需要工作,所以无法陪你去医院,你应该能够理解吧?”小立只好自己一个去了诊所。当小立看完伤,步履蹒跚地走回家后,邻居阿姨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询问小立为什么手上缠着绷带,伤得这么严重怎么就一个人去医院,并纷纷感叹:“小立真可怜……”
给你提提醒儿
小立妈妈做的,表面上看来很“残忍”,但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指一个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品质。许多家长一面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一面又总是抱怨孩子依赖性太强,独立性太差,怕孩子长大后不能面对竞争激烈未来社会。其实,这种思想恰恰陷入了教育的误区。
缺少独立性,对孩子的个性和能力发展是不利的。因为独立性不足会造成孩子做事没有主见,对问题缺乏自己的判断,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也不会有创新的勇气。而且依赖性太强,往往使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脆弱,缺乏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美国家长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潜质开发方面独具匠心,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
21世纪的社会变化会更加剧烈,科技发展会更加迅猛。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为你支支招儿
▲让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
李宁是世界体坛上的明星,起初他的父亲并没有打算让他学体育。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收入不高,家境贫寒,但父亲对幼年的李宁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音乐家。为此,父亲经常有意让他听音乐,亲自教他练声学琴,甚至还经常为儿子举行家庭音乐会,父亲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熏陶孩子的音乐细胞。
尽管费了不少工夫和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父亲失望地发现,小李宁的音乐水平并没有多大长进,而且学琴心不在焉,放学后不知去向,很晚才回家,根本没有把学琴当一回事,甚至有些厌倦。对此,父亲真有恨铁不成钢的感受。
一天,父亲来到儿子读书的学校,看到李宁趴在体操室的窗台上目不转睛地往里看,然后又跑到操场的沙滩上翻起筋斗来。父亲看得很仔细,跑过去抱住李宁问道:“宁宁,你想练体操吗?”李宁用力点了点头:“是的,爸爸,让我练体操吧!”父亲看着儿子那期待的目光,陷入了沉默。
此时,父亲的心情不免有些悲哀,他一辈子幻想当音乐家,始终没有如愿,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没成想,儿子的兴趣却根本没有在音乐上面。如今,美梦虽然破灭了,但他并没有绝望,因为他已经在痛苦中醒悟——音乐乃人之心声,勉强不得;与其拉牛上树,不如放之青山。于是,他把大腿一拍,说:“好,我支持宁宁学体操。”
从此,李宁,这颗世界体操的巨星慢慢诞生了。后来,在李宁获得巨大成功后,有记者问他最感谢的人是谁,他毫不犹豫地说:“是我的父亲。假如他没有放弃初衷,也就没有我的现在!”
理智的父母,都应该像李宁的父亲那样,重视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自己的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强迫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路线去成长。
▲让孩子分开睡觉
鲁伯特·默多克是一位著名的世界传媒大亨,小时候,父亲对他这个独生儿子非常喜欢,甚至有点溺爱,处处纵容儿子、娇惯儿子、满足儿子。但母亲反对这样做。为了纠正孩子在父亲的宠爱下养成的任性和娇气,克服孩子的依赖心理,伊丽莎白专门为儿子在花园里盖了一间小木屋。从春天到秋天,太阳下山,全家吃完晚饭、读书看报以后,母亲就要求小默多克去花园的小木屋里睡觉。最初,母亲还时常在小木屋里陪伴默多克,等他睡着后就返回大屋。渐渐地,默多克开始喜欢上了这间小木屋,于是,母亲就让他自己一人在小木屋里睡觉。就这样,一年四季,只有在寒冷的冬天,默多克才可以和父母以及姐妹们一起在大房子里睡觉。
10岁的时候,默多克又被母亲送到了寄宿学校去生活。刚开始,父亲以儿子年纪还太小、无法自己照顾自己为由,反对这一做法。但母亲却坚持她的想法不让步,她对丈夫说:“在寄宿学校的生活,能教会儿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有助于培养儿子无私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品质。这对他将来的成长是绝对有益的。”
孩子其实是希望父母信赖他们的,能够让他们自主选择的。孩子从小就应该让他跟妈妈分床睡觉,稍大些就要住在自己的房间。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游玩、学习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选择。比如,孩子从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他们自己收拾房间,整理、布置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做什么事,最多从旁提醒、参谋。
▲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家长总是不能意识到孩子已经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比孩子高明、保险,从而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不去考虑孩子在独立做出决定和处理事情时的那一种宝贵的信心和热情。因此,建议家长应该多说这样的一些话:“这由你决定”、“这是你的责任”、“不管你怎么想,这由你选择”。而一旦孩子作出决定,你就必须使他意识到他要对他所做选择的后果负责。
▲引导孩子合理安排生活
由于年龄、经验所限,孩子在自主安排生活时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引导。比如,在孩子对衣服的质量、式样或钱的价值有了足够的知识之前,不要让他一个人去买衣服;在他对学校的基本课程和职业的要求缺乏深刻认识之前,也不要完全随他意愿选择要上的学校。在这些事情上可征求孩子的意见,允许他们有发言权,但又不能完全听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对他们的选择加以适当的限制。例如,带孩子出去买东西,你可以把选择好的两件东西给他看,然后要求他根据质量和价格作出最后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