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29402700000220

第220章 长寿者饮食原则

据生物学家的推测,人的自然寿命约是120至150岁左右。长寿是由生活的安定、精神状况的良好、气候宜人、营养成分合理等条件决定的。

合理的营养是减少疾病发生和延长人的寿命的重要条件之一,饮食则是提供营养的最主要途径。人进入老年期,人体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变慢,消化功能减弱。因此,合理膳食,平衡的营养素,乃是老年人的主要饮食原则。

(1)热量:从膳食中摄取的热量不宜过多。65岁以上的老人每天总热量应控制在1900千卡~2400千卡以下。据营养学者对广西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的调查,他们的热量摄取分别为1409千卡和1386千卡。

老人热量来源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经常吃一些以玉米、小米、面粉、糯米、黄豆、绿豆、赤豆、蚕豆等做的食品,还可以加点蜂蜜,糖果等,但不宜过多。如果摄取的热量过多,容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

(2)蛋白质:从膳食中摄取的蛋白质,可按每日摄入量每公斤体重1克~1.2克计算。主要来源是大豆、奶类、禽蛋,以植物性蛋白为主,故大豆是老年人最理想的蛋白食品。

(3)脂肪:应控制脂肪的摄入。一般老年人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脂肪量不宜超过1克,以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为宜。

(4)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需要注意对钙、铁、锌、铬等必需微量元素的补充。膳食中注意食用大豆、奶类、脆骨汤等含钙食物,豆腐、菠菜等含铁食物,鱼类、白菜、黄豆、萝卜、茄子、南瓜、马铃薯、玉米等含锌食物。在不影响口味的前提下,要尽量低盐。

(5)维生素:维生素具有调节组织机能和促进健康的功能,正常的代谢,需要有足量的维生素,而视力、饮食、消化、吸收、排泄等都需要维生素的调节。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E、D、A、B6、B12等。

(6)饭菜宜软烂,温度要适宜。老年人因牙齿磨损、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降低,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力较弱,应该选择容易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太坚硬或太韧、太老的食物。蔬菜拣嫩的,肉可以做成肉糜,少用油煎食品及刺激性调味品。不宜进过热、过冷的食品,以10℃~15℃之间为最适宜。

根据一些资料报道,世界上长寿地区的老人膳食各有特点: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地方,长寿老年人一般食用牛奶、羊奶、土豆、西红柿、水果及小麦面粉,每日摄入热量1600千卡。我国广西巴马县,90岁以上老人以玉米为主食,辅以各种豆类、红薯、大米、野果。

综上所述,长寿老人膳食的基本特点是:

1.低动物脂肪,较低热量,以素食为主。食物的烹制应软烂而清淡。

2.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以植物蛋白为好。

3.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获得充分的维生素,少摄入些粗食物。

4.食糖及食盐不可过多食用,以低盐饮食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