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周恩来在杭州梅家坞小学参观。
周恩来青少年时就反对死读书,相反,他主张在阅读时坚持独立思考,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当深究而悉讨,慎思而明辨”。
周恩来12至15岁在奉天(今沈阳)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东关模范学校)上学。此时,无论他的读书目标还是他的读书学习见解,都表现出他的独立思考,体现了他所强调的“慎思而明辨”。
1911年年底的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问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清朝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1963年3月29日,周恩来阅览雷锋日记。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周恩来与众不同的读书目标,体现了他的独立思想和远大志向。
一次,东关模范学校的国文课老师以《赵苞弃母全城论》为题,要求学生作文。赵苞是汉灵帝时辽西郡太守,177年冬鲜卑万余兵马抓住了赵苞老母和妻子当作人质,在攻打辽西郡时,敌人用赵苞的老母和妻子要挟他投降,赵苞面临外族侵犯,毅然率兵抵抗,打败了鲜卑,捍卫了边疆,维护了全城的老百姓,结果老母与妻子被害。对此,许多同学的文章都依据孔夫子的伦理思想,谴责赵苞不孝,论据为:城失犹可得,母死不能再生。然而少年周恩来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蹂躏,心潮澎湃,周恩来在作文中热情地赞扬了赵苞反对掠夺、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战斗精神。他认为赵苞弃母不是“不孝”,而是“大孝”。他的雄辩有力的见解,充分表达了年少的周恩来把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视为高于一切的崇高思想境界,也充分表现了他自幼就“慎思而明辨”,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精神。
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的三年中,正是朝着他在《感言》中提出的目标奋勉前进的。他热烈追求新思想,时刻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特别注意国内形势和社会问题。他自己订有一份当时沈阳出版的《盛京时报》,每天必读,一张不缺。“并关于人生生活、时事政务要项,必标点特记,持久不懈。”他还经常从老师和同学家里借阅孙中山、章太炎办的《民报》。
周恩来的独立思想,还体现在他读书学习时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提出自己的意见。一天,在一堂图画课上,教师拿着自己画好的一幅山水画贴在黑板上,要学生们临摹。同学们都照样画了,惟独周恩来在光秃秃的山上整整齐齐地画了许多树,老师见了很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画些树?为什么不照样画?”他爽朗地回答:“像这样大的山应该有树,无树可惜,略植何妨?”听到这里,老师转怒为喜,凝视着清秀刚毅的周恩来,许久才离去。后来他感叹地说:“他哪里是我的学生,实则是我的先生啊!”
周恩来15至19岁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中学期间,曾写过许多篇优秀作文,体现了他不同凡响的独立思考。这些作文可以说都是周恩来“慎思而明辨”的读书观的明证。其中有表现少年周恩来思考国家前途、治国策略的,如《中国现时之危机》、《或多难以固邦国论》、《海军说》、《论强权教育之无益》、《国民宜有高尚思想说》、《共和政体者,人人皆治人,人人皆治于人论》。
《论强权教育之无益》作于1916年2月,全文如下:
因才施教,循循善诱,学以明道,问以释疑,使受业者如坐春风,此吾华教育之大旨也。示学者以端倪,冀其领悟;解思者之请益,助其有成,此泰西教育之大旨也。人分黄白种,地限东西,论国势有强弱之讹,谈教育有兴衰之判。独此所持之纲旨,迥无毫厘之谬,岂千载而上,立议者所见皆同。抑大道之存,鲜有轾轩者耶?
经曰:大道一也。教育常道,同乎此轨,欲止至善,鲜舍此蔑以加矣。且夫人之有智愚〔以分〕,智者闻一知百,愚者得一及半。相去霄壤,固非受同等教育所可收其功效。在昔之世,家有私塾,人各一师,因才设教,法尽美矣。然流弊所及,士者业士,农者业农,各守其成,回不相侔。智者益智,愚者益愚,无形之阶级以分。有识之学子愈寡,国弱民敝良有由也。逮及今世,学校制兴,实行教育普及之策,举国遑遑,知非是不足以图功。于是知时之士,恒以之为中流之寄。任重致远,吾固知其然矣。惜未深思其所以然,以为国家谋久远之计也。
夫泰西之法信善矣。然因时而更,见贤思齐,固未一成不变,作守旧之观。吾既法之矣,则取长补短,视其所趋为应尽之责。决无故步自封,得一已足之道。是故强权教育,已不适于二十世纪之新世界。而我则甘之如饴,惟恐或失,视学者以是为优劣之资,办学者以之作正道之鹄,江河日下,学校之害甚于科举。吁!可畏哉!障百川而东之,吾固不得不诿过于司教育诸公也。且也人有愚智,聚一室而施以同等教授。其扞格不入,必占多数。若人一其师,以资训导,则复蹈旧辄〈辙〉,且碍普及,又非新教育之旨。及今图补救之方,固非遵东西教育之真旨不为功。是以自动主义,倡之国内,方及三载,采而行者已见大效,事半功倍,岂有他哉!况教育之道,在于启发,既非如木之受雕于大匠,又绝异乎禽兽之任人指使。不计其成,而惟学是授,鲜有不半途而废,自绝其求业之心者。杏坛设教,鲁论之集也,群为论道之言。齐梁授业,七篇之作也,率多请益之语。孔孟先贤,尤饶斯旨,热心强权教育之士,准乎外,察乎内,知所返矣!
本篇作文手稿后有教师评语:“局势浑成,气机流鬯。”
《共和政体者,人人皆治人,人人皆治于人论》作于1915年,全文如下:
由酋长部落时代,而跻于国家也,有专制政体为之导。由国家主义,而达于世界,有共和政体为之引。酋长也、君主也、民主也、大同也,为政体必经之阶级,人民应渡之时期,循序而进,非一朝一夕之所可立而待也。
上古酋长时期,人民昏昏愚愚,无所用其爱情;故其团结力薄,老死不相往来。后经许多之战争,强有力者,窃居首要,以治一般人民。而元元黔首,均为被治之人,遂结成君主之局。至十八九世纪,智识渐张,民权日伸,于是有倡为共和政体者,澎涨其说,诸国渐效。达于今民主共和之潮流益涌,人民咸思效法,恐终不免有同化之一日耳。孟德斯鸠尝曰:共和政体者,人人皆治人,人人皆治于人。此数语足代表共和真正之精神。欲求人民能具治人治于人之资格,则必道德高尚,智识充足,知自由之真理,明平等之范围。法理通,然后知进退;自治明,而后免祸患。共和之所以异于专制者何,民主之所以良于君主者谁,如斯可以谈共和,行共和。而为共和之国民,以己之能力而治人,亦以己之能力而治于人。夫吾之精于行政者,一政之出,使民服;一令之施,使人从。治人之力,固由是而发生。然政之乖舛,因受立法部议之弹劾,司法者之裁判。或因经商业绌,作工日伪。虽身为教育家,亦必身为人治。又出为总统,固可治人;退而为民,亦必被治于人。吾之条陈行而治人,而吾亦在被治之列。治人治于人者,恒常系诸一人之身。共和之真谛在是,民主之精神亦在此,岂有他哉!立宪人民,虽有请愿之权,议院有立法之务,然裁可仍不得不归诸君主。故君主仅为治人者,而人民治人之权,亦不能普及,是故终不若民主共和之为愈也。世之国共和者,其以为然乎?
在这篇作文手稿的后面,有教师的评语:“思想极高,词亦恳挚,非明共和真理者,不能道只字。”
在周恩来的作文中,还有不少体现了他修身励志、养成良好习惯等思想。如《一生之计在于勤》、《尚志论》、《以自治自爱励友启》、《论名誉》、《诚能动物论》、《读〈教育要旨〉第六条〈戒贪婪〉感言》等;周恩来还有的作文评论了中国历史人物、事件,比较了中西文化,如《陈涉亡秦论》、《申包胥安楚论》、《读杜牧之〈阿房宫赋〉感言》、《老子主退让,赫胥黎主竞争,二说孰是,试言之》、《项羽拿破仑优劣论》等。
以上作文,充分体现出周恩来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更体现出了他在阅读后能够坚持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无论是他“慎思而明辨”的读书观,还是他的独到见解,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多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