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的提醒
29392900000024

第24章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原文”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今译”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易经·困》卦说:“对处在困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

假途伐虢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塑,假道于虞以灭虢。”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 ,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处在敌我两大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势,使其丧失自主权。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军事运用

晋献公假道伐虢

楚文王灭蔡亡息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

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苟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

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子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A133]

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历史上有刘璋开门揖盗,让刘备入川,结果自己丢了老命。像刘备这样用“假道伐虢”之计取胜的战例,古代战争中还有不少。当然,所谓假道的方式, 必须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

东周初期,各诸侯国都乘机扩张势力。楚文王时期,楚国势力日益强大,汉江以东小国,纷纷向楚国称臣纳贡。当时有个小国叫蔡国,仗着和楚国联姻,认为有个靠山,就不买楚国的帐,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

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蔡侯、息侯都是娶的陈国女人,经常往来。但是,有一次息候的夫人路过蔡国,蔡侯没有以上宾之礼款待,气得息侯夫人回国之后,大骂蔡侯,息侯对蔡侯有一肚子怨气。

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认为灭蔡的时机已到。他派人与息侯联系,息侯想借刀杀人,向楚文王献上一计:让楚国假意罚息,他就向蔡侯求教,蔡侯肯定会发兵救息。这样,楚、息合兵,蔡国必败。

楚文王一听,何乐而不为?他立即调兵,假意攻息。蔡侯得到息国求援的请求,马上发兵救息。可是兵到息国城下,息侯竟紧团城门,蔡侯急欲退兵,楚军已借道息国,把蔡侯围困起来,终于俘虏了蔡侯。

蔡侯被俘之后,痛恨息侯,对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息妫是一个绝代佳人。他这话是刺激好色的楚文王。楚文王击败蔡国之后,以巡视为名率兵到了息国都城。息侯亲自迎接,设盛宴为楚王庆功。楚文王在宴会上,趁着酒兴说:“我帮你击败了蔡国,你怎么不让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只得放夫人息妫出来向楚文王敬酒。[A134]

楚文王一见息妫,果然天姿国色,马上魂不附体,决定一定要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早已布置好伏兵,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

息侯害人害已,他主动借道给楚国,让楚国灭蔡,给自己报了私仇,却不料,楚国竟不丢一兵一卒,顺手将自己消灭。

商业运用

武田公司根除假药

环球资源利用慧聪

在20纪60年代初,台湾的武田制药公司研制的合利他命F荣获世界专利。这种药不但信誉好,而且单位利润率高。于是引起台湾岛地下工厂的觊觎,仿冒的假合利他命F开始出现,并很快给武田制药公司的市场造成冲击。

武田制药公司当时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一方面,当时台湾的法律保障不够细密,商标法、专利法及刑法中妨害农工商的章节还未修正,正牌厂商很难有合理的回报;另一方面,遇到类似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对假冒的厂商进行刑事诉讼,要求民事赔偿,或再登报道歉,但武田制药公司苦于对地下工厂资料匮乏,无法采取法律行动。经过公司有关部门的策划,一个严谨的以行销应变策略来保护自己的公关活动开始实施。

1966年,武田制药公司推出了一项看似刺激消费的活动,“武田制药爱福彩券”抽奖。此次抽奖设1600多名有高级奖品大奖,参加的条件非常简单,只要消费者购买合利他命F百锭一盒,便可参加。具体要求是,消费者要在空盒上注明自己的姓名与住址,以及药房的店名地址。

在空药盒雪片般寄来参加抽奖时,武田制药公司动员了许多专家来鉴定盒子的真伪。通过这一活动,他们不但掌握了消费者的基本资料,还有一个更主要的收获就是,那些出售伪药的药店、药房悉数成了武田制药的瓮中之鳖。

随后,武田制药公司立刻发信给每一位购买到假药的消费者,向他说明假药的害处,并告诉他如何分辨假药。同时,公司派人劝导那些贩卖假药的药店、药房,再加上治安机关的追查,以及消费者亲自到药店、药房当面愤怒指责,使得药店、药房再也不敢寄希望于假药牟取暴利。

武田制药的这一公关活动计划,部署得相当严密,具有多元功能。药品有其特殊的属性,若消费者事前知悉武田制药的清除假药行动,在害怕买到伪药的恐惧压力下,会影响到销售。而武田制药公司掌握了这一点,以赠奖这一刺激消费的“激将法”淡化了清除伪药的严肃行动。

通过这一公关活动,武田制药公司不但建立起了消费者资料档案,而且对购买到假药的消费者有再一次接受产品知识的机会,加深了对武田药品的认识,更主要的是截断了地下厂商的销售通路,彻底根除了地下厂商的危害。

台湾的地下工厂一向被认为是“老鼠搬家”,今天被抓,今晚便将简单的机械搬到他处,另起炉灶,因此造成抓不胜抓的状况。武田制药公司由其生存所需的销售渠道下手,这正是“假途伐虢”成功的最大因素。

假道伐虢,核心是借,借口、借力、借势,行动是进攻、攻占,目的是获取利益。此计是一种阴谋式的主动进攻,但在商业上也可以用于主动防御,与结盟方互惠互利,取得双赢的效果。

阿里巴巴是内贸的霸主,环球资源在外贸稍占胜算,但来自阿里巴巴的威胁越来越大。阿里巴巴的内贸还有一个死敌,就是郭凡生的慧聪。马云发出“就算用望远镜都看不到对手”高论后,慧聪与阿里巴巴矛盾空前升级。环球资源随后以近10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慧聪国际10%的股权,双方化敌为友,结成战略联盟。

环球资源是国内从事电子商务较早的服务商,其重心多在外贸领域,与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三足鼎立;至于内贸方面,则并无太多作为。通过与慧聪国际联合,补充内贸的短板。更大的目的是,抵御阿里巴巴的渗透和侵蚀。[A135]

环球资源如意算盘是,联手慧聪国际打败阿里巴巴,又可随时夺得慧聪国际的控股权。根据慧聪国际双方达成的期权契约,环球资源可在收购完成后的12个月内,随时增持至大约35%的慧聪国际股份,取得慧聪国际的控股权。一旦打败阿里巴巴,最终成B2B内贸外贸的综合霸主。

可惜慧聪2006年亏损7500万,环球资源或放弃增持股份。阿里巴巴依旧一支独秀。环球资源的如意算盘落空。

生活运用

取得信任两头欺骗

竞争职场一石二鸟

某一天,一家保险公司的李经理接到了一位自称叫张三打来的电话,希望为该公司做保险代理。见是主动上门的业务,老李便欣然同意。

恰在同一天内,此城市内的一家汽车销售公司钱经理接到了一位自称是某保险公司业务员的电话,希望销售公司可以代理保险,并且允诺可给40%的回扣。

为了保险起见,李经理第二天去张三的公司实地察看。张三的公司在闹市区一家高档写字楼内,有两个工作间。不等李经理细问,张某就把自己的身份证、房产证证明,还有客户资料都交给李经理审看。李经理见证件齐全,再有客源相诱就和张三签订了合作协议。

张三的活动能力还真强,从签合同第二天起,三天之内接连给李经理提供了足有34个客户,李经理也非常利索地开出34份定额保单,以快递的方式,送至张某处。可是保单寄出去10天了,离十五天的销账期还差5天,张某却只交回保费2000多元。如此超出常规的巨额业务量却只有少量回款,让李经理疑心再起,前思后想觉得不对劲儿。但此时通过电话已经无法与张三取得联系,等他再次来到张三公司,已是人去屋空。李经理方知上当,连忙向公安局报案。[A136]

经过调查,发现张三提供的所有证明材料都是假的,而客户资料却是真的。这样一来,保险公司不但收不上保费,还要承担保险责任。公安人员以假身份证为突破口,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终于通过一个假证贩子将张三捉拿归案。

根据张三交代,其在该市几家保险公司都曾当过保险业务员,保险公司里的工作程序和经营之道非常熟悉。可是当保险业务员既辛苦挣钱又少,于是张三想到了利用自己的优势迅速赚钱的花招。他召集了几个人,在闹市区保险公司集中的地方,租下办公室,然后对保险公司和汽车销售商两头欺骗。接得保险业务后,就将有关客户资料电传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认为无误了,就开具保单并用快递的方式寄到张三手中。他再将保单交给经销商,拿到剔除回扣的保险金,统统装进自己的口袋。张三最多拿出一两千块钱交给保险公司,安定一下他们的情绪,拖延追款时间,借此得以脱身,不过其伎俩最终还是败露。

这两起诈骗案的作案手法新颖,诱惑性和欺骗性较大。张三使用“假道伐虢”之计,先以客户源多取得保险公司的信任,然后以高回扣取得汽车销售商的信任,从而得以从中渔利。

给第三方以好处,让他帮助攻打另外一方,待消灭了另外一方,再来对付这个第三方。我是一强,敌是一强,两强之间,有一弱者。我先稳住弱者,并给弱者好处,答应帮助他对付另一强者。

这种玩法,似乎与远交近攻相抵,反其道而行,近交而远攻。不过,这里的“交”是假交,“远”也不是太远。当远者不是很远,近者又有利用价值时,就可以采用假道伐虢之计。

A部门是个小部门,近期又有人员跳槽,该部门的一项业务必须转到其它部门,这项业务是公司里的重要业务。B、C两个大部门都想接手,以壮大自己的实力。C部门比B部门更大,C部门经理野心勃勃,其目标不只是A部门,还有B部门,所以C经理便定下一个假途代虢之计。

C部门经理先稳住A部门,搞定B部门之后,再来收拾A部门。方法是先把本部门的富余人员转到A部门,增加A部门的实力,令A部门经理觉得很有面子,同时从B部门挖走骨干人员,使B部门业绩下滑,最终将B部门归于C经理旗下,C部门经理晋升为总监。而原来调往A部门的员工,重新回到C部门,最后连A部门经理本人也成为C部门经理的部下。

谋略评析

寻找假道的借口

隐蔽伐虢的意图

假途伐虢计在军事,外交,政治上都是“以假示真”法,真真假假施计于人,方可取胜,所以这一计的实践,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罕见,而且总有新意。

无法直接达到目的时,通过“借道”,蒙蔽对手,让其误解自己的用意,放松警惕,从而达到自己真实的目的。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善于寻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隐蔽“假道”的真正意图,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