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可参照下列公式判定其效果:
广告注目率=(B×C)/A×100%
式中,A——看到报刊的总人数;
B——似乎看到报刊广告的人数;
c——确实看到报刊广告的人数。
阅读率=(C1×C2×C3)/A×100%
式中,A——同(1)式;
c1,——看过报刊广告的图片、标题,但详细内容未看;
c2:——只阅读过一部分广告内容;
C3:——广告内容都详细阅读过。
视听率=B/A×100%
式中,B——广告节目视听户数;
A——电视机或收音机所有户数。
★心理转变效果测定法
心理转变效果,可以从商品牌子和企业知名度的提升情形,商品特性的理解度增加情形,确信度的转变情形,购买意向度的转变情形及品牌亲密度等各种角度获得。
a.知名度测定
知道该品牌或该公司名称的人数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率,方法有:
·纯记忆法:询问的方法如“请列举你知道的洗发水品牌名称”。由于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是在外界提示的时候,才会回忆起可接收过的广告信息。所以引导记忆法测定出的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记忆情况,可能会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识别法:将已经推出的广告作品或商品混入其他广告中或其他品牌中,然后看有多少消费者可以识别出已推出的广告或宣传的品牌。
b.理解度的测定
了解或记住该产品的主要诉求对象的人数,占确实看过该广告总人数的比率。
c.确信度测定
消费者确信某一品牌是属于一流品牌所占的比率。
d.名牌亲密度测定
消费者最先想起的品牌所占的比率。
e.购买意向度测定
当消费者要购买时,列入考虑对象的品牌所占的比率。
★行动效果测定法
这是以直接引起某种行动人数多少作为评价基础进行的测定。例如广告发出后,顾客写信的资料询问、打电话询问,要求派业务员前往,亲自到展示间参观,引起尝试购买使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测定,认为是受广告影响而发生的行动效果。
3.广告销售效果评价
一般情况下,广告推出后,商品销售增加的幅度越大,广告的增销效果越大,反之越少。这种以广告推出后,商品销售量增减的幅度作为衡量标准的评价测定的方法,称之为销售效果的评价。
虽然商品销售量的增减,受到多种主客观的因素影响,广告只是一个活跃的因素,销售效果的评价测定,要达到较准确的程度,也是很困难的。但是这种评价方法比较简易,也是企业最为关心的,因此,这种方法运用得是较为普遍的。
(1)统计法
统计法是运用统计的有关原理与运算方法,推算广告费与商品销售的比率,测定广告的销售效果。这种方法有三种:
★广告费比率法
公式:
广告费比率=(广告费/销售量)×100%
★广告促销效果
公式:
广告促销效果=(销售额增加率/广告费增加率)×100%
然而,影响销售的因素很多,比如产品质量、包装、价格、人员销售等等。所以,支付广告费与扩大销售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因果关系,故而以上两种计算,只能作为参考。
★广告效益法
公式:
R=(S2-S1)/P
式中R——每元广告效益;
s:——本期广告后的平均销售额;
S:——未作广告前的平均销售额;
P:——广告费用。
★线性回归法
如果广告费用和销售效果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就可以用线性回归法求解。
根据历史资料,分析两者确实存在着线性关系,可建立线性方程Y=a+bx。与一定量广告费用x1,相对应的实际销售量为y1。y1和理论值y有一定的差距。用最小二乘法可求出它们的最少偏差,并进一步确定a,b的值。b=(n∑x1y1-∑y1∑X1)/N∑X1-(∑X1)的平方a=(∑Y1-b∑X1)/n
按回归方程可预测任何广告费用支出时的销售量,确知未来的广告销售效果。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计划地进行实地的广告试验,考察广告效果的一种测定评定方法,此法分为四种:
★费用比较法
它是利用现场广告投资不同,来考察广告效果的方法。
★区域比较法
区域比较法是选择两个条件类似的地区来检验广告的效果。比如评价电视广告,选定A、B两个市场作试验,A市场播放电视广告,叫做测验区;B市场不播放电视广告,叫做比较区,计划测试时间为两个月,两月结束后,进行比较测验区的销售变化情况。
选择测验区与比较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区域数目:选三个区域比较理想。
·区域大小:以10万—20万人口较为理想。
·区域状况:各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要大体相仿。
·各区域要相隔,以免人口流动而难以显示确切的销售量。
★媒介组合法
这与区域法基本相同。区域法只有单一媒介作比较,而媒介组合法则运用多种媒介组合广告。如A市有电视、电台广告;B市有电台、报纸广告、互联网广告;c市有杂志、报纸广告;D市则有户外广告与电视广告、电台广告、互联网广告等多种媒介组合广告,经过一段时间后,汇总各区销售情况并作比较,分析销售量增加与广告增加开支的关系。
★分割接触法
这是在同一期报纸或杂志销往两个地区时,用机械的印刷方法,使报纸或杂志产生两种状况:
一是同一期杂志或报纸有一半插上A广告,另一半插上B广告。A广告发往A市,B广告发往B市,在一段时间内,计算两地区商品销售量变化的情况。
二是同一期杂志或报纸。有一半插上A广告,发行A市,一半不登广告而发行到B市,经过一段时间后,分析两地区销量的变化。
(3)促销法
促销法是选择两个区域,A市只发布广告,停止一切促销推广活动,B市既发布广告,又进行各种促销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两区销量进行比较,测出广告成效在促销活动中所占的比重。
为了比较精确地测定广告的促销推广效果,还可采用测量销售额变化速率的方程式,即在任何时间发t时,销售额变化率是受四个因素影响的:一是广告预算;二是销售反应常数;三是销售的饱和水平;四是销售衰变常数,其方程式是:ds/dt=rA(M-S)/M=AS式中,s——时间t的销售额变化速率;
ds/dt——在时间t的销售变化速率;
A——在时间t的广告费用支出变化率;
r——销售额的反应常数;
(其定义为:当s=0时,每元钱广告费用所产生的销售额)
M——最高销售的饱和水平;
A——销售衰变常数值(即某时期的销售损失率);
(其定义为:当A=0时,每单位时间销售额的损失比例)。
这一方程式说明,销售额变化的速率增长愈快,广告促销的反应常数愈高;同时,广告费用支出愈高,则刺激市场潜在需求的销售额愈高,而销售衰变常数值愈低。
实例
广告推广评估
若每支出一元钱时广告费用,可收回四元钱的销售促进反应效果,已知某产品现有销售额为4000元,最高饱和销售水平为100000元,在未做广告时,该厂商某一时期的销售损失为0.1,如果支付广告费10000元,由方程式得知,该厂商可望增加销售额20000元。
计算如下:
ds/dt4(10000)×(1000000-40000)/1000000-0.1(40000)=20000如果这20000元广告推广的边际利润高于50%。证明这10000元广告费用是花得值得的。用这一方程还可预算比较不同广告策略的获利效果。
三.销售促进效果测定与评估
1.效果测定的难题
销售促进推广的效果测定与广告效果测定一样,极为困难。
首先要说明的第一个问题是,销售促进推广的效果是什么?
如果销售促进的效果是“销售额提高”,则只要测定销售促进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也就是销售额的增加量)就可以。
假如销售促进能发挥极其显著的效果时,利用此一办法来测定确有某种程度的可行性,也就是因实施销售促进,以致能够增加二倍至三倍的销售额时,其效果自可很清楚的显现出来,但事实上销售促进往往无法造成销售量增加二倍至三倍。
在今天,所有企业为增加销售额,包括利用各种销售促进推广活动在内可以说已经无所不用,想要增加更大的销售额,其可能性已相当有限,只要销售促进推广的增加效果可以达到10%或20%的水准已算是相当不错了。
再者,销售额的增加也需要用某一固定时点来作为测定标准。通常商品是经过厂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较长的通路,由厂商来看,要一一把握最终时点的零售出口(retailingOutlet)销售额变化实在不容易。何况,有些销售促进的效果只要二、三日就可以快速的实现,有些则需要经过数星期乃至数个月的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效果,后者的迟缓性效果,在每一时点变化量都很微小,除非有精密的测定方法,否则无法显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销售额增加”是由多元要素综合显现的,各项要素对销售额的影响力又各皆不同,在诸多要素中,要各自单独测定出销售促进的效果,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也有人利用市场调查方法来推定销售促进效果的。
这是一种对每一个购买人分别调查销售促进对其发挥多少效果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也有其困难,例如,某一个人购买汽车,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就很多,不易加以有效析离出来;也许针对商品本身的性能及设计,也许针对报纸杂志上的广告,也许看见行驶中的汽车感觉不错而购买,也许因为朋友的推荐再经研究产品目录后受推销员的劝诱再经驾驶试用后决定的。也许只不过是偶然有一笔额外收入临时起意买了汽车;也许是基于折旧率低;也许是购买人在汇集众多信息后才理性决定购买的。所以我们想要判定其中某一个原因占多少份量比重是相当困难的,即使经过个别调查也不容易确定。
若纯粹根据销售额来判断销售促进的效果,技术上也有不少的困难。即使利用前述的DAGMAR理论(成效广告目标法理论)也很难加以认定。
2.标准与方法
那么“销售促进推广效果测定”要采取何种标准呢?
在DAGMAR(广告目标法)理论中,虽然项目与销售促进不同,但将广告前及广告后测定的效果,予以数字化表示也大略也可以反映其效果。
但事实上这种方法仍有其困难,此种测定看似简单,但要实施正确的测定,却需要有大规模的市场调查,以问卷向特定对象调查作背景依据,一般都需要花费相当时间及金钱,花费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金钱及需要数十人,有时反而比销售促进本身花费更多,变成企业的负担。
再者,市场调查时因微小的出入(例如:调查对象的选定方法、问卷的制作、访问方法等)其结果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调查的精确度要提高到“仅容许数个百分点以内之差异”确实相当困难。
尽管不易找到一种标准可以正确掌握销售促进效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竞争激烈化、销售促进的繁多,可能增加开支等原因而不作效果测定。
退而求其次,也许我们能找到梗概的数字,虽然精确度不一定太高,但却仍能取得某种程度的测定效果。因此,有一种权宜办法,即依据各种不同的销售促进手段的个别效果来推定整体的效果,各种销售促进手段的不同其效果测定的方法也各不同。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各种方法可以考虑。必须注意的是这些数字都是间接的,其本身的沟通效果,不一定能正确的显现。
不过与其一开始就想正确的测定的效果,结果却因未能达到目标而失望,还不如退而求其次从较简易的部份暂先开始,是比较务实的作法。
再把上表分别测定的结果,经多次的经验、记录及资料累积,最后终能产生一个清楚的轮廓,大致的效果可能也就可以推定出来了。
至于由谁来作评估,我们认为在公司内,透过推销人员来从事销售促进效果评估比较有效。因为推销人员总是比公司其他一般职员较了解市场状况,较能作出接近市场(消费者)事实的评价。基于此目的,我们可以制成一种易于记录的表格,以便让他们可以经常记录。
由于销售促进推广的效果测定及评估工作,难于十全十美,不妨先从简易的方式先作,待累积一定经验之后,再作进一步的改善。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销售促进推广的效果应该及于每一沟通的各个阶段,而不是某一个定点。今天我们对电视广告的评价尺度几乎都局限于收视率之多少,甚至对收视率产生过度的过敏反应,反而有轻视广告整体效果的倾向,完全迷失了最终的目标,那就危险了。
再者,在实施各种销售促进方法时,应该打从计划阶段就应当明确设定目标与评价标准,何种程度算是达到期待值,以及用何种方法可以测定等,对以后工作的执行才真正有所助益。
四.公关推广效果评估
评估公共关系推广的结果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书面报告、新闻报导状况、广告效果检测等方法。
报告是一种总结,其内容包括陈述活动的过程及成果、检测实际工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预测未来的工作状况等。
1.非正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