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推广
29389300000013

第13章 销售促进推广(4)

在2003年,购买的奖励所面临的困难是为商品创造些什么,来迎合消费者最大的复杂心理,创造的范围是局限在产品所通常具有的每包商品很小的预算中(每份奖励)。这个问题对于孩子的商品再柔和一些,奖励“继续购买”是推广计划的特点,例如,很多早餐即是如此。但是几乎所有的家庭主妇都已经从塑料花中成熟了,他们现在很少被购买后商家提供的免费商品所打动。

2.申请奖励

一个通常用来解决上述问题(如何开发一种免费提供但能迎合现在消费者更加复杂的口味的奖励品种)的办法是要求多次购买以得到奖励,并且要求消费者为此提出申请。

多次购买的多次预算可以用作一次奖励。奖励资金大大地增加了,因为事实上不是所有购买“规定数量商品的顾客”都提出申请。这样如果要求购买数量为5件,而每件商品的奖金预算为20便士的话,那么奖金就价值1英镑。并且如果所有可以申请的人中只有20%申请,那么奖金就是5英镑。大大超过当初所提供的20便士,即使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也足够买一些有价值的商品了。而且,这些奖金不会浪费:只有非常想得到奖金的顾客,才会不怕麻烦而提出申请。这比不管顾客是否需要,都给每位顾客奖金效果好得多。

以上的计算在促销推广公司中已经被广为理解--并加以研究,但是这对于顾客有什么含义呢?我们早些时候批评现金返还,因为他们的经济全部依赖于很少的申请的消费者:他们依赖的是给消费者设置困难和不便来阻止他们申请现金。这些无须申请的奖金,因此就免于受到批评吗?我们说,不都是这样。我们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奖励:个人口味有很大差别。

以上我们谈论了为专门奖励而提出专门申请:“一次”促销。但是免于申请的技巧在一定时期被引人到所有商品和服务市场中(这样扩大了消费者选择),尤其在经常促销的地方。因此近几年我们在加油站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推广品种。

一些推广公司已经被这样的方式吓怕了,困难超出了开始我们所预想的,但实际上是连续推广一种商品的理念受到了挫折。我们不完全理解这些害怕和保留;相反,我们认为很多商品应该欢迎经常光顾的顾客,对于精心设计的推广品种所代表的含义发表的意见。商家总是希望大家每周或者每天购买商品;有机会直接与定期提供多次购买发票--提供申请--以表示自己是忠实用户的顾客交流,难道不是很高兴的事吗?一种促销方式扮演重要角色的这个连续的计划,对我们经常听到的连续营销难道不是一个贡献吗?

当这样一种推广品种最初实行时,不能吸引预计数量的参加者时,一个更加值得关心的严肃的原因被提了出来,推广者发现自己有责任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内,对提供的承诺负责,尽管申请数量不足以弥补发起、进行和运作推广计划的成本。

3.支付奖励

当我们开始工作时,这种惊奇的做生意方法叫做“保持价格的再次销售”。允许生产者标明要求零售商把商品卖给顾客的价格。试图打折的零售商将被拒绝再次提供商品。

这个交易限制保证了其中每个人的简单生活--除了消费者!--允许供货商和商店都得到平均利润。

作为一种附属品,它也使得生产商很容易地对大量营销商品提供多种奖励商品,而价格比商店要便宜很多。

“这个无柄平底锅仅要3.99元再加上两个包装盖子。”

商品在大量订单基础上,将从奖品供货商那里得到一个低的报价单。奖励将以不同于价格相似的商店的方法生产出来。商品将发生奖品上的利润并且无须支付零售商的利润。奖品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即使包括包装费和邮寄费仍然是省钱的。因为商品计划没有显示为推广而分配资金(消费者将寄钱来支付相关费用),自我清算赢得了现金。

“自我清算”一直是一个令人误解的词语,因为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消费者才寄送包括所有费用的钱。例如,确切预测将受到多少申请是不可能的,订购大量奖品以得到较低单价的需要,经常导致剩余--超出申请数量的剩余。最终这将蒙受巨大损失,在几年之后才能由发起促销的产品经理(现在可能是另一家公司的产品集团的经理)的任者来解决。做所有这些“自我清算”所需的安排所花费的时间是非常昂贵的,尽管这些成本不计入推广成本。选择奖品;商议价格;其他商品的供给;获得包装;发起和管理安排;宣布所做的承诺(在包装上,在新闻上或其他)和所有其他细节。“自我清算”的促销法在商品计划中可能是轻量级活动,但是其中的工作经常是繁重的。

近年来打折从零售交易的各个层次传播开来;在这个新的竞争环境中的胜利者在消耗其他人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更大连锁店出现了,低利润的有效运作并给供货商以价格和条款的强大压力。因此,大商业很难与这些零售连锁店竞争。

因此,“自我清算”的描述被证明自取灭亡。

我们不这样认为,但是支付奖品这种方法需要进行重新评价。我们转向本章最后一个主题,但是因为很多看法对奖金与奖品同样平常,我们首先看一看奖金促销法。

抽彩给奖法

推广抽彩,是从购买促销商品的顾客中,靠运气选择赢得奖金者。

抽彩给奖法因此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清晰和最诚实的有奖促销方式。他对于竞争者来说不需要技巧、判断或知识。他们“诚实”的承认促销推广者的基本兴趣,就是说服公众购买他们的商品;他们保证参加者的基本利益,就是赢得奖金的机会是公正和平等的,使忙乱和麻烦最少发生。

因此,颇具讽刺的是,在英国抽彩推广是不合法的。购买推广商品的要求被认为是一种购买赢得奖金的机会的行为,而这是被当时法律所禁止的。这种思想是明白的维多利亚式的--很过时的。根据对2001年LORDCHIEFJUSTICE法的解释,这样做的目的从传统意义上讲,是为了减少那些只有给孩子买粮食的穷人损失金钱。

这样的保护在现在教育良好并有很多阔绰的消费者的情况下似乎是不必要的--甚至是不恰当的,那些阔佬允许赌球赛、棒球和商店,并且--极具讽刺意味的--被允许购买由那些禁止促销抽彩的法官们创立了国家彩券!

在允许促销抽彩的国家例如意大利和西班牙,消费者熟知此法,如果与广播媒介联合使用则更是非常流行。直到现在,促销推广者用替代办法--赛马、竞争、争论、游戏和免费抽奖--来提供奖金。

①赛马

赛马绕开法律禁止抽彩的规定,给予参加选择权而并不购买促销产品。可以把姓名和住址写在商品包装(或者其他购买证明)或白纸上直到被选中。

半数以上的人使用购买凭证而不是白纸参加这些促销。这说明了公众完全接受法律禁止的促销抽彩。

②竞争

竞争要求参加者购买推广产品并根据技巧和判断力以赢得奖金。

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竞争在几方面可以批评。消费者经常被要求做很少人能做的事情。一个例子是“打折布条”,“现在用少于12个字完成这句话:我宁愿……”善于此道的人必须是在广告代理公司的打字员--或者已经成为一个专业竞争赢家。广告代理公司的打字员或者专业竞争赢家并不是促销商品的主要目标群体。

“打折布条”带来的问题只是为参加的消费者设置障碍。或者如果参加,会给推广者一个把他们当作失败者而除去他们的理由。

另一个批评理由是,加入竞争的人需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知是否赢得了比赛。如果竞争广告做在包装上,这一缺点尤其确凿,生产商决定他们需要6个月、9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结束这样的竞争。到那时,大多数人已经全部忘掉了这些。这与每周出结果的足球比赛相比或者与赌博商店和电视赌马相比有很大反差。

几乎无人参加竞争是毫不奇怪的!很多推广者对消费者太不友好了,不能引起目标消费者的兴趣和太不注意现在“我想现在要”的消费口味。

③立刻赢得游戏

是立刻知道是否赢得了游戏的设计使“立刻赢得游戏”出了名。

最流行的技巧是翻开答案。

当然所有这些游戏的结果是输多赢少。可能经常玩游戏导致一些错觉:这个活动变得帮助失败而不是成功。赢得游戏的期望下降。除非一部分通过邮寄给予第二次机会,但并不能减轻失望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