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战争全知道
29388300000007

第7章 战争安全阀:战略与战术(3)

战术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推陈出新,其实这和武器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冷兵器时期,由于戈、剑、戟和箭等金属兵器的出现,才产生了迂回攻击、伏击和合围等战术;而战车的出现使人们在战争中学会了布阵,如“三阵”、“五阵”、“八卦阵”等形式的阵地战术和城堡防御战术;到了热兵器时代,枪、炮、遥感技术、侦察装备等研制成功,才可能有脱离式战术。如果将每一种战术提前一个时期出现,即使思想再超前,兵器落后也是没法应用的,所以战术的应用都是与一个时代所使用的兵器相对应的。当今科技不断发展,像激光武器、基因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技术、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技术等一些前所未闻的新式武器不断出现,未来的战术也必将闪现更多的智慧光芒。

3.战术对战争的意义

战术的形成和发展,受军事技术、士兵成分、组织编制、训练水平、民族特点等条件的影响,其中军事技术和士兵素质具有决定作用。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战争性质、不同国家和民族,战术各有其特殊规律。在不同地域、不同战争阶段和战斗规模的情况下,战术的运用也各不相同。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根据时机、地点、部队等情况,灵活地运用和变换战术,对夺取战斗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4.战略和战术的结合

一般来讲,战略指导决定战术,战术则需服从战略安排,同时也会对战略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分析,确定了打“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战争形式以游击战结合运动战为主;同时,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实行全面抗战,经过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最终打败敌人。而在具体的战役中,又采用近战、突袭、伏击、打援、地道、穿插、封锁、破袭、劫粮草等战术。

战术的具体类型

一、战术类型

1.横队战术

横队战术是一种应用横队队形进行战斗的战法,其队形大致为:军队沿正面平均配置,正面较宽,纵深较小,主力编成2~3个横队作战。横队战术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军团的横队战术最为有名,其队形第一列为长矛兵中队,负责投掷标枪以抵御敌方的攻击;第二列为主力兵中队,用于消耗敌人的体力;第三列为后备兵中队;两翼为骑兵中队,负责实施攻击,并与步兵连续交替出击。

2.线式战术

线式战术是指应用线式队形进行战斗的战法,其队形大致为:军队展开成2~3条步兵线,骑兵分列两翼,火炮配置在步兵线的前后或翼侧。战斗开始时,火炮先行射击,掩护步兵向前推进,骑兵从两翼迂回突击,最后利用步兵冲锋展开决战。线式战术最早出现于5世纪的荷兰军队。到了18、19世纪之末,线式战术被更为先进的纵队战术所取代。

3.纵队战术

纵队战术是指应用纵队队形进行战斗的战法,其队形大致为:少数兵力在战线前方组成散兵队形,主力随后以营为单位组成密集纵队;预备队置于主力纵队后面,炮兵置于主力纵队前方或两翼,骑兵则置于翼侧或后方。战斗开始时,步兵和骑兵实施火力与机动结合,配合作战,最后由主力纵队发起冲击,决定战争胜负。纵队战术最早出现于18世纪末,在1870年普法战争后逐渐被散兵线战术取代。

4.散兵线战术

散兵线战术是指应用散兵线队形进行战斗的战法。战斗开始时,部队疏开队形以接近敌人,待到达步枪射程之内时展开成散兵线,在炮火掩护下向敌人发动猛烈的袭击。散兵线战术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大显神威,后被各国军队效仿。

5.机动战术

机动战术是指通过快速移动兵力进行战斗的战法。实施机动战术以突然穿插的方式进入敌人队形的纵深,突击其翼侧和后方,以达到短时间内歼灭敌人的目的。17世纪中叶,法军首次提出机动战术,并利用机动战术在一场冬季战役中击败德军。后来,机动战术被许多国家采用。

6.行军与宿营

行军和宿营是部队有组织地进行的移动和驻止。行军是部队沿着指定路线进行有组织的移动,以转移兵力,争取主动,形成有利态势。宿营是部队行军或战斗后的临时驻止,宿营前需预先组织侦察队伍,勘察地形,选择适于隐蔽、防护、抗击敌军突袭和随时行军或投入战斗且水源充足的地域,宿营时必须加强警戒。

7.冲击与突破

冲击与突破是进攻作战开始阶段最紧张的关键性作战行动。冲击通常由步兵和坦克兵充分利用航空、炮兵火力掩护,向近距离目标发动迅猛的攻击,以火力、格斗、冲撞和碾压等手段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击毁敌装甲目标,突入敌阵地。突破通常由步兵和炮兵在地、空火力支援下,迅速突破敌防御阵地,为向纵深开展进攻、分割围歼敌人创造有利条件。

8.战术协同

诸军种、兵种的兵团、部队、分队为进行共同的战斗任务而进行的协调配合。亦称协同动作。骑兵、水军的出现,形成了水陆并用,车、步、骑配合战斗。火器出现后,有了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战术协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无线通信应用于战场,出现了航空兵之间、航空兵与地面部队之间的现代意义上的战术协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陆上和海上作战行动之间的联系加强,有了陆军与海军、空军之间的战术协同。战后,随着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发展,导弹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新兵种的出现,指挥自动化系统等新技术的采用,战术协同更加复杂。

二、战术在战斗中的体现

1.战斗编成

对参加战斗的建制和加强的兵力兵器进行的临时组合。通常根据任务、敌情、地形、兵力兵器的数量等因素确定。在战斗过程中,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加以调整。在主要方向上战斗的部队通常编成较大,兵力较强;进行独立战斗任务的部队,编成需具有独立战斗的能力。随着军队合成化的提高,需要配属的兵种将减少,步兵、坦克兵部队一般只需配属必要兵力兵器,即能完成战斗编成。

2.战斗部署

根据战斗企图对战斗编成内的兵力兵器所作的任务区分、编组和配置。分进攻战斗部署和防御战斗部署。通常根据上级企图、受领的任务、兵力兵器的数量、敌情和地形等确定。进行战斗部署时,应部署主力于主要方向,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梯次配备,适应立体、全方位、全纵深战斗的需要,利用地形疏散隐蔽配置,适时实施兵力火力机动;能发挥各兵种、各专业兵的特长和各种武器的威力,便于指挥、协同、支援与保障;既能减少敌方火力突击的损害,又能充分利用己方火力突击的效果。

3.战斗编组

对战斗编成内的兵力、兵器进行的临时编组。也指分队进行特定战斗任务进行的编组,如编组突击组、爆破组、火力组等。通常根据任务、战斗编成、敌情、地形等确定编组的形式,按任务需要确定各兵种的比例,并根据战场情况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在编组时尽量保持原部队建制。有时也打破原部队建制进行编组。

4.穿插

穿插是指进攻作战中从敌军部署间隙或薄弱部位迅速插入并进入其纵深的作战行动,以袭击敌方重要目标,分割和打乱其兵力部署,为分割歼敌创造条件。在中国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中,秦军依靠骑兵插入赵军纵深,割裂赵军队伍,从而将其各个歼灭。

5.渗透

渗透是一种辅攻性作战行动,指参与作战人员秘密潜入敌军纵深或后方,侦察敌情和袭击敌军重要目标,破坏敌军后方补给线,配合己方主力部队作战。在古代战争中,渗透通常是指精兵秘密潜入敌后,焚毁其粮草,在敌营内制造混乱,以便己方主力乘虚而入。

6.阻击

阻击是在主力部队实施进攻作战时的一种关键的辅助作战行动,以阻止或迟滞敌人前进为作战目的。部队实施阻击时必须以猛烈的火力攻势阻止敌人增援,断敌后路,掩护主力部队的歼敌行动。

7.进攻正面

进攻的军队展开后朝向敌人的一面。其宽度也是进攻地带的宽度,通常由上级在下达作战任务时明确,或根据上级企图、任务、敌情、地形和部队兵力编成自行确定。要求宽窄适度,便于建立对敌兵力、兵器优势。同时又要防止兵力、兵器密度过大。通常主攻部队较助攻部队进攻正面小:对强敌进攻较对弱敌进攻正面小:夜间进攻较昼间进攻正面小;城市进攻较野战进攻正面小。

8.进攻方向

军队进行进攻作战任务的行动方向。分为主攻方向和助攻方向。通常选定一个主攻方向和数个助攻方向。主攻方向是使用兵力、兵器的重点方向,也是对作战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方向。力求选择在敌防御比较薄弱,利于隐蔽接敌和展开,便于突破和向纵深发展,便于各军种、兵种协同动作的地方。助攻方向,主要是钳制敌人的兵力、兵器,保障主攻方向的突破和发展。二者有时会相互转化。改变主攻方向,需调整部署和重新组织,要求慎重对待。未来战争中,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主攻方向与助攻方向相互转化更趋灵活,时机将增多。

9.防御体系

由兵力部署、阵地编成、火力配系、障碍物配系以及各种保障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确立有重点的纵深、梯次的兵力部署;构成以支撑点为基础的纵深、环形的阵地体系;组成远、中、近衔接,高、中、低结合的以打坦克、打直升机为重点的立体、密集的火力配系和以防坦克为主并能防直升机的障碍物配系;加强侦察、警戒、电子对抗和对高技术武器袭击的防护以及工程、伪装、气象等战斗保障;加强物资供应、卫生勤务、运输勤务等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

10.防御纵深

防御地区或防御部署的纵向深度。通常由上级确定。要求是:利于疏散配置兵力、兵器,能减少敌火力杀伤;利于兵力、火力机动,便于实施反冲击、反击和歼灭空降之敌等行动;利于组织各部队、分队间的协同动作。通常坚固阵地防御和主要方向上的防御纵深较大。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防御纵深将逐步增大。

11.支撑点

依托有利地形构成的环形防御阵地。是连、排防御阵地的基本形式。有前沿支撑点和纵深支撑点之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支撑点在战术防御地幅内被广泛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反坦克支撑点得到普遍运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了以坑道为骨干与野战工事相结合的坚固支撑点。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特别是攻击直升机的广泛运用,将要求支撑点具有全方位、立体的抗击能力。

12.阵地体系

由阵地的各要素按照作战要求构成的有机整体。阵地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便于疏散隐蔽地配置兵力兵器;利于迅速机动兵力和发扬火力;能有效地抗击敌各种火力的突击和核、化学、生物武器的袭击;能充分利用地形,便于伪装和设置障碍物;便于组成全纵深、全方位、有重点的防御。战斗中,需根据情况变化不断加以完善。如堑壕式阵地体系、支撑点式阵地体系、堑壕与支撑点相结合的阵地体系等。冷兵器时期,主要以城墙为主体,与沟、池等障碍物和外围关堡,构成城池式阵地体系。火器广泛用于战场后,特别是线膛武器大量使用后,出现了炮台式要塞阵地体系。20世纪初,出现了堑壕式阵地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现了防坦克支撑点,形成了堑壕与支撑点相结合的阵地体系。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了以坑道为骨干,并与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坚固阵地体系。

13.火力

弹药经发射、投掷后形成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是歼灭敌人的主要手段。按武器种类分为常规火力和核火力;按打击目标所处位置分为对地面火力、对海面火力和对空火力;按兵种分为步兵火力、坦克兵火力、炮兵火力、防空兵火力、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火力、航空兵火力和舰艇部队火力等。通常根据任务、武器性能和地形条件组织火力。火力运用需集中、突然、迅速、准确和猛烈,按各种火器的不同性能,合理区分与编组。

14.防御火力配系

防御时将各种火器按其性能和任务作适当的配置和分工而构成的有组织的火力系统。包括对地面火力配系、对水面火力配系和防空火力配系等。通常以炮兵、战役战术导弹、防空兵的火力为骨干,结合航空兵、坦克兵、步兵火力构成。未来战争中,随着火器性能的提高和种类、数量增多,防御火力配系将进一步向纵深、立体、灵活机动的方向发展;打击攻击直升机将成为防空火力配系的重要任务。

15.对地面火力配系

为打击地面进攻之敌而组织的火力系统。通常以步兵火器、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炮、压制火炮、战役战术导弹、坦克和航空兵等火力组成。组织地面火力配系,应集中使用反坦克火力于敌坦克威胁最大的方向,各种火力密切协同,协调一致地打击主要目标,火器分散,火力集中,火力与障碍物相结合。随着反坦克火器的发展,反坦克导弹和攻击直升机的火力成为对地面火力配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6.换班

一个部队替换另一个部队执行作战任务的行动。目的是使正在执行任务的部队得到休整、补充,或轮换锻炼部队、变更部署。古代换班主要是对防守边疆、城邑和要塞的军队定期进行轮换,间隔时间较长。近代,随着阵地战增多,为增强防御的稳定性或保持持续进攻能力,换班增多,一般根据战场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代作战紧张激烈,消耗损失大,持续时间长,换班更为频繁,不仅在防御作战中,而且在进攻作战中均被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