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参加高考,考得最好的是语文。论成绩,排全年级第二。同事笑着说,那是孩子他爹熏陶的结果。
我看着儿子重复这句话,儿子只是笑,淡淡地说,可能吧。我看看儿子,也是笑。心里却美滋滋地想,大致是吧。
说起儿子写作文,马马虎虎,时好时坏。但有一条规律线,那就是凡是动于情的,写自己的事的,那终归是好作文,说不定还会发表的。
儿子这次作文肯定是不错的,这一点,我敢肯定地讲。
无意中读博览,进入视野的是一篇王开东的文章《作文要注意知识含量》。大致意思是作文要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如一个孩子练琴,他就写听到某段音乐的美与感受。又如孩子正在学画,他就写画出一幅精品的感受。我又联想到,比如孩子喜欢读书,就写读书入境时的惬意。如此类推,必有好文出现。
作者的逻辑依据是,在高考阅卷时,雷同的素材很容易引起阅卷者的疲劳,若出现一丝新意,阅卷者要么会惊叹,要么会同赏而感应,而知音,不给高分才怪呢。
其实,读者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今,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若没有点自己的东西,怎么会引起读者的注意呢?
要不是王开东的《作文要注意知识含量》有新意,怎么会吸引我注目细读呢?
人人都是一样的,人人都会疲劳,人人都会臭美,人人都会厌倦。所以说,写自己喜欢的独特的领域,没错,永远没错。
答案已明了,写自己的事,写熟悉的事,写出点儿含金量,作文就会得高分。
这真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