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和非市场化进程在理论上一直呈现出多样化探索争鸣的局面,有人认为,教育是产业,完全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也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某些部分可以通过市场来运作;还有人认为,虽然教育具有一定的产业属性,但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应归为公共产品,是不能市场化经营的。由此可见,人们对学校的市场化运作问题已经进行很深入的讨论,这种讨论也产生了众多的不同观念,如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教育属性、教育产品等。对教育属性的认识提出了教育特殊说、教育生产要素说、教育独立产业说、教育非产业说等。对教育产品的认识提出了人才产品、服务产品、成果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等观点。
特别是对教育市场的认识,理论界的争论热点不在于承认教育市场与否,而是提出了教育市场伴随说、范围说、供需说、衍生或拓宽说、软市场说等,说明我国已经开始注意并研究教育市场了。
无论如何,中国已经迈上教育产业化之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特殊产业,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实际上,教育产业化经营就是要把教育事业作为产业来经营,要考虑教育的投资效率,而这种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要走向产业化经营之路,是指微观层面的学校应该获得的经济收益。企业需要具有自我成长、自我积累的能力,教育机构或一所学校同样需要自我成长、自我积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实现教育目标或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扩大再生产教育产品的基础。
因此,教育的市场化进程决定了学校进入市场已经成为可能,不论是对教育产业化认识还是对教育产品的理解以及教育在市场中的功能定位,都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空间,把学校置于市场中并不是要极力否定学校教育,而是想通过市场对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实现学校效益最大化。
(2)学校教育的市场化实践
我国学校教育从政府大包大揽到放权共管,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办学的多元化格局,无论是学校的内部结构改革还是教育的外部制度变迁,无论是招生收费并轨还是投资主体多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目前,在我国各地出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校发展模式,这些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实际上是对学校进入市场实现学校经营的实践探索,如广东“英豪学校”创办“教育储备金”模式、私立华联学院创立的“知识型股份合作制”模式、白云职业培训学院的“市场中心型”模式、深圳碧波中学的“委托代理型”、浙江椒江的“教育股份制”、高等院校的“二级学院”、大学城,以及大学园区的“名校办民校”的“独立学院”等等,推动着中国教育产业化的运行。据2002年中国教育事业的统计,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达到6.12万所(个)。我国的教育在短短的历史时期内,最大限度地积聚了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的超常规发展。特别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改善了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严重不足的现状,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2001年全国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中,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达128.09亿元,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为112.89亿元,学费、杂费745.60亿元,同期教育总经费为4637.66亿元。
所以,中国学校教育的市场化之争不在于垄断与非垄断之争,而在于谁举办学校、谁管理(或经营)学校以及谁受益。政府苦于资金投入不足、财力有限(尽管我国经济增长稳定快速,但依然是穷国办大教育),一方面学校却在浪费或低效使用本来稀缺的教育资源,而另一方面民间的游资、企业、个人投资学校的热情又受到不同程度的扼制,造成大量民间资本闲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教育体制内外观念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实践表明,举办教育的责任、管理学校的责任不能也不应该完全由政府来承担。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办民助和民办学校,甚至中外合作办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为我国学校进入市场积累了实践经验。
2.国际教育市场环境:市场化理论与实践
西方的教育改革已成潮流之势,虽然世界各国都把教育主要看成是一项公益事业,但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也在不同程度上认可教育的特殊性质,并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度引入产业机制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其目的在于带动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以解决学校教育经费的短缺,增强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西方在教育市场化进程中,引起激烈争论的也是教育的公私之辩,对学校和教育这样的公共服务部门可否引入私人经营、国家投资高等教育的必要性、教育产业和市场机制准入、教育是否可以盈利、教育公平和效率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特别是美、英、日、澳等国家的教育市场化对教育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美国是一个拥有完善的教育市场的国家,随着20世纪60年代追求“平等”被20世纪70年代追求“卓越”的教育改革所取代,市场的触角便开始伸进公立学校,突破口就是择校。1980年一份题为《决策之时》的全国州长协会研究报告指出家长择校的基础理念在于,学校无论公立私立都应到教育市场上去自由地为生源而竞争,而家长则按学校办学质量来决定他们的孩子去上哪所学校。择校会在孩子教育方面给家长以更多的推动和责任,同时,还会通过竞争促进学校改进。择校计划受到里根总统及随后历届总统的支持。1988年4月,明尼苏达成为立法实施择校计划的第一州。1990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查布和莫伊就择校等教育市场改革的实施出版了《政治、市场和美国学校》,指出,择校的基础正是一个开放的学校管理的市场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券、磁力学校、特许学校、特许专营权乃至盈利教育等等的出现,都说明教育市场化在美国最难进入的公立学校体系正在取得进展,在1997年美国的4096所大学中,他们绝大多数都自认为是市场性的机构,可见美国教育市场环境的成熟。
当然美国教育市场运行的成功得益于教育产业公司的发展、营利性私立高等学校和所占据的海外留学生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出现了很多专门从事“盈利教育产业”的投资公司,比较著名的如“梅里尔·林奇公司”、“教育风险投资公司”、“知识宇宙公司”等。林奇公司教育产业收入在1998年达到700亿美元,教育风险投资公司达到820亿美元,知识宇宙公司创办两年后的1998年达到10亿美元。营利性教育管理公司是美国营利性教育机构的主要部分,如S:bis教育公司是一家私立的、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公司,建立于1886年,目前在11个国家运营28所营利性中小学,在校生达2万名,形成了独特完善的课程开发、教学管理、检测评估、学生管理、师资培训等系统。该公司的董事长Bist:ny先生说,我们把教育看成生意,但并不影响我们把教育做好。美国最大的营利性教育管理公司是Edison教育公司。Edison教育公司于1995年开办了第一批学校(4所),到2001年9月,它已在2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管理136所学校,学生达7.5万人。至2001年6月30日,Edison教育公司的总资产达401亿美元,2000~200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3.76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67%。美国较大的营利性教育管理公司还有Adv:nt:ge Schools(已与Mos:ic:合并)、Be:con Educ:tion M:n:gement(已与Ch:ncelLor合并)、Ch:rter School Administr:tiveServices、Leon:Group、Moss:tic:Schools、N:tionl Herit:geAc:demies等,到2000~2001学年,美国已有21家教育公司,管理Apollo Group、G:reerEduc:tion、Corinthi:n Colleges、Devry、Educ:tion M:n:gement、ITT Educ:tion、Str:yer Educ:tion、Sylv:n Le:rning和Whitm:n Educ:tion等约285所学校。
美国营利性私立高校1999~2000学年,共有677所可以颁发学位的营利性高等院校,其中4年制的194所,2年制的483所。在不颁发学位的4985所高等教育机构中,营利性机构则成为主流,占3704所。
另据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统计,1999年外国留学生为美国经济带来117亿美元的收入,使接收外国留学生成为美国的第五大出口收入来源同。
自1979年以来英国实施激烈的市场化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撒切尔政府从撤销对欧共体以外所有大学生的公共补贴着手开始了教育市场化改革进程,随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削减了高等教育经营拨款的15%。在1988年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明确要求英国教育转向全面的市场体制,在教育市场化改革后的10余年,英国教育在投资、科研、课程改革和学费收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布莱尔政府近几年更是积极推动教育市场化,在国内开展教育产业化政策,改革学生收费制度,在国外则推行完全资本形式的留学教育,使英国的教育市场具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一直坚持发展私立教育政策,特别是私立大学学生人数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比例1955年为59.7%到1996年已上升到73.2%。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比较迅速,在政府政策性文件《高等教育:一份政策辩论报告》中写入诸如私有化、受益者付钱、为顾客服务、竞争等教育市场化原则和概念,目的是推动教育市场化改革和运作,如公立大学私有化和引入市场机制、大学收费制设计、鼓励私人投资教育和兴办私立学校、加大吸收留学生等措施,都使澳大利亚的教育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展中国家在教育产业全球化趋势中,主要是私立教育的发展。近20年来,私立学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均十分可观,不仅促进了本国教育公平,推动了教育产业化,也促进了教育市场环境的形成。
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教育属于服务贸易,它规定除政府彻底资助的教育活动外,凡带有商业性的教育活动,所有协定签署国都有权参与服务竞争,这些服务竞争涉及各级各类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些规则允许一个国家的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从而为其成员国在教育服务贸易上的竞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全球教育大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不少国家已把教育看作是一项产业,看作贸易的一部分,“出口”本国的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争夺生源,开拓本国教育市场。教育的国际化全球化现象要求世界各国的办学主体必须放开眼光,“面向世界”办学,密切关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变动。
西方在推动教育市场化进程及教育产业化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教育输出:通过国际教育市场有组织、有计划地推销本国或本校教育,吸引外国学生学习研究,以抢占国际教育市场的制高点。一些国家还积极推动在海外合作办学或通过远程网络教育抢占教育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仅留学生在美国的花费每年就达到70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五大赚钱的“出口产业”。
公立学校私营:即在保持公立性质的基础上,引入产业运作方法,激活办学活力,改善教育质量。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公立基础教育改革的最重要成果,主要是特许学校(Ch:rter School)和契约学校(Contr:ctSchool)。特许学校在管理上充分享受办学自主权,其主要运作实施学校举办者和州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订合同,学校在任命校长、经费使用等方面有自主权,州地方政府照常向此类学校在校生拨付人头费。契约学校是美国私人管理的公司和地方学区签约来经营学校,在过去几年,教育选择公司、爱迪生公司、公共策略团体公司都获得契约权来经营学校。公立学校私营化趋势在英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所发展。
学券制(Educ:tion Voucher):学券是政府发给学生家长的一种有价证券,学生家长可以使用该学券在任何政府承认的学校,包括私立学校中支付学费或其他教育费用。其目的是促进各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其实质是运用市场手段来运作公立学校,增加公立学校中的私营成分,以恢复其活力。
公助学额计划(Assisted Pl:ces School):这项计划是由英国《1980年教育法》颁布实施的。根据这项计划,政府将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学生进入独立学校。独立学校指非政府举办的学校,也有人称其为私立学校。所参与该计划的独立学校都要与中央政府签订一份合同,其中规定:校方每年将提供一定数量的学额,根据家庭收入对学生学费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余额部分由政府提供补偿。公助学额计划的实施,使收入较低的家庭也有了与富裕家庭一样的选择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流动,也体现了着重资助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家长),而不是资助作为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直接拨款公立学校(Gr:nt M:int:ined School):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任何公立中学和学生人数超过455人的公立小学,经家长秘密通讯投票认可,都可向中央教育主管大臣申请脱离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控制,成为直接拨款公立学校。转制后的学校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拨款,并在管理方面享有与独立学校同样的自主权。英国公立学校历来由地方教育行政当局负责开办和维持,直接拨款公立学校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制度安排。实施这项政策背后的主要想法是建立一种由家长主导、经费直接来自中央、具有高度自主权的公立学校,将公立学校的所有权从地方教育行政当局转移至独立的托管机构,由它们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