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初期的1951年1月,中波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组织中波轮船股份公司的协定》。6月15日,经两国政府的批准,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正式成立,新中国的第一家合资轮船公司顺利诞生。此后,我国加快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和航运的交流与合作。在当时那种特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主要发展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航运合作,先后于1959年2月建立了“中捷”合作的捷克斯洛伐克国际海运股份有限公司;1962年4月建立了“中阿”轮船股份公司;1967年6月建立了“中坦”联合海运公司;1971年建立了“中朝”海运公司。到改革开放前,中外合作的船舶公司已达到数十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它为我国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制裁,扩大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新时期航运开放事业积累了经验。
新中国在国外造的第一艘远洋货轮是哪艘?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远洋运输事业经过艰苦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62年4月30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在波兰格丹斯克船厂接收了新造的“国际”号远洋货轮。5月1日,这艘“国际”号远洋货轮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波兰格丹斯克启航。在航程途中,它先后在欧洲的安特卫普港、伦敦港和北非卡萨布兰卡港装运货物,并于6月15日安全抵达广州黄埔港卸货。“国际”号远洋货轮是新中国在国外订造并接收的第一艘远洋货轮,她也是我国第一艘开辟中国至西欧、北非航线的远洋货轮。
建国后中日间海上客运航线是何时开辟的?
日本是我国依衣带水的邻邦,自唐朝以来,中日两国人民就开始经海上进行频繁的货物和人员往来,建立起了密切友好的关系。自从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中日间海上正常的客运业务中断了。直到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日两国关系逐步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坚冰才开始消融。在1975年8月9月,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广州分公司所属的“耀华”轮受命承运“日本友好东北信越农民之船”访华团和“日本友好神奈川县青年之船”访华团来华访问,先后运送旅客891人,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远洋客轮首次驶抵日本,开辟了中日间海上客运的新航线。此后,中日间海上客运航线开始活跃、繁荣起来。目前,我国各主要港口都开辟了中日间海上客运航线。
震惊航运界的“风庆轮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十年动乱后期,我国年轻的远洋运输事业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艰难地探索和发展。以江青为核心的“四人帮”一刻也没有放松篡党夺权的步伐,将活动的触角也伸向了航运领域。他们打着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旗号,将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发展生产的许多同志污蔑为“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矛头直接对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1974年9月30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上海分公司所属国产船“风庆”轮从罗马尼亚返航抵达上海港。“四人帮”利用“风庆”轮远航成功一事,借组织欢迎仪式之机,大肆歪曲事实、制造舆论,污蔑国务院和交通部不支持国内造船而热衷于向国外买船是“洋奴主义”、搞“投降卖国”等。他们捏造罪名,还对交通部派到“风庆”轮工作的同志拒绝参加“批判”的正当行为说成是“反动政治事件”。一时间,我国远洋航运领域两条路线的斗争剑拔弩张,形势十分严峻。这就是震惊我国航运界的“风庆轮事件”。同年10月,江青等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提出“风庆”轮问题,遭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坚决抵制和批驳。这才使“风庆轮事件”引发的政治风波逐渐平息,“四人帮”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也宣告破产了。
新中国是如何发展航运事业的?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航运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原招商局所属的大部分轮船被国民党劫持到了台湾,而剩余的船舶和私人企业拥有的船舶也被破坏殆尽仅存的船舶多数也已破烂不堪。而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又急需大量船舶从事海上运输,服务于祖国的经济建设。面对这种矛盾局面,新中国开始探索打捞沉船和修复旧船,以解燃眉之急的路子。上海率先组织成立了沉船打捞队,抓紧打捞长江和近海的沉船,并且很快就打捞起沉船67艘。其他沿海地区也学习上海的经验,沉船打捞工作由此全面展开,一些残破的老船也得到了快速修复。到1952年底,新中国从事沿海运输的船舶和驳船已达到400多艘。修复一新的沉船和旧船都迅速投入到航运活动中,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央人民政府还号召那些因战争等原因流散到海外的私人轮船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此同时,新中国积极酝酿、筹备建立我国自己的航运公司,探索自我发展、贷款买船的自主经营道路。新中国建立10多年后的1961年,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就诞生了,新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型航运企业。从此,我国的航运事业开始逐步走向世界。
我国的黄金水道在哪里?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内河。一曲《长江之歌》,更把人们带入了绵延不断、烟波浩渺的南国鱼米之乡。长江不仅哺育了两岸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为长江两岸流域的人民提供了“舟楫之利”。自古以来,长江就被誉为我国的内河黄金水道。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长江航运的管制权也成了他们抢夺的对象。但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为了捍卫长江主权,曾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航运事业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现在,航行在长江水道上的国内外船舶约近百万艘,是我国东西部贸易运输的主要通道。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建成和长江航道的全面整治,古老的内河黄金水道还将如虎添翼,再展雄风。
哪一个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运输企业?
我国最大的内河运输企业是中国长江航运总公司。它的前身是中国长江航运管理局,负责长江水路交通运输的管理。1996年1月,经国家批准,正式建立了中国长江航运总公司。它现已有子公司23家,分布于长江沿岸和沿海港口城市,主要经营长江内河的航运、海内外旅游、船舶修造和配件制造、货运代理等,业务范围十分广泛。目前,悬挂鲜艳的五星红旗,航行在长江黄金水道上的货运船舶和旅游船舶多数都是由中国长江航运总公司经营管理的。
我国远距离客滚装运输开始于什么时候?
客滚装运输是国际航运界新近快速发展的一项运输业务。它具有客运和货运协同进行,快速便捷、效益高等特点。它一经投入海上运行,便为各国开展沿海港口客滚运市场所青睐。我国也及时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发展客滚装运输业。初期,我国主要是发展近距离的客滚装运输,待条件成熟后,才逐步推广和发展了远距离的客滚装运输。1996年6月7日,大连中洋航运公司所属的“中原”号客滚装船首航了大连至上海航线,开创了我国沿海长距离客滚装运输的先河。
远洋船舶是怎样援助坦赞铁路建设的?
在中国与非洲友好交往的历史上,中国人民援助建设的、连接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坦赞铁路是中非友好的结晶和见证人。在经济极其困难和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中国人民仍旧历时10余年,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援建了非洲大陆上的第一条交通大动脉。我国援建的坦赞铁路不仅凝聚着广大铁路勘察设计者、建设者们、医疗服务和后勤保障人员的汗水,也饱含着新中国远洋事业开拓者的无私奉献。1969年6月27日,中坦赞铁路国远洋运输公司广州分公司“九江”轮满载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运载我国援建坦赞铁路的第一批19名勘探人员从黄埔港启航,驶往达累斯萨拉姆。此后的10年里,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无数次运载了援建坦赞铁路的人员和建设物资,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确保了坦赞铁路的顺利建成。
如今横卧在非洲大陆南部的坦赞铁路,就像一条熠熠闪烁的金项链一样将中非人民的友谊紧紧联在一起,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富裕和吉祥。新中国远洋职工无不为之自豪和骄傲。
我国海上救助的最大船舶是哪一艘?
海上救助业务是国际航运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航运实力。1997年6月6日,我国交通部所属的烟台救助打捞局应船东的救助请求,成功地救助了17万吨塞浦路斯籍散货轮“继承者”号。这是我国救助史上救助的最大船舶,创造了我国救助史上救助船舶吨位的最高纪录,也标志着我国的海上救助能力达到了国际水平。
我国最大的浮船坞在哪里?
现在,我国已经不仅是航运大国,而且也是修造船业的大国,我国的修船业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1990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所属的南通船厂从国外引进了国内最大的15万吨的“南通”号浮船坞,并建造了10万吨级的修船码头,彻底宣告结束了我国不能修理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的历史。随后,南通船厂又建造了第二座15万吨级修船码头和8万吨级“远通”号浮船坞。今天,这个位于长江口北岸的南通船厂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修船基地。
我国最大的远洋运输企业是哪一家?
成立于1961年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历经近40年的开拓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以经营国际航运业务为主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我国最大的航运企业集团。1993年,作为国家首批大型试点企业,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与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中国燃料供应总公司等共同组建了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集团——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远)。现在,中远的船队航线已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达170多个,挂靠港口达1200多个,每月由国内港口开出的航班有300班,集装箱年运量达到320万标准箱。它拥有各种类型的营运船舶约600多艘,其中第四代集装箱船舶13艘和6艘第五代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今天的中远集团已经成为世界航运界举足轻重的全球承运人。
近代中国哪一家公司最先经营海上保险?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内忧外患、伤痕累累的历史。由于当时封建社会的日趋衰落,西方列强依靠工业革命的成果,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但是,大批仁人志士仍然能在忧患中奋起,开始审视世界发展的潮流,并主张依靠教育和实业救国,坚定地走上了奋起抗争、艰苦创业的道路。爱国思想家魏源在他的名著《海国图志》中,就首次把西方先进的保险思想介绍到我国,为萌芽中的我国保险业引来了启蒙的光芒。就在英国保险商即将侵入我国民族保险业市场的岌岌可危之时,1865年5月25日,华商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挂牌创立,开始经营海上保险业务。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经营海上保险业务的民族保险企业。
祖国大陆与台湾省的“试点直航”开始于何时?
祖国大陆与台湾省已经隔断了数十年,双方没有直接的商业往来。直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于1997年,大陆与台湾的“试点直航”终于开始启动。目前,已经有两岸的10家航运公司的10艘船舶投入商务运营。为此,我国政府还决定,先由厦门和福州两个港口作为大陆与台湾的“试点直航”的试点口岸,由两个港口的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和中国船务代理公司代理两岸直航船舶的业务。“试点直航”是迈向两岸全面直航的第一步,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民间要求直接三通的呼声也愈来愈高,海峡两岸海上直达客货运输的全面直航和“三通”也终将会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省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近代中国海上保险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自近代爱国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首次传播西方保险思想,到中国第一家经营海上保险业务的民族保险企业——华商义和公司保险行的诞生,我国的民族保险业就进入了在困苦中挣扎和发展的阶段。随后,1875年12月,上海保险招商局成立;次年,招商局经营的仁和水险公司成立;再后来,济和船舶保险局也正式开业了。1886年,两家保险公司又合并为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继续扩大经营海上船舶和货物的保险业务。在我国民族保险业发展的推动下,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来的北洋政府还制定和颁布了保险业的法律、法令,这对民族保险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近代海上保险业的兴起,有人是这样形容的:中国的海上保险业就好像雨天的一把雨伞,为幼嫩的民族航运业和外贸实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它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方绿岛,为船东和货主带来了安祥和宁静。
我国最大的海上保险公司是哪一家?
1949年10月10日,伴随着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随后,我国的保险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增长。在建国后短短的10年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各项保险业务的总收入就达到16亿元。但是,自1958年至1979年,由于国内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也被迫中断,直到1979年保险业务才重新恢复。不过,我国的保险业务自重新恢复以后,竟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此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重新修订了船舶保险条款和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以及公司章程,使海上保险业务日益与国际保险市场、保险惯例接轨,真正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了适应保险业务发展的要求,还建立了再保险公司。目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业务分支机构已经遍布世界各主要港口,与世界著名保险公司建立了业务代理关系,并跻身于世界大保险公司的行列。同时,它也是我国最大的经营海上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你知道新中国开辟南北海上航线的过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