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潜舰艇是一种近海活动的轻型反潜兵力,它的主要任务用于反潜,在近海和基地附近进行反潜警戒,发现和消灭敌人潜艇。它可以单独作战,也可以与其他兵力协同作战,对付敌人的常规潜艇。猎潜舰艇排水量不大,一般在1000吨以内,航速18节—30节。作为海上猎手,猎潜舰艇上装备有较强的反潜武器,有战斗威力大和命中率高的反潜鱼雷、深水炸弹等多种反潜兵器。由于反潜兵器较强,舰艇又机动灵活,且有完善的声纳、雷达和无线电通讯设备,所以一旦发现潜艇,就能对其实施有效的攻击,潜艇不敢与它周旋。
各国海军为何要建立专门的反潜兵力?
潜艇采用核动力装置并装备导弹核武器以后,反潜已成为全局性的问题,也成为海军的主要任务之一。因而,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反潜兵力,包括各种水面舰艇(从小型猎潜艇到反潜航空母舰)、潜艇、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用来搜索、监视和消灭敌人的潜艇。国外已开始建立水下潜艇监视系统,将数千平方千米的海洋纳入监视范围。在反潜系统中还使用导弹核武器和航天兵器。反潜战的内容包括采取主动行动,就是在敌潜艇的建造地点、基地、航渡海域、战斗巡逻区和战斗阵地区将其消灭,以及在开阔的海洋上和海岸附近为海军的突击兵力、护航运输队、重要水域和重要目标附近组织对潜防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狼群”是怎样被捕杀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这种海军突击兵力的作用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德国的潜艇部队司令邓尼兹采用了“狼群”战术使盟国舰船损失惨重。所以必须建立新的反潜组织以及专门的反潜兵力和兵器。英、美等国在研制舰用和岸用探测器材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制造反潜武器也获得了成功,并且用这些武器装备了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因此,在一些大国的海军中都设立了可以在海洋上主动搜索和消灭敌潜艇的专门反潜兵力和兵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反潜战的效果。其中,远程的“解放者”等轰炸机、护航航母上的舰载机、反潜舰艇、飞机和舰用的厘米波雷达、带伞的“雪花”照明弹、先进的深水炸弹,都立下了卓越的功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海军在海战中共损失潜艇1124艘,其中德国达781艘。潜艇之所以损失巨大,不仅因为在海战中使用的潜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而且还因为反潜兵力在搜索和消灭潜艇方面采取了主动行动。这正是希特勒的“狼群”战术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翼猎潜艇有什么优点?
一般的猎潜艇都是排水船型,而现代新型猎潜艇采用了水翼型和气垫型。
美国“高点”号猎潜艇便是水翼型,艇体用铝合金制成。满载排水量112吨,采用燃汽轮机作动力,航速高达50节。艇上装有鱼雷发射管4具,40毫米双联装舰炮1座;还有雷达、声纳等探测设备。这种水翼型猎潜艇,不仅航速高,而且海上适航性能好,能在2米高的波浪中平稳地航行,所以具有较强的反潜能力。加拿大的“勃拉斯·特·奥尔”号猎潜艇也是一种水翼型猎潜艇,满载排水量235吨,航速高达62节。英国的气垫型猎潜艇,航速高达60节,也有很好的航行性能,反潜能力强。这种新型的猎潜艇在近海猎潜,具有其他类型猎潜艇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把这种艇装载在反潜母舰上,就可以到远洋执行反潜任务了。
激光探潜仪为何被称为“水下火眼金睛”?
蓝绿激光探潜仪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探潜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从飞机或其他平台上发射出的蓝绿激光,经过空气——海水界面折射进入海水中,由于水中目标及海底物质的反射,蓝绿激光被反射回大气中;蓝绿激光探测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就可判定海水中是否有目标存在。这项新技术与水声探测设备、磁探测仪等相比,发现概率高,定位识别准确,抗干扰能力强,安全隐蔽。因此,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十分重视这项高技术装备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许多方面已有突破,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真正实用的蓝绿激光探潜仪,并装备部队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Q船之迷是什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英吉利海峡和英国周围其他海域实行潜艇封锁,前往英国的商船损失惨重,截止1915年底,英国及与英国来往的船舶已被德国潜艇击沉64.3万吨。加速建造舰船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这山穷水尽之际,英国人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改造Q船。
所谓“Q船”,按英文的原意是神秘之船。从外形上看,是一种较小的商船,但它实际上是一艘武装到牙齿的军舰。船上装有大口径火炮和深水炸弹,有的还备有鱼雷。Q船把真枪实炮完全隐没在巧妙伪装的木板之后。它的任务是游弋在敌方潜艇经常出没的水域,诱使敌潜艇浮出水面进行攻击或抢掠,然后乘敌不备,突然撤去伪装开炮反攻,一举歼敌。
英国匠心独具地使用了Q船,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共击沉德国潜艇12艘。
哪个国家最早生产登陆舰艇?
登陆作战可不像我们乘船旅游到达目的地后离船上码头那样轻松。因为登陆作战的地形常常十分险恶,还有敌人的疯狂抵抗,因此需要特殊的登陆工具,这就是登陆舰艇。登陆舰艇也称两栖作战舰艇,是专门用于进行登陆作战的舰艇,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输送登陆兵、战斗车辆、武器装备、军需物资等,为登陆行动提供前线指挥场所、通信技术保障、火力支援和防空、防潜等。其中包括:登陆舰艇、船坞登陆舰、武装运输舰、两栖货船、综合登陆运输舰、两栖攻击舰、两栖指挥舰、两栖火力支援舰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登陆作战次数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用一般军舰或货船、客船运送士兵和武器装备的作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战斗需要。尤其是许多登陆点没有现成的码头,复杂的海岸地形使卸载成为大难题。于是,一种新式舰艇应运而生,这就是登陆舰艇。
1940年冬,英国海军根据丘吉尔首相的提议,开始建造3艘“拳击手”级坦克登陆舰。该舰轻负荷排水量2840吨,最大航速17节,装有4门高射炮,可搭载13辆30吨级坦克或战车及其他装备。此后,美、日、苏等国也相继建造了许多登陆舰艇,大量投入了西西里、诺曼底、马里亚纳群岛、莱特湾、硫磺岛、冲绳岛等登陆作战之中。美国在大战期间造的登陆舰艇最多,达3000多艘。战后,大部分美国登陆舰艇退役,其中30多艘交给了国民党海军,其中有被命名为“中”字号的坦克登陆舰,如“中建”号;“美”字的中型登陆舰,如“美盛”号;还有“联”字号、“合”字号、“登”字号等。
坦克登陆舰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坦克登陆舰是运送登陆部队中的机械化兵力上陆的。它的排水量和尺度都大,装载量也大,可以装载坦克等重型装备。在坦克登陆舰上有一个巨大的坦克舱,可以用来停放坦克和其他战斗装备,也可用来运送登陆兵。坦克登陆舰可以把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火箭等兵器运送到登陆地点。同时可以直接抢滩登陆,使大量坦克能在敌人滩头阵地上出现,进行强行登陆。
坦克登陆舰的排水量为一二千吨的是中型坦克登陆舰,可以装运近十辆坦克。大型坦克登陆舰排水量达三四千吨,甚至更大,可以装运二三十辆甚至更多的坦克。
两栖战军舰有什么特点?
两栖战舰艇是水面舰艇中最复杂的一类,从几吨的小型登陆艇到几万吨的两栖攻击舰,多达几十种。目前世界各国海军所拥有的各类两栖舰艇在2000艘以上,但真正具有两栖作战能力的却不多,以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最为先进。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首舰“黄蜂”号于1989年7月6日服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投送能力强。满载排水量4.05万吨,除舰上定员1077名外,还可运载近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
二是自卫力强。装备了一系列先进的防空武器系统,其中两座八联装的北约“海麻雀”舰空导弹负责远程防空,3座“密集阵”近距离防空武器系统担负末端防御任务,另外还有4部干扰弹发射器用于发射箔条弹和照明弹。
三是指挥控制能力强。舰上装有比较完善的C3I系统,它包括陆战队两栖作战战术控制系统、两栖作战战术数据系统、协同战术情报分配系统等,高度自动化使它具有指挥自如的功能。
坞式登陆舰什么时候诞生的?
坞式登陆舰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是为了在滩头登陆时使用,它的内部具有巨大的坞室。登陆艇其他登陆工具都装在坞室的内部。坞式登陆舰排水量比坦克登陆舰要大,有五六千吨,甚至上万吨。在坞式登陆舰的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直升机坞式登陆舰。它的甲板上可停放6架—12架直升机,在坞室中能装运若干艘登陆艇和直升机。在坞室的顶盖上设有直升机平台,坞室内的直升机可通过升降台,升到飞行甲板上后再起飞。
这种直升机坞式登陆舰又称坞式两栖战运输舰,可以运送二三千吨物资,近千名士兵,它的排水量较大,有一万多吨。例如,美国的“罗利”级及“奥斯汀”级便是这种坞式两栖战运输舰。
“罗利”级在1962年—1963年问建造,共计建造2艘,满载排水量1.39万吨,航速为20节,舰上装有直升机6架,可以载运人员930人,货物3900吨。它们都装备火炮等武器,用于自卫和防空。
世界上最大的两栖作战军舰是哪一艘?
在世界上的两栖作战军舰中,最大的是美国的“黄蜂”级通用两栖攻击舰。“黄蜂”级满载排水量4.0532万吨,可搭载20架AV—8B垂直/短起降战斗机及42架各种直升机。舰内可运输士兵1870人、机械化登陆艇12艘或气垫登陆艇3艘、大型人员登陆艇4艘,舰上还装有“海麻雀”防空导弹及“密集阵”近距防空火炮系统。
哪艘中国海军舰船上编有女兵?
中国海军舰船上一般是不编女军人的。这是因为舰上的舱室比较狭小,中国海军女兵生活上有所不便。然而,我国1990年服役的“南康”号医院船却第一次编入了10余名女医务人员。她们有幸成为中国的“海上花木兰”。
医院船就是一个海上浮动的医院,具有以战伤外科为主的医疗设备和医生、护士,可以完成伤病员的早期抢救和治疗任务。“南康”号排水量为2150吨,抗风力8级,经济航速16.1节,可续航12昼夜。船上有病床100张。到2000年8月,“南康”号已13次赴南沙、西沙群岛巡诊,52次完成海上救护任务,实施了200多例手术,抢救危重病人80多名。
特别要说明的是:医院船受1949年的《日内瓦公约》保护,不受攻击和拿捕。但医院船上必须悬挂白底红十字旗,并在两舷、上甲板及上层建筑等处涂有红十字标志。
另外,还有一种排水量较小,但航速较快的医疗救护船。它的任务是对海战中的伤员紧急救治,迅速送回基地医院。
舰炮有多少种类?
舰艇本身一般不能直接歼敌(除早期用舰首撞击之外),歼敌主要靠各种舰载武器。早期战船上装备的是刀、矛、弓箭、钩、斧、镖等冷兵器和燃烧物。后来,枪炮等热兵器取代了冷兵器。其后,水雷、鱼雷、深水炸弹、导弹等纷纷登场,大显神威。
舰炮是装备在舰艇上的海军炮,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舰炮是水面舰艇的主要攻击武器。舰炮用于射击水面、空中和岸上目标。按照口径,分为大口径舰炮、中口径舰炮和小口径舰炮;按炮管数,分为单管舰炮和多管(联装、转管)舰炮;按封闭程度,分为全封闭式舰炮和非封闭式舰炮;按自动化程度,分为全自动舰炮、半自动舰炮和非自动舰炮;按射击功能,分为平射舰炮、高射舰炮和平高两用舰炮。在古代,通常用可发射的炮弹重量区别,如:1磅炮(相当于48毫米口径)、24磅炮(相当于140毫米口径)。
舰炮的历史有多长?
舰炮是历史最悠久、最基本的一种海上兵器。早在13世纪我国宋元战争中,双方水军就开始使用火炮了。1279年,宋、元水军在广东崖山海面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原始火炮的大规模海战。在14世纪中叶的水战中,使用青铜或铁铸成的滑膛炮,有的装在战船首尾的平台,更多的是配置在多层甲板的两舷,称为舷炮。
1861年,北美建造的炮舰“莫尼托克”号,在甲板上安装了原始的炮塔,并装有能旋转向两舷发射的甲板炮,使火炮数量可以减少一半。19世纪中叶,出现了线膛炮,采用无烟火药和高能炸药,增大了射程,提高了射击准确性和攻击威力。随后又发明了大口径、有防护装甲、供弹系统与炮位连成一体的火炮,这叫炮塔炮。飞机出现以后,舰上又装备了平射(用以对海)和高射(用以对付飞机)两用炮。
舰炮在对岸射击方面有什么威力?
舰炮对岸射击,实施火力支援,也是任何武器代替不了的。战后的地区性局部战争表明,采用两栖攻击战的可能性日益增大,海军陆战队或陆军登陆部队,在打通岸上通道和抢占滩头登陆时,以及进一步扩大战果时,需要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援。这种火力支援包括压制敌军防空、炮兵和海防阵地的火力,对登陆部队提供纵深火力支援,加强对近岸的封锁,或者直接轰击近岸目标等。由于舰艇机动性好,能够濒海作战,提供有效的海军火力支援,这具有重大意义。登陆部队在建立滩头阵地的过程中,容易遭受攻击,海军舰艇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昼夜不停的应召火力支援,就可减少部队人员伤亡和飞机损失。
现代舰炮发展有哪些特点?
第一,现代舰炮的口径向小型方向发展。现代战舰,不再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样,是个浮动的庞然大物。舰艇的发展趋势,是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因为导弹挤掉了“巨舰”,而“巨舰”上的“大炮”也就难以存在了。
第二,舰炮炮手的人数向减少的方向发展。最早是要人看、算、瞄、发射、装填,现在,采用遥控火控装置,自动装填机等,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射击精度。
第三,一炮多用。除了执行对敌舰攻击任务外,还要执行防空、照明、海上封锁、对岸攻击等任务。
第四,全封闭舰炮越来越多。全封闭舰炮外部装有用钢铁、轻金属或玻璃钢制成的全封闭防护装置,具有防水、防气浪和防核尘能力。
中口径舰炮有什么技术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各国对203、175、155毫米等不同口径的舰炮开展过研究,但最终没有一种正式装舰服役,不是中途下马,就是没有下文。然而,130毫米以下的中口径炮却稳稳占据了主炮位置,这是因为它具有下列技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