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洋知识小百科-生物篇
29380700000002

第2章 神秘的海洋生灵(2)

这里的海龙并不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海龙王,而是一种鱼类。不过它和其他的鱼略有不同,不太有鱼的样子。它那细长的身体,很像一根海草,全身包着一层膜质骨片,细长的头上有一个小口,吻突出呈管状。它海龙还没有腹鳍,雄性体的腹面有一个育儿囊,卵就在囊中孵化,一年可以繁殖2代~3代以上。海龙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处,大都生活在沿海海藻丰富的水域。它有一个与其他鱼不同的游泳方式,那就是,它在海里是身体垂直游泳的。在我国南海就分布有较多的品种,常见的如低海龙、蓝海龙、冠海龙、刁海龙等。海龙是重要的海洋动物,它可作药用,具有明显的强身补肾、消炎、止痛等作用。现代的试验还证明,它在治疗难产的效果上确实比海马好。

侍女腰带能变鱼?

带鱼的名字是古人定的。清朝乾隆年间《镇海县志》上说这种鱼:“无鳞,身带长可四、五尺”,所以把它叫带鱼。还有书上说带鱼是王母侍女腰带变来的。如明代胡世安《异鱼赞闰集》上也说:“带鱼,佩带谁遗,皑如曳练,奇其说者,原始仙媛。带鱼生深海中,阔二三寸,长可数尺。色白如银,无鳞刺。骨中有珠者名珠带,小者名带丝,皆因其状似。而或云西王母度东海,侍女飞瑶腰带,为大风所飘,化此鱼。”也就是说,带鱼就像是谁遗失的佩带,宛如飘逸的白色丝带,或者说是西海之神王母度东海的时候,她侍女的腰带被大风吹落了,变成了带鱼。当然,这是神话传说。无论如何,带鱼银光闪闪,非常漂亮,它那披满全身的银膜还是一种少有的药品呢。据专家们分析,它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磷、铁、碘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以外,还含有20%~25%的磷脂。这种磷脂中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具有良好的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有使人长寿的作用。据我国医学记载,如果内服带鱼鳞能补五脏,使人皮肤红润;而外敷可止创伤出血。

刀鲚鱼是带鱼吗?

刀鲚鱼因为身体侧扁,形状似刀,我国古书上称它为刀鱼,这种鱼不是带鱼。刀鲚鱼俗称凤尾鱼,是我国南方地区著名的经济鱼类,虽然它的身体不算长,雄性一般10厘米~13厘米,雌性15厘米~18厘米,属于小型鱼类,但它的味道鲜美,自古就颇受赏识。刀鲚鱼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20多种,我国有4种,除刀鲚鱼外还有凤鲚鱼、七丝鲚鱼和短颌鲚鱼,早在先秦时代的典籍中就有记载。如《山海经》中就说:“鮆鱼狭薄而长头,大者尺馀,太湖中今饶之,一名刀鱼。”《尔雅翼》中也说它的头很长,身体很薄,背腹两侧薄得像刀刃,大的有一尺多长。到了元代和明代开始有鲚鱼和刀鲚之称。刀鲚鱼的背部是青石板色或金黄色,或青黄交杂,所以也有“青背”、“黄背”和“花背”之称。

刀鲚鱼是洄游性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一带,以鱼虾等为食。每年的2月~3月间溯河进行生殖洄游。俗话说:“河纯来看灯,刀鲚来踏青。”这就说明,刀鲚鱼是在河鲀之后溯河的。其实,早在宋代,人们对刀鲚鱼的洄游规律就有所了解。《雪中发江宁浦》一诗中写道:“鮆鱼何时来,梅花吹茫茫。”进入到长江里的刀鲚鱼还可以上溯达洞庭湖一带,距离海水约有1400千米呢。它此时不摄食或很少摄食,到3月~5月为鱼汛期,这时以刺网、围网、张网、曹网等都可以捕到它们。而鱼汛的特点是早期鱼群雄性多,个体大,脂肪厚,以3龄~4龄鱼为主;鱼群的后期是雌鱼多,个体瘦小,脂肪量下降。刀鲚鱼所产的卵古时称为“螳螂子”,是美味上品。

刀鲚鱼的肉厚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吃时无须刮鳞,只从鱼口中掏出内脏,洗净晾干,放在油里炸,吃时连骨刺一起嚼碎,酥脆可口,香味扑鼻,属于江南的鱼类佳品。过去有一句谚语说;“宁去累世宅,不弃鮆鱼额”,也就是说,宁可不要房子和土地,也不能不要刀鲚鱼的头,这足以说明它有多么好吃了。实际上,除食用外,据现代药理研究,刀鲚鱼还有补气活血、泻火解毒的功效,对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均有一定疗效。

什么鱼被当做爱情的象征?

古人认为比目鱼是两条形影不离的鱼,因此。这种特性也被人们用来形容男女之间那形影相随的忠贞爱情,甚至民间还流传有所谓:“凤双飞、鱼比目”的谚语呢。唐代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诗》中写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古人没有弄清比目鱼的生活属性,但这没有影响到习文作诗的雅兴。

比目鱼的两眼偏到身体的一侧去了,不是左侧就是右侧,这要根据种类的不同而定。实际上,这也是它对底栖生活的一种适应。它喜欢匍匐在海底生活,它的身体非常侧扁,经常把身体埋在海底的泥沙之中,隐蔽自己,也是为了伺机捕捉食物,这两眼位于身体一边可就方便多了。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把这类鱼叫做比目鱼了。而且,从汉代到明代,历代都认为它不“比”不行。如郭璞的《比目鱼赞》中说:“比目之鳞,别号王余。虽有二片,其实一鱼。协不能密,离不能疏。”更离奇的是《异闻记》中称:“东城池有王余鱼,池决,鱼不得去,将死。或以镜照之,鱼看影,谓其有双,于是比目而去。”这就是说,当池水决口时,比目鱼自己是逃不掉的,但让它照一下镜子,它看到自己的影子后,竟觉得还有伴,于是,它才游走了。这种错误的看法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一直到清代有个叫郭柏苍的人,在1886年写成的《海错百一录》一书中才纠正了人们对比目鱼的误解。

海洋鱼类的游动有什么特色?

海洋中有许多鱼类每年都在大体一定的时间,沿着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地从一个生活环境游往另一个生活环境的活动就叫洄游。按照鱼洄游的目的,一般将鱼的洄游分成三种类型,一是产卵洄游。每年到了生殖季节,性成熟的鱼都聚集起来,浩浩荡荡向产卵场游去,或逆流而上从海里向河中游去如七鳃鳗、大麻哈鱼等,或相反顺流而下由河向大海游去如鳗鲡等,或由深海向沿岸浅海游去,如黄花鱼、带鱼等,或相反由浅海向深海游去,如有些鲆鲽类等,寻找适于产卵的场所,交配产卵,生儿育女;二是索饵洄游。鱼类产完卵后,身体消瘦,疲惫不堪,都不约而同地纷纷向着食物丰富的地方游去,到那里努力加餐,养精蓄锐,生长发育;三是越冬洄游。冬天来临了,天气变凉,水温降低,为了度过寒冬,它们又向深水区或南方暖水区游去。当然并不是所有鱼类都洄游,有些鱼终生过着定居性生活。

什么是弹涂鱼?

当大海退潮或落潮以后,海水渐渐远去,岸边露出一片宽大辽阔的泥泞海底,人们称它滩涂。若乘小船进入这片滩涂,常会惊起一群群蹦蹦跳跳的小鱼,这就是有名的能在陆地上跑跳的弹涂鱼。弹涂鱼的分布很广,南起福建、广东,北到山东沿海均有。常见的有弹涂、大弹涂和青弹涂3种,尤以弹涂鱼为最多。这种鱼并不大,长而侧扁的身体不超过15厘米,重也就50克,蓝色的身体上布满淡蓝色的小星点。它的胸鳍基底颇长,就像是两条臂膀,而且肌肉发达,在陆地上在滩涂上支撑起身体,一张一缩地匍匐而行,在泥涂上行走或跳跃,在水草问或岩石上能捕捉昆虫,能像蜥蜴一样活泼运动,它的行进速度有时竟比人还要快几倍。在发现食物或遇到敌害攻击时,还可以靠有力尾部的弹力高高弹起,向远处跳去,跳的距离可以达到它身长的3倍。

鳓鱼勒人吗?

鳓鱼,各地的叫法略有不同,北方人叫它白鳞鱼,广东称曹白鱼,福建称白力鱼,江浙则称鲞鱼。古时候也叫它雪映鱼。它那侧扁的身体可达45厘米长,有1千克重。它的口大而上斜,身体是银白色的,一身银装素裹,非常漂亮。因为它的腹部有锯齿状的棱鳞能勒人,所以叫它鳓鱼。我国人民早就喜欢食用鳓鱼。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之墓中四次发现鳓鱼骨,废坑中又有成堆的鳞片,这说明鳓鱼在新石器时代就成为主要的经济鱼种。当时的人们,活着时爱吃鳓鱼,死后还用它来陪葬呢。在世界的渔业史上,鳓鱼是最早的捕捞对象之一,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现在鳓鱼仍为我国主要经济鱼种之一。鳓鱼是近海洄游性中上层鱼类,游泳迅速,以鱼和头足类动物为食。鳓鱼在生殖期以前最肥,而到了夏天味道就渐减了。在渔业生产上除鲜鱼销售外,主要是制成咸干品,广东曹白鱼鲞,浙江的酒糟鲞均负盛名。

石首鱼的头是石头?

“首”就是头,石首也就是石头脑袋的意思。在地球上整个头是石头的鱼是不存在的,但头中有石头的鱼可是很多的,实际上,那石头就是鱼耳中的耳石。所有的鱼类耳中都有耳石,但有一类鱼的耳石特大,即石首鱼。石首鱼种类很多,我国有记录的就达37种之多,居世界首位。常见的如黄鱼、鮸鱼、黄姑鱼、叫姑鱼、梅童鱼等。它们都因头中耳石很大而得名。但据古书记载,石首鱼一称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呢。唐代末期(公元876年)陆广微撰写的《吴地记》书中说,早在公元前505年,东方的敌人入侵,吴王入海御敌,在沙洲上,坚持一个多月以后,因风浪太大,粮草运不上去,吴王便焚香祷告求救,随后立刻刮起了东风,只见一片金黄色的海水滚滚而来,围绕吴王所占踞的沙洲有上百圈,待捞上来一看,发现都是金色的鱼,一吃味道很美,不知鱼叫什么名字,只见脑袋里有两块石头,因此取名就叫石首鱼。石首之称一直沿用至今。石首鱼体稍长而侧扁,全部生长于海水中。石首鱼的许多种类都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产量可达全国年总渔获量的40%之多。

味美的“三来”是什么?

海洋中的鲥鱼,有着长而侧扁的身体,6龄时的雌鱼身体长将近60厘米,雄鱼50厘米,体重一般在0.5千克~1千克,大的有3千克。它那尖而上翘的嘴巴,背绿而腹白的体色和在海与江之间的洄游习性,使它成为美丽而又受人欢迎的经济鱼类。鲥鱼以滤食浮游生物为生。每年的农历4月~6月是它的生殖时期,每当这个时候,它们就会成群结队,怀着满腹的希望,浩浩荡荡地由海洋溯河而进入珠江、钱塘江及长江等水域产卵生殖。产卵前的鲥鱼,丰腴肥硕,含脂量高达18%~21%,属鱼中上品。明代的诗人何景明曾写诗称赞说:“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筋金盘敢望传。”因为它们来去都很准时,所以给它取名为鲥鱼。鲥鱼在广东叫三黎鱼。按广东话,来和黎的发音相同,意思相近。由于鲥鱼在广东珠江中下游,每年从初夏起,都有三次大群游来。三次来也常说成“三来”,按标准广州西关语,“黎”与“来”同音,所以鲥鱼又有“三来”之称。鲥鱼的味道十分鲜美,是名贵的食用鱼之一。连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吃过后也称赞说:“鲥鱼时已过,齿颊有鱼香。”可见其味道之美了。

鲥鱼身披大而薄的圆鳞,它非常爱惜它的鳞片,只要有东西稍微碰着它,它就不动了。所以,渔人们为了捕捉它,总是选择适宜的流水处下网,只要鲥鱼一随水流游入鱼网后就不动了,人们自然会大有收获。鲥鱼的味道甘美,而美就美在鳞上。它还有极高的历史身价,清代的《鲥鱼》诗中把鲥鱼比做西施,即:“网得西施国色真,诗云南国有佳人;朝潮拍岸磷浮玉,夜月寒光尾掉银……”过去,鲥鱼还一直是皇宫贵族的高级食品。清康熙年间,皇帝为了吃到新鲜鲥鱼,从镇江到北京,要用3000多匹马,几千民夫,日夜奔走。当时就有“进鲜第一矜先睹,风味贫家哪得知”的说法,说出了人间的不平。苏东坡在《山堂肆考》中也写道:“鲥鱼味美在皮鳞之交,故食不去鳞,而出富阳者尤美。此东坡有鲥鱼多骨之恨也。”也就是说,鲥鱼虽然鳞白如银,其味甘美,但是它肉中细刺如毛,这就是它的美中不足了。

鳝王是鱼?

有一种鱼叫花鳗鲡,古时候也称芦鳗。它那圆柱状的细长身体有2米长,30千克~35千克重,是鳗类中最大的一种,俗称鳝王。它的身体是灰褐色的,有许多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它的性情凶猛,通常以鱼、贝甚至蛇为食物。它的分布很广,东海及长江以南各水域均有。每年的3月~9月在山涧溪流和水库乱石洞中穴居,10月~11月再从河里洄游入海。清代时就有这样的记载:“芦鳗,有两耳,身有花纹。伏深潭中,夜则上山食芦笋,形短而肥。土人以灰掺土,俟下山擒之。冬则以杨梅枝为篮取之。”也就是说,芦鳗白天潜伏在深水潭中,夜间上山吃芦笋,当地群众将草木灰掺上土撒在芦鳗下山经过的路上,一旦它身上沾上土和灰,由于发涩就爬不动了,只好束手被擒。它的肉极为鲜美,是珍贵的食用鱼,可作为滋补食品。

海里有两栖动物吗?

大家都见过青蛙吧,在纳凉的夏日晚上,人们常常会听到青蛙的大合唱,它就是典型的两栖类动物。两栖动物是一类原始的、最早登陆的、具有五趾型的四肢动物,像蛙、蟾蜍和鲵等都是。我国人民6000年前就对这些动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西北部发掘的一座武丁时代的王妃“妇好”墓中,发现有许多玉制的小动物,其中就有鱼、蛙及鳖,这说明商周时代人们已对这些动物相当熟悉。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的葬礼,就是用鲵之膏为烛,当时称“人鱼”。已知世上现有的两栖类动物有4200多种,我国约有284种,分布在除海洋和沙漠以外的平原、丘陵、山溪、高山等各种环境中。由于两栖类动物在海里不能排除进入体内的过剩的盐类,所以它们不能生活于海洋。只有一种蛙,还只能栖于咸水或半咸水中,人们称它为海蛙。这种海蛙喜欢吃小型蟹类,所以也叫它食蟹蛙。这种蛙主要生活在东南亚,在我国产于海南岛海口和文昌县等地。它的身体有6厘米~8厘米长,是目前所知惟一生活在海水中的两栖动物。它的渗透压调节方式与鲨鱼相似,体液中含尿素很多,可达每升480毫克。体液的渗透压与外界海水相接近。这种蛙的蝌蚪比成体耐盐性强,但在含盐高的水中推迟变态,实际上,它的卵子受精和蝌蚪变态还是离不开低盐水甚至是淡水。

鳄鱼的画像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