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乡镇干部素质与能力教育读本
29379900000027

第27章 乡镇干部如何强化身体心理素质(1)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马克思

“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全的身体。”乡镇干部只有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旺盛,才能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多、为民贡献大。

(第一节)身体健康

古人云:“身体是载知识、寓思想之车。”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

一、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研究后,对身体健康标准提出以下十项:

1.有充沛的精力,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臀的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睛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洞、无痛,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没有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二、良好习惯

“行动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外国有的学者对1500名各行各业成绩超群的人的调查表明,他们都有优良的生活、工作、学习习惯。

据一项研究报告,医学家对7000名在职的成年人的日常行为与健康状况,进行了长期观察后,发现有七种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些行为是:(1)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2)有规律地按时进餐,不吃零食;(3)每天坚持吃早餐;(4)控制体重,不发胖;(5)每星期至少锻炼3~4次;(6)不吸烟;(7)不饮酒或只饮很少量酒。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严重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有害于别人。据化验,一滴纯尼古丁可毒死体重300公斤的大马3匹。据调查分析,有24种疾病的死亡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得多,如肺癌高10.8倍。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30%~80%。每天吸烟的支数越多,死亡率增长越高。

切莫酗酒,一次大量饮酒,可能引起急性酒精中毒;长期饮酒者,也可能慢性中毒。过量饮酒对身体的神经、消化、呼吸系统均有害。据调查,常饮酒者,结核病的发病率比一般人高9倍。

三、营养平衡

合理的膳食结构,应遵循“平衡、多样”的原则。平衡,是指应适当调配各类食物;多样,是指日常食用食物品种尽可能多样化,不偏重某一方面或几种食物。我国古代医学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只有多样化,才能摄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

古人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进补的着眼点,应放在日常普通的食物上。

有些人认为食品价钱昂贵,营养价值就高,如燕窝、鱼翅等,经专家的化学分析后,这些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高。

四、保证睡好

如果睡眠不足,生理活动就会普遍降低,肌肉张力下降,嗅、味觉及触、听、痛觉也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及工作能力下降的症状。

有人总结了以下十条经验:(1)准时入睡;(2)积极治疗影响睡眠的各种慢性病;(3)睡前不作剧烈活动,可散散步;(4)室内温度适宜;(5)睡前不要喝茶、咖啡、可可;(6)室内安静;(7)睡前精神不能紧张或过度兴奋;(8)睡前用温热水泡泡脚;(9)被褥、内衣清洁、干燥,避免污垢、潮湿而带来不适;(10)枕头高度适宜。

五、用进废退

常用的器官和系统,就发达起来;不用的则会逐渐退化。“生命在于运动”,清朝教育家颜习斋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实验证明:养在笼里的家兔,其心脏比野兔小50%。家兔平均寿命为4~6年;而野兔长达15年。家兔可算是养尊处优;野兔却天天与不良的环境与天敌作殊死斗争。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通过运动,可增强肌肉的张力,使肌肉、骨骼、心肌更强,可增加心脏输血量。肌肉、内脏的发展,可以增强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可以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提高对疲劳的耐受力和工作效率,可以保持人的正常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六、科学锻炼

1.运动因人而异。锻炼的项目、时问、进度,要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2.运动量适宜。不要过量,以免内伤脏腑外损肢节。

3.注意增加心肺功能,保持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健康。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

4.持之以恒。人体的结构、机能复杂,必须经常、反复锻炼,才能提高体质。锻炼要循序渐进,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时间逐渐增加。

5.锻炼时注意精神愉快,保持轻松,使大脑疲劳尽快恢复。

散步既方便又有效,尤其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更为有利。没有步行,就没有人类。据研究,人体脚力的减弱从25岁就开始了。美国人比日本人平均寿命少,重要原因之一,步行比日本人少。

七、合理用脑

1.思考问题时力戒无休止地长时间过度紧张。

2.对一时实在考虑不出答案的问题,要平静心绪,整理思路。

3.思考问题时,不要毫无自制地想起不愉快的事情。

4.将较棘手的问题安排在脑子最好用的时问考虑。

5.当思路被其他人或事打断时,不勉强做徒劳的追思,而应先松弛一下,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恢复了原来的思路。

6.对在短时间内不能考虑出答案或结论的重大问题,应采取“分节法”和跳跃式思考.可先易后难,先外围、后中心。

7.应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气质,不要在自己有压力时,烦躁而轻率地处理问题。

8.要养成对问题逻辑分析、综合推理的习惯。

9.晚上用脑要适可而止。

10.力戒嫉妒、愁闷、忧郁、悲观等心理。

(第二节)心理健康

一位著名专家说:“身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在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学术界有多种提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能切合实际。

4.适应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有的专家提出从以下四方面来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程度:(1)能正确对待自己,有自知之明,也能正确对待别人;(2)能正确对待工作,热爱学习和劳动;(3)能正确对待环境,适应能力好;(4)对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

二、良好的认识品质

认识是指了解某一客体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联想能力、思维能力、直觉能力等。

三、热情、真挚的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第一,要有高尚的情操。我们要有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情感。要有健康的美感,情操高尚,在风度、举止行动上就会表现出健康、高雅的格调,会给别人以良好的影响、感染作用。

第二,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爱岗敬业,应把自己的情感、精力都倾注于所从事的事业上去。多出成绩、多做贡献,应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第三,诚实守信。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安全感和尊严感。诚实总是赢得人们普遍的信任。我们通常把“诚实”与“可信”联起来,其中,“诚实”是前提,“可信”是结果。历史上许多人因诚实待人,人们信任他、拥戴他、支持他,成就了他的一番事业。

第四,稳定的情绪。人的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我们要有积极进取、朝气、振奋的心境,这可以促进自己热情主动、创造性的工作,也会直接影响整个群体的情绪。乡镇干部应培养积极的激情,在冷静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控制和调节下,能调动全身心的潜力,成为激发自己的行为的巨大动力,激励自己去克服艰险、攻克难关。应激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使命的实现。正面的应激状态在紧张情况下,能调动各种潜力应付紧张的甚至危机的局面,可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四、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指个性中较稳定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性格特征,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如活泼与沉静,豪放与拘谨,谦虚与骄傲,忠诚与虚伪,刚强与懦弱等。良好的性格能够给生活添彩,为事业增辉。性格某方面的不足,可能给职业带来影响和损失。《三国演义》中就有不少生动的描写:西蜀的张飞和关羽两名虎将,战功赫赫,但张飞由于性格暴躁,发怒鞭打两个部属,被报复身亡;关羽则性格孤傲,在东吴使臣求亲时,以“虎女岂肯嫁犬子”羞辱对方,以致影响了蜀吴的关系,导致后来败走麦城;而身为魏国平西大都督的司马懿由于性格多疑,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错失良机,懊悔不已;吴国大督都周瑜由于性格好妒忌、气量小,有几次计谋均被诸葛亮预先识破之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气绝身亡。

上述例子说明塑造良好性格的重要性。乡镇干部对待群众、对待丁作要满腔热情;在日常交往中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完成任务要有自信力、周密细致;克服困难要坚毅、顽强。

(第三节)身心协调

肢体伤害与精神劳损,两者都是身心失调的表现。我们既要善于保护形体,又要善于蓄养精神,不可超越限度。健全的身体对精神起决定作用;但健全的精神又积极反作用于身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其起决定作用。

一、乐观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