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犹太人
29378400000038

第38章 不要等有空闲时才读书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我天天忙忙碌碌,累的要死,哪还有时间看书啊,还是等我彻底休息的时候再看书吧。

犹太人:等空闲的时候再读书,估计永远也不会有时间。忙里偷闲,挤出时间学习,我们得到了无穷的智慧。

《塔木德·艾博特》说:“不要说等我有空闲时我就读书,恐怕你是不会有空闲的。”

犹太人还有句俗语:“酿蜜不嫌花少;读书不弃分与秒。”意思也是大同小异,都是在告诫我们,不要等到所谓的空闲的时候再去读书,要立即去做。

确实如此,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对自己说:“我现在很忙,等到我有空余的时间了,我一定要好好的读书、学习。”但是结果他永远也没有空闲,也就没有时间去学习了。

许多年前,一位基督教徒想要雇一辆马车,但是他遍寻了广场一周,只看到一排犹太人的马车,却没有看见车夫的人影。

于是他问在一旁玩耍的小孩:“车夫哪去了?”小孩指着附近的一个俱乐部说:“在那里边。”基督徒便顺着小孩所指点的方向走去,等他进入这间狭窄的屋子的时候,他发现所有的车夫都在学习《塔木德经》。这位基督教徒很奇怪,于是发问道“你们为什么在这里学习呢?现在不是该工作的时间吗?你们为什么不等到真正空闲的时候再学你们的《塔木德经》呢?”

其中一个车夫翻开《塔木德·艾博特》大声地念道:“不要说等我有空闲时我就读书,恐怕你是不会有空闲的。”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犹太人对于学习是很看重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张学习就要及时,不能挑时间。

真正成功的人土是不会有这样的理由的,相反,他们从来就不会找寻理由来推托读书,成功之前,他们“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焚膏续晷”;成功之后,他们也还是“马上、枕上、厕上”的书不离手。

举一个例子。18世纪俄国杰出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是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他出生在俄罗斯北方的北德维纳河的一个大岛上。他家境清贫,无力上学,全仗自学成才。但是由于要帮助父亲维持家里的经济生活,罗蒙诺索夫只好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偷偷地躲在屋后的一个板棚里,靠着蜡烛的微弱光亮,如饥似渴地读书。

1730年,19岁的罗蒙诺索夫悄悄地背着行囊来到了莫斯科,他是来求学的。但是由于他的贫穷,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愿意要他。后来在同乡杜季科夫书记官的帮助下,他进入了莫斯科神学院学习。

在神学院里,罗蒙诺索夫利用一切时间,没出三个月,便把一年级的全部书给读完了,老师让他跳了级。又过了三个月,罗蒙诺索夫又把二年级的书给看完了,接下来他又跳到了三年级、四年级。最终,罗蒙诺索夫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八年的课程,而且还把图书馆里的书都几乎读遍了。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停的给自己找借口,但是这些借口大都是难以成立的。因为不外乎“我很忙”、“我没有时间”、“我有个约会”、“我太累了,我要睡觉”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似乎自己是一个整天忙忙碌碌的成功人士一样。

而犹太人似乎在这方面要更胜一筹,因为在犹太人里即使是烤面包的,他们也会利用任何时间去学习并思考提高自己的烤面包技巧,然后不停地实践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