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因变得大红大紫的时候,就容易滋生出一种“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包括性格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人们之间出现了争论;基因可以决定一切吗?我们的所有基因都继承自爸爸、妈妈,是不是在受精的那一瞬间,一生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是胖是瘦,是美是丑,是聪明是愚笨,是长寿是短命,是健康是多病,这—切都先天决定了吗?
事实上,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
环境也是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比如说,当我们进入高原地区时,由于缺氧,人体会加快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以帮助氧气的运输,总量可以增加10%以上。还比如,我们加强锻炼,可以刺激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双胞胎孤儿被不同的家庭领养,几十年后相认。他们发现了许多共同点,比如酷似的相貌,都是左撇子,都喜欢音乐,都患有糖尿病,都过早谢顶等等。可是他们也不完全一样,一个是某科学领域的专家,一个是商人;一个由于过多吸烟患上了肺病,一个则有严重的关节炎,这可能与生活在寒冷地区有关。这对兄弟虽然有相同的基因,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某些生活习惯甚至身体状况都产生了差异。
上面的实例说明,决定人命运的不光是基因,还有环境,有时也包括人的主观意志。这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说基因决定了人的生物特性,环境则决定了人的社会特性,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
大量的研究事实证明,基因的表达可以受到环境的诱导。
也就是说,遗传基因的表达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适宜的环境下,遗传基因才能获得正常的表达,否则有些基因或者迟缓表达,或者永远被抑制。举个例子来讲,狼孩一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脱离了人的生活,融入了狼群的生存环境,因此,有些遗传基因被强烈抑制,当他们重返人类社会时,恢复人的习性和智能是相当困难的。
基因表达受环境诱导的现象最初是在微生物中发现的。
人们发现,在体外培养大肠杆菌时,如果供给它们葡萄糖,它们便以葡萄糖为营养,正常繁殖和生长。这时候,如果检测它们体内的酶,会发现没有半乳糖苷酶。如果把营养中的葡萄糖换成乳糖,大肠杆菌将会怎样呢?要么不吃不喝,一死了之;要么赶快换“食谱”,将乳糖作为营养品。可大肠杆菌本来体内没有半乳糖苷酶,看来似乎不能吸收乳糖。但实际上,大肠杆菌有半乳糖苷酶的基因,只是处在关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酶的基因“感觉”到情况不妙,便从“休眠状态”中苏醒过来,开始转而吸收乳糖,进行正常生长和繁殖了。
所以,遗传基因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抑制,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诱导。环境对基因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可以说是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着我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