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塑造孩子勤奋坚强的励志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2936200000117

第117章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匡衡。

匡衡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甚至连蜡烛都买不起,一到夜晚,屋里就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匡衡很好学,也很想读书,但是没有亮光,怎么办呢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

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目不识丁,为了满足虚荣心,家里有很多藏书,但是他从来都不看。

匡衡听说后,就卷起铺盖上他家去做佣工。每天起五更,睡半夜,辛勤地工作,却不要工钱。

主人家很奇怪地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读遍你家的藏书,我就满足了。"

主人很感动,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就这样勤奋读书,后来成了西汉有名的学者,在汉元帝在位时还做过丞相。

教子建议环境和条件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只有人的内因最重要,不能借口学习条件不好而不努力学习。

二人学弈战国时期。齐王拿不出好的办法来治理齐国,而齐国也不如以前那么强盛了,有人说:"大概是齐王的天资不够聪明吧?"

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听说了。就从植物生长的规律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他解释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温暖的阳光而害怕寒冷。如果在阳光下晒它一天,在寒冷的空气里一连冻它十天,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也一定长不起来,这就是"一曝十寒"的道理。"接着,他又对怀疑齐王不聪明的人说:"你不要怀疑齐王不够聪明,是我和齐王见面的次数太少了。我偶然见他一次,等我离开以后,别人就连续到来。他像植物一样被寒冷的空气包围着,被火热的太阳炙烤着,他虽有成长的希望,结果还是长不成。这不能说他天资不聪明。"

随后,孟子就人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讲了下面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秋的下棋能手,人们都称他为弈秋。他的棋艺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高超,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他从来没有输过。久负盛名的弈秋想,如果自己死了,就没有人再掌握这些高超的棋艺了,这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就招收了两个徒弟,要把自己的棋艺传下去。

下棋是一项脑力劳动,需要天资聪明、头脑灵活。在招收徒弟时,弈秋对要来学棋的人进行了智力测验,从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考察。考试非常严格,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选出了两名智商最高的人。收为徒弟,其他的人都被淘汰了。

有幸成为全国闻名棋手弈秋的徒弟,被选上的两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能选出智商最高的人为徒弟,弈秋也十分高兴。

举行过拜师仪式之后,弈秋开始教两名徒弟学棋。

这两个徒弟的智商旗鼓相当,但是学习态度却完全不一样。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听弈秋讲课。另一个徒弟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弈秋讲课,可是他的心早就溜走了。他心里惦记着天空飞翔的鸿雁,考虑怎样用弓箭把它射下来,弈秋讲课的内容,他根本没有听进去。

结果,两个人的学习效果也是大不相同:前一个徒弟成了弈秋棋艺的传人,后一个徒弟什么也没学会。

教子建议

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会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