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29335000000032

第32章 《向导》周报(1)

[创刊时间]1922年9月13日。

[创办地点]上海。

[创刊背景]

《向导》,周刊,中国共产中央委员会第一个机关刊物。其首任主编是蔡和森。1925年中共“四大”后改由蔡和森和瞿秋白共同主编,不久又由当时的中宣部长彭述之兼任主编,日常编务由郑超麟负责。

该刊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地编印、发行,1927年4月编辑部由上海迁汉口,瞿秋白再任主编。至1927年7月18日出版到第201期,因汪精卫叛变革命而被迫停刊。作为中共中央的正式机关刊物,该刊比较系统地宣传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在号召人民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与国民党右派作斗争方面,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文章。

《向导》在上海、北京等地一直是秘密印刷、发行,因而发行量较小,加之常被没收。一直是入不敷出。国共合作后,该刊在广州、武汉基本上是公开发行,发行量也由初期的1000多份,逐渐增加到40000余份,最高时达到10万份。这个数量,在当时全国报刊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向导》是大革命时期影响最大的党刊。

[作者瞿秋白小传]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导人之一。后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0年前往莫斯科考察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第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参加中央的领导工作。同年与蔡和森创办《向导》,对中共的早期理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在党内的统治,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实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党中央工作。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曾犯过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六大”后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1930年9月,和周恩来在上海主持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1年1月,在六届四全会上。遭到左倾路线的打击,被排斥于党中央领导之外。后在上海与鲁迅合作,从事文化工作。

1934年1月赴中央苏区瑞金,任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教育人民委员。同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他因病留在江西。1935年初,不幸被捕,6月18日从容赴难。

[创刊词原文]

本报宣言

现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统一与和平。为什么要和平?因为和平的反面就是战乱,全国因连年战祸的缘故,学生不能求学,工业家渐渐减少了制造品的销路,商人不能安心做买卖,工人学生感受物价昂贵及失业的痛苦,兵士无故丧失了无数的性命,所以大家都要和平。为什么要统一?因为在军阀割据互争地盘、互争雄长、互相猜忌的现状之下,战乱是不能免的,只有将军权统一、政权统一,构成一个力量能够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所以大家都要统一。我们敢说: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翻为和平统一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最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

近代民主政治,若不建设在最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之上,是没有不崩坏的。

所谓近代政治,即民主政治、立宪政治,是怎样发生的呢?他的精髓是什么呢?老老实实的简单说来,只是市民对于国家所要的言论、集会、结社、出版、宗教信仰,这几项自由权利。所以有人说,宪法就是国家给予人民权利的证书,所谓权利。最重要的就是这几项自由。所以世界各种民族,一到了产业发达人口集中都市。立刻便需要这几项自由,也就立刻发生民主立宪的运动,这是政治进化的自然律,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可以说没有一个例外。十余年来的中国,产业也开始发达了,人口也渐渐集中到都市了,因此,至少在沿江沿海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市民,若工人、若学生、若新闻记者、若著作家、若工商业家、若政党,对于言论、集会、结社、出版、宗教信仰,这几项自由,已经是生活必需品,不是奢侈品了。在共和名义之下,国家若不给人民以这几项自由,依政治进化的自然律,人民必须以革命的手段取得之,因为这几项自由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可是现在的状况,我们的自由,不但在事实上为军阀剥夺净尽,而且法律上为袁世凯私造的治安警察条例所束缚,所以我们一般国民尤其是全国市民,对于这几项生活必需的自由。断然要有誓死必争的决心。“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说。只有感觉到这几项自由的确是生活必需品才有意义。

现在的中国,军阀的内乱固然是和平统一与自由最大的障碍,而国际帝国主义的外患,在政治上,在经济上,更是钳制我们中华民族不能自由发展的恶魔。北京东交民巷公使团,简直是中国的太上政府:中央政府的大部分财政权不操诸财政总长之手,而操诸客卿总税务司之手;领事裁判权及驻屯军横行于首都及各大通商口岸;外币流通于全国;海关、邮政及大部分铁路管理权,都操诸外人之手;银行团及各种企业家。一齐勾串国内的卖国党,尽量吸收中国的经济生命如铁路矿山和最廉价的工业原料等;利用欺骗中国人的协定关税制度,钳制中国的制造业不能与廉价的外货竞争,使外货独占中国市场,使中国手工业日渐毁灭,使中国永为消费国家,使他们的企业家尽量吸收中国的现金和原料,以满足他们无穷的掠夺欲。在这样国际帝国主义政治的、经济的侵略之下的中国,在名义上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实质上几乎是列强的公共殖民地;因此我中华民族为被压迫民族自卫计,势不得不起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把中国造成一个完全的真正的独立的国家。本报故凡所要求,谨以统一、和平、自由、独立四个标语呼号于国民之前!

[焦点评析]

所谓向导,那就是领路人。《向导》周报在思想上为迷茫的人指点迷津。“不自由,勿宁死”这是渴望自由独立的先驱者的呼号。“统一、和平、自由、独立”是这周报的标语。

但这篇《向导周报》宣言,只是尽其所能地详述社会的现状,军阀割据,战祸四起。民众生活不能自主,外国列强经济入侵。

可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和民主呢?真正的自由和民主是不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不做。我们国人从上到下真的有这样的自律吗?国乱家穷,落后就要挨打,这本是自然律。一味地推翻打倒不成,只有告诫全民族真正的自由宣言,才是正路。

当年曾和瞿秋白一起办报的郑超麟,在纪念《向导》创刊70周年时曾谈到一些内幕:

“人家提到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时,往往要骂几句《向导》,说它拒登毛泽东此文;或者说它只登了半篇,而删去另外半篇。他们为此都把罪过归于陈独秀或彭述之。但如果这里有什么‘罪过’的话,就应当由我担负,与陈独秀和彭述之无关。因为删削之权在我,而不在他们两人。”

“大家都说:《向导》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的中央机关报。这话,从事实上说,是对的;但《向导》初刊时仅仅作为某一部门中央工作的报纸,明白说,就是用来‘向导’国民革命,‘向导’国共合作的。初刊时,只谈国民革命,而不谈社会主义,不谈世界革命,不强调阶级斗争;中央另外出版《新青年》,作为‘理论机关报’。还准备出版一个‘政治机关报’,但直至国民革命失败,也未曾办起来。”

“我上述的‘提议’就是针对此点而发的。瞿秋白明白,他听了立即说:“‘国民革命’已经失败了,还‘向导’什么?”

然而。瞿秋白毕竟是文人书生,他曾认为自己不过是半吊子文人,搞政治纯粹出于历史的误会。对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瞿秋白的心路历程。

1915年,瞿秋白的母亲把红磷火柴仔细地刮下来,然后用酒吞下去。正在学校上课的瞿秋白,惊闻母亲死讯,震惊无措。待他赶到家时,看到的是母亲的遗体和散落周围的火柴棒。瞿秋白感到前途渺茫。在几乎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他到武汉投奔亲戚。1916年,他又北上到北京。由于太穷,交不起正规大学的学费,他便进了五年制的俄文专修馆:这是外交部新近设立的一个教育机构,不但不收学费,还发些零用钱,并答应毕业后在外交部或中东路安排工作。瞿秋白受过良好的古文教育,尤其精于古典诗词,而且对佛学也有很大兴趣,他后来回忆说,1917年入学前,他对俄国文学毫无了解,对俄国革命也没有注意。如果说他有什么理论的话,那也是“托尔斯泰派的无政府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