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在对句中对立。同时,在双句末尾还要押相同的韵。凭借这种格律形式,诗歌便具有前呼后应、抑扬顿挫的音调的艺术效果。请看杜牧的七绝《赤壁怀古》:
折戟沉沙铁未销,仄仄平平仄仄平自将磨洗认前朝。平平仄仄仄平平东风不与周郎便,平平仄仄平平仄铜雀春深锁二乔。仄仄平平仄仄平这首诗声调相异的“平”、“仄”声在句中交互使用,构成高低起伏的匀称节奏。又在一、二、四句的末尾使相同的ao韵反复出现、相互呼应(押韵),从而使全诗在音响上联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诗歌的韵律,还包括鲜明的节奏。节奏是诗人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在诗中的体现,是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对内容所作的精心安排。马雅可夫斯基说,节奏是“诗的最基本力量之所在”,节奏之于诗,是外形,也是生命。诗若没有节奏,便不成其为诗,古今中外的诗都是如此。
英国的无韵诗(格律诗的一种)不押韵,但每行用五个长短格音步——十个音节组成。自由诗只押大致相近的韵,但也有节奏。我国五言律诗每句三顿,每顿两字或一字。总之,节奏要为内容服务,或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和缓的节奏表现平静,急促的节奏表现激昂,轻快的节奏表现喜悦,低缓的节奏表现悲哀。吟诵诗歌,读者不仅从内容,而且要善于从不同的节奏去领会诗人的喜怒哀乐。
诗歌因为讲究音韵、节奏,所以在语言上有特殊的韵律美。但它的形式美,除结构和韵律外,还包括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
多样化的艺术手法,是历代诗人承袭相传的心血的结晶,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很值得鉴赏和继承。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比兴、夸张,反复、排比等。
比,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随着诗歌的发展,比兴两法往往同时使用,意义上相互联系,因此很难截然分开。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大抵做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风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这段话,极为深刻地评价了比兴的作用。比兴突出了事物的某些特征,使形象更为鲜明、生动。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诗人巧用比喻来写深秋具有特征性的景物。
露似珍珠,圆润、晶莹;月似弯弓,悬挂天幕。天上的新月与地上的露珠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秀美、舒爽的秋江月夜图。
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加强了想象的快感和感情的深度。
英国诗人雪莱,有首著名的《西风歌》,就是用象征性的比喻来写的:
哦,不羁的西风哟,你秋神之呼吸,/你虽不可见,败叶为你吹飞,/好象魍魉之群在诅咒之前逃退,/……请你把我沉闷的思想如象败叶一般,/吹越乎宇宙之外促起一番新生!/……请你从我唇间吹出醒世的警号!/严冬如来时,哦,西风哟,/阳春宁尚迢遥?
雪莱将威力无比、具有摧枯拉朽之势的西风,比作当时革命的象征。而严冬过后春天必将到来的自然规律,又蕴藏着深刻而坚定的乐观主义信念,使人感奋振作、欢欣鼓舞。
比兴的运用,能更好地发挥诗歌以情动人的作用。它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普通的现象诗意化,把一般的形象典型化,并给读者以想象的乐趣。对这些诗,读者不能按语言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把自己的想象充分调动起来,去感受审美对象所蕴含的内容和意义,加深对被比喻浓缩了的语言的理解。
对生活的真实进行大胆而又合理的艺术夸张,是诗歌常用的手法。热烈而夸张的语言使社会生活的描写更为集中、突出;使自然景物的描写更为生动、瑰丽。
我国伟大诗人李白,最善于用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之二》),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名句。其代表作《蜀道难》,则更是因通篇夸张而成为风格奇特的稀世之作。“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开篇就用极度的夸张和强烈的感情,惊心动魄地表达了蜀道之艰难。继而仍用夸张的诗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极写峰峦之高,流水之急。接着“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更是夸张得大胆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想象中的登山者的神志与动作的描写,使读者仿佛亲身经历到了蜀道之奇峻、险阻,从而也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一篇之中,处处夸张,手法新颖独到,使景色愈加壮丽险峻。
总之,在诗歌中,夸张的手法处处可见,夸张的词句比比皆是。它为无数诗人所喜爱、所运用。刘勰曾说过,夸张“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即可将深藏于事物之中的特征显示出来,使死滞的东西飞翔起来,使盲人睁开眼,使聋子受惊骇。由此可见,艺术夸张的威力确实不可等闲视之。吟诵诗歌时,若能很好地体味这一艺术手法的魅力,往往能更多地获得美的享受。
排比,是把几个意思相关、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语势。这种手法,在现代诗歌中运用颇多。
自由诗的鼻祖美国诗人惠特曼,在《大斧之歌》中,曾连用十四个“那里”为开头的句式,把他幻想中的那个“伟大的城市”作了充分的渲染。那里男女平等,人人自由,那里的人们相互团结友爱,有最忠实的朋友。因为诗人运用了排比,所以明显地突出和深化了主题——诗人的理想: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臧克家的《生命试卷的鉴定——向老山抗越前线战士们致敬》中有这样的句子:
……为了山河的完整,/为了人民的安宁,/为了建设大业的顺利进行,/为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你们有所向无敌的坚强斗志,/你们把责任看得这般神圣,/你们视死如归的伟大气概,/你们对亲人和战友的海样深情……诗人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心胸开阔,热情忠诚,无私无畏。为了抒情需要,诗人连用排比,把对前线战士的一腔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读起来见整齐,咏起来自有一股感人的力量。
排比手法,有使内容气势磅礴,使音节回环往复的美学效果。当然,倘若用得过滥,也会给读者以繁冗累赘之感。
反复,是一种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手法。古今中外的诗歌中均多运用。苏格兰诗人彭斯有首著名的爱国诗《苏格兰人》,曾这样运用反复的手法:
跟华莱士流过血的苏格兰人,/随布鲁斯作过战的苏格兰人,/起来!倒在血泊里也成—/要不就夺取胜利!……凭被压迫者的苦难来起誓,/凭你们受奴役的子孙来起誓,/我们决心流血到死——/但他们必须自由!
彭斯号召苏格兰人民为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写得感情真挚、热情澎湃。在短短的两小节中,几次用到了反复的手法。
我国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更是因为出色地运用了反复手法而使这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诗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一开头,就用连续反复的手法深切呼唤周总理,将我们带进沉痛哀悼、追念周总理的意境之中: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诗人对着漠漠长天、茫茫大地呼唤,喊出了诗人的心声,也喊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声切切,情急急。人民在喊,人民在寻:周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连续反复的句式,是呼喊,也是直诉强烈的思念之情和强烈的哀痛之情。有时,诗人又用间隔反复的手法: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喊,回答都是“他刚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