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是最早的研制企业之一。研制是宝洁经营的基础,也是白波制胜法宝的核心。白波说:“在这个大竞争的年代,一个公司能否成功取决于产品创新的程度。研究与开发是公司业务的生命线。”白波任职期间,宝洁分布于全球的18个研究开发中心雇佣了超过8,300名的研究人员。他们来自600多所不同的大学及研究机构。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北美洲的科学家通过这个庞大的科研网络分享最新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不断开发品质卓越的产品。公司每年申请近20,000项专利,使宝洁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实力的公司之一。1995年10月1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授予宝洁公司国家技术奖章,这是美国为技术成果卓著者所颁发的最高奖励。这个奖章充分肯定了宝洁公司在白波的领导下在不断创新,改善世界各地亿万消费者生活质量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获奖证书中着重提到了宝洁的六项创新产品:二合一洗发水、超强保护型妇女卫生巾、去牙垢牙膏、人造纤维餐巾、带活性漂白剂的洗涤剂、超薄纸尿片。
白波的另一个制胜法宝就是“消费者至上”。他说:“宝洁公司所有产品都要经历两个关键考验:一是当消费者在店中购物之日,二是当消费者在家中实际使用之时。为经受住这两个考验,宝洁怎能不千方百计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宝洁对顾客的来信一律都予以回应,不论是信件或电子邮件的摘录及来电的摘录等,都会定期传阅给品牌经理、产品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及高级主管。20世纪70年代以后,宝洁成为最早使用免费电话与消费者沟通的公司之一。白波在职时曾成立一个网络公司——Reflectcom。这个网站可以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个性化的化妆品组合。一位任职长达16年的前任宝洁市场研究部门人员曾说:“他们是玩真的,他们并不把市场研究当作例行公事,而是出于一种探索真理的热情;他们充满好奇心,不仅相信结果,而且身体力行。”白波也曾说过:“宝洁公司把消费者的需求当作其奋斗的目标,常改常新,尽善尽美。”
白波带领宝洁取得更大成功的法宝还有品牌宣传战略。与其庞大的消费品家庭和产量相适应,宝洁公司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主要媒体都投入大量的广告。谁都无法否认,宝洁是最精明的广告赢家。在塑造宝洁品牌的过程中,宝洁的广告更加促进了宝洁的成功。正是在一点一滴的渗透中,无数民众成了宝洁的忠实用户。对此,白波用形象的“蟒蛇原理”来解释:日复一日的宝洁理念会像蟒蛇一样缠着你。很多人都认为蟒蛇先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将你缠起来,然后,再一点点地将你缠紧,直到你窒息为止。实际上并非如此。蟒蛇先是选在胸腔这个部位来对你捆缚。之后,它就坚守在那儿,当你呼气的时候,它就有了感觉,你每呼气一次,它就缠紧一点,最后,你就渐渐地无法呼吸。这就是“蟒蛇原理”。
白波还非常注重在业务的各个领域寻找机会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便将双方的优势相结合。他的原则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最佳质量的产品。宝洁同上百个专业协会、教育学院和政府机构合作,通过世界牙医学会这样的组织支持全球健康教育项目。同政府部门,譬如菲律宾卫生部,一同加强公共卫生的建设。还与哥伦比亚大学妇女健康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药物研究。在白波的领导下,宝洁不只在乎市场,更在乎大众的生活健康。多年来,白波在业务的各个领域奉行的“双赢”策略使宝洁在各个方面均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消协对哪些投诉不予受理?
1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方面的纠纷;
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
3商品超过规定保修期和保证期;
4商品标明是“处理品”的(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除外);
5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的;
6被投诉方不明确的;
7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而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
8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的;
9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十一种典型价格欺诈方式
1虚假标价行为
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如某洗浴中心标价为20元,结账时实收30元。
2两套价格行为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如某商场专卖区售卖一款皮鞋,在柜台的标价签上标着600元,又在皮鞋上的标价签贴着1300元的价格,顾客购买时按高价结算。
3模糊标价行为
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如某商场西装专柜,某品牌西装促销传单上黄色的“800元”格外耀眼,一般人看了都会以为这些西装的价格为每件800元,但仔细一看,“800元”的前面还有“降价”两个小字。原来这种西装原价2000元,现价为1200元,降了800元。
4虚夸标价行为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入价、批发价、特价、极品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如许多经营场所都打着“全市最低价”等文字进行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
5虚假折价行为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有的商店以“全场2折”的文字进行价格宣传,但实际在全场的数百种商品中,只有一小部分商品按2折销售。
6模糊赠售行为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和实际不符或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7隐蔽价格附加条件行为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如某商场采取购满200元,赠60元票券的手段促销,却没有事先告诉消费者这60元只能在另外购满300元物品时才能使用,误导消费者在商场内循环消费。
8虚构原价行为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提出提价,诱骗他人购买。如某商场以标特价每件200元的形式销售某款风衣,售货员介绍此种风衣原价为780元,但却提供不出原价为780元的证据。
9不履行价格承诺行为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如某商店承诺,购满300元赠送一件衬衫,而当消费者购满300元,售货员却以衬衫已送完为由拒绝赠送。
10谎称价格诱骗交易行为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11假冒政府定价行为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一元钱与十元钱的风波
1938年,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南昌成立。按照规定,团里每月要发给团员若干生活津贴费。副军长项英决定,凡从延安或八路军来的团员,每人津贴费一律一元。这个规定一下达,立即引起了一场风波。从城市来的青年一致提出抗议:“我们也受过锻炼,为什么要发给我们十元?”他们决定要求只领一元津贴费,最后这场风波以一律发给一元才得以平息。
这个故事在今天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可是它却生动的反映了战争年代革命队伍里一些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在对待金钱的问题上,他们并不以索取为荣,在他们心中,更重要的是革命理想情操,这比钱更为重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新世纪里,我们虽然不要求青年学生依样仿效,但那个年代留下的道德遗产必然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