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全书·名人的演讲艺术
29321800000028

第28章 逻辑思维与表达(2)

比喻是形象说明概念含义的方法。演讲中如果需要使用比较陌生、深奥的概念,演讲者就可以运用比喻的方法,通过事物形象,来揭示出概念的含义。例如孙玉刚的《一只碗·一张纸·一颗心》的就职演讲,巧用比喻,讲清了重要的原则问题。演讲者讲解施政目标和原则。不从抽象理论说起,而用形象比喻。他说:

“我带来一只碗,平时碗口总是向上,什么意见都能装,一定广采众议,悉心听取;形成了决议,碗即朝下,包括我在内,谁也不可以再翻动。同时还要用它装满水,举起来,大家看看端得平不平。”

这里以一只碗的三种状态,分别阐明了民主集中制以及办事公开、公正等原则。接着,演讲者还借用一张纸的两种用途来昭示廉政与勤政。他说:“这张纸,绝不用它打收条、打欠条,我要用血汗写下今后的历史,交上合格的答卷。”这样讲,使重大原则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使听众对其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

总之,在演讲中正确运用概念,有助于听众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演讲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演讲的宣传鼓动作用。

演讲中如何下判断

判断在演讲中的作用

(1)演讲要求判断恰当

判断是演讲中表达思想或情感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常常要对某种事物或思想观点表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对思维对象有所判断的思维形式就是判断。

从思维方面来说,演讲要做到判断恰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判断形式正确,二是判断真实。所谓判断形式正确,是指断定某种事物,必须用适合于表现该事物的判断形式。比如,我们要断定“演讲态势得体”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就得运用必要条件的判断形式,做出“演讲只有态势得体,才能成功”的判断。所谓判断内容真实,是指判断内容要符合所断定事物的客观情况。比如,根据林肯当过美国总统,又被公认为是演讲家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做出“林肯既是美国总统,又是演讲家”的判断,这就是真实的判断。判断真实是演讲判断恰当的主要条件。

从语言方面来说,演讲者用来表达判断信息的语句必须准确,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语句来表达,究竟选择哪一个语句,要根据判断的内容和思维形式而定。比如,中国女排姑娘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们拼的是祖国的荣誉,而不是个人名利,个人宁愿一个奖杯都不要,只要捧回全队那个珍贵的奖杯。”在这里,“我们拼的是祖国的荣誉,而不是个人的名利”,是一个联言判断的句子,如果用“虽然我们拼的是祖国的荣誉,但不是个人的名利”的句子来表达,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判断的思维形式错误,不符合判断对象的思想实际。此外,演讲者用来表达判断的语句还必须与演讲的主题和语境相吻合。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我国,在答谢宴会上,他的祝酒词中有这样一段话:

“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我们在这里聚会,并不是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我们每一方都有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我们每一方都有这样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互有分歧但互相尊重,让历史而不是让战场对创立的不同思想作出判断。”

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其措词准确,用语精当,既维护了双方的社会制度,又表达了双方共同的利益和希望。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用来表达判断的语句却恰到好处。

判断恰当是演讲推理正确的基础。因此,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判断不恰当,推理就不可能正确、严密。只有推理正确,才能使演讲自圆其说,言之成理,持之有效。

(2)判断在演讲中的作用

演讲应富有感染力、说服力和鼓动性。演讲者要表达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感情,就要掌握判断的各种逻辑形式在演讲中的具体作用。判断在演讲中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恰当地运用判断,可以渲染演讲气氛,吸引听众注意力,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例如:“人民战士值得赞美”这句肯定判断,表达了对战士的赞美之情。如果用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赞美人民战士”,语气显然变得更加肯定,具有总结、收束和启发听众的作用。如果改用反问句:“人民战士难道不值得我们赞美吗?”感情就显得更加强烈,具有迫使听众思考的作用。这三种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了同一判断,但在语气、语调、感情色彩方面有所不同,在演讲过程中,恰当地选择使用,便能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

第二,恰当地运用判断,可以使语言具有力度,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鼓动性。例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著名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示威游行集合上的演说》中有一段话连用了五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形成条件关系的排比,指出只要种族歧视存在,就必须有反种族歧视的斗争,显得气势磅礴。他说:

“有人问民权爱好者:‘你们何时才会满意?’只要黑人还是凶残的警察暴行的牺牲品,我们就永远不会满意;只要我们因旅行的劳累而变得沉重的身体在公路旁的汽车游客旅馆和城市旅馆里得不到住宿,我们就永远不会满意;只要黑人还是从一个较小的黑人区流动到另一个较大的黑人区,我们就永远不会满意;只要我们的孩子被‘黑人免进’的招牌剥夺了人格和尊严,我们就永远不会满意。

只要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黑人无权投票,只要纽约州的黑人认为他没有什么可值得投票赞成的,我们就永远不会满意。不,不,我们永远不会满意,除非正义像水,公平像激流滚滚而下。”

类似这种连用假言判断的例子很多,因为正确使用假言判断能揭示事物间的条件关系,说服力强,富有鼓动性。在演讲中,为了表达希望与号召,也常常使用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使人们对各种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以激发听众思考、选择。

怎样使演讲的判断恰当

在演讲中,演讲者要使判断恰如其分。主要是使判断符合演讲的内容和时空环境,具体而言,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把准判断联结项

演讲判断联结项准确,是指在演讲中,用来表现事物情况之问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要与判断的内容相吻合。联结项是判断逻辑性质的主要标志,是决定判断真假的要害部分。要使判断恰当,联结项必须准确。例如,卓别林在《要为自由而战斗》的演讲中说:

“我们都要互相帮助,做人就是应当如此。我们要把幸福建筑在别人的幸福上,而不是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我们不要互相仇恨,互相鄙视。这个世界上有足够的地方让人生活,大地是富饶的,是可以使每一个人都丰衣足食的。

生活的道路可以是自由的、美丽的,只可惜我们迷失了方向。贪婪毒化了人的灵魂,在全世界筑起仇恨的壁垒,强迫我们踏着正步走向苦难,进行屠杀。我们发展了速度,但是我们隔离了自己;机器应当是创造财富的,但它们反而给我们带来了穷困;我们有了知识,反而看破了一切;我们学得聪明乖巧了,反而变得冷酷无情了。我们头脑用得太多了,感情用得太少了。我们更需要的不是机器,而是人性;我们更需要的不是聪明乖巧,而是仁慈、温情。缺少了这些东西,人生就会变得凶暴,一切也都完了。”

这段颇为精彩的演讲词中的判断几乎都是联言判断。这些联言的联结项,除个别的是用并列关系的顿号或逗号以外,其他都是用转折关系语词“而”、“但是”、“但”、“反而”等表现的,并且用得非常准确。假设换用另外的联结项,即使不改变原来联结项的逻辑含义,表达效果也会大为逊色。

(2)把准判断的量

演讲判断的量准确,是指在演讲中,反映事物的数量或规定事物的范围要符合客观实际。亚里士多德说过:“判断的量项是判断的必要属性。只有量项切实,判断才能恰当。”

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2月27日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说:“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蛤蟆坐在井里说:‘天下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只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天有一个井大”与“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两个判断,前者用的是全称判断,歪曲了事实,因而是虚假的判断。而后者用了特称量项“一部分”,则是特称判断,它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因而是真实恰当的判断。

(3)把准判断的形式

演讲判断的形式正确,是指在演讲中,演讲者采用的判断形式必须与判断内容协调一致。任何具体判断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演讲中判断的真假,主要由判断内容来决定,但判断形式也非常重要。它不仅服务于判断内容,而且对判断内容具有反作用。例如周念丽在《人生的航线》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

“由此可见,人生目的不同,航向必然不同。那么,正确的航线是不是固有的呢?不是!只有对人生目的有了正确的认识,只有对祖国忠诚、热爱,才能铺设一条金色的人生航线!每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线,但没有一条是笔直的,它有时充满着曲折……”

这段演讲词中包含了两个假言判断:“只有对人生目的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铺设一条金色的人生航线。”“只有对祖国忠诚、热爱,才能铺设一条金色的人生航线。”演讲者正确运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形式,恰当地表现了这样的判断内容:“对人生目的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对祖国忠诚、热爱”两个前件,分别是后件“铺设一条金色的人生航线”的一种必要条件;没有这种条件,必然不能“铺设一条金色的人生航线”。但是,如果改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形式:“只要对人生目的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铺设一条金色的人生航线”,“只要对祖国忠诚、热爱,就能铺设一条金色的人生航线”,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判断的前件只能是后件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后件的充分条件。